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陕西宁东林业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适经营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宁东林业局进行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了落叶松胸径与树冠面积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胸径、树冠面积和立木密度的相关规律,推算林分不同径阶的理论密度和适宜经营密度。结果表明:1)宁东林业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与树冠面积关系的最佳回归模型为Cws=0.044 6D2-0.755 1D+6.753 3;2)编制出理论密度和郁闭度为0.7~0.9的适宜经营密度表;3)落叶松人工林郁闭度为0.7时的林分密度为最适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人工林总面积404.2万hm~2,其中中幼林面积合计占总面积的87.4%。人工林中,落叶松、红松、樟子松、云杉和冷杉组成的针叶纯林面积为245.6万hm~2,占人工林面积的60%以上,单位面积蓄积量为67 m~3,比全省用材林平均蓄积量低10 m~3以上。大面积的人工针叶纯林经营,不可避免重蹈欧洲针叶林经营的覆辙,生物多样性低、林分健康下降、生产力低下,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3.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适宜经营密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研究缺乏长期定位资料的状况,对东北东部林区同一立地条件下、同一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采取不同密度经营指数(近似0.7、0.8、0.9、1.0、>1.0)进行了间伐,并长期记录其生长状况,研究其间伐的长期效果。结果表明:到达成熟期时,样地内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是随着经营密度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即间伐强度越大,林木的平均胸径越大。而不同的经营密度指数对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综合研究认为:落叶松人工林适宜采取的经营密度指数为0.7、0.8。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与数量成熟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直径分布的偏态指标及Weibull分布模型,分析现有落叶松人工林的结构状况,提出了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合理分布的理论参数和相应的经营措施。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林分生长过程,得出落叶松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合理经营利用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抚育强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之一,兴安落叶松又作为我国主要木材来源对我国木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我国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正常生长,通过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中落叶松的胸径与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测定,分析人工林的结构及人工林中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不同抚育强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长势的影响,为兴安落叶人工林的生长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对辽宁东部山区13、23和32年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各器官碳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兴安落叶松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序列均为:树干生物量树根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皮生物量树叶生物量。32年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高于13年和23年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32年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仍有增加碳密度的潜力。[结论]该研究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碳汇功能与林分经营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树种,也是当地人工林营造的主要树种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进行落叶松人工选育研究,本文简要介绍落叶松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方式,旨在为落叶松人工林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演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研究了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演替趋势,探讨了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结果表明:落叶松属于衰退型种群;水曲柳、五角枫、蒙古栎和春榆等阔叶树属于进展型种群;在不同的群落中,红松分别属于进展和衰退型种群.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应以近自然经营的思想为指导,重视林下红松和阔叶树的培育,使之发展成为接近自然状态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分析辽东林区近50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的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探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过程及其自然化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明显的自然化现象。坡下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中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水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上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2)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坡中部生物多样性最高。(3)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自然经营,应充分利用长白落叶松先锋树种作用及其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依靠自然力恢复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0.
东北落叶松人工林,已进行扶育间伐。各地对抚育强度和保留密度等问题,进行了不少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方案。为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对落叶松人工林的营养面积进行研究,将是很必要的。营养面积问题,不单是落叶松的问题,也是整个森林经营中应研究的问题。某一树种在一定年令阶段需要多大营养面积,才能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木速生丰产,又不至于发生激烈地自然稀疏,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东北地区东部落叶松人工林的多代经营提供指导,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模型FORECAST,从轮伐期长度、林地枯落物的管理和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面,评价不同经营措施下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养分动态和长期生产力。结果表明:常规森林利用方式下维持落叶松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轮伐期应大于35 a;落叶松林地枯落物的保留可以显著提高各种轮伐期长度时的林地生产力,短轮伐期时作用效果尤为明显;全面保留采伐剩余物可以维持不同轮伐期条件下落叶松人工用材林的长期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养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人工林经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该研究于2000年在北京九龙山地区设立样地,对华北落叶松、油松、白蜡人工林和椴栎杨天然次生林的枯枝落叶数量、养分含量、分解速率和养分归还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林下枯枝落叶储量的顺序为:油松椴栎杨落叶松白蜡;②单位面积各营养元素的总量与枯枝落叶的储量及营养元素含量成正相关关系;③落叶松、椴栎杨林下枯枝落叶分解较快,油松和白蜡相对较慢;④对于枯枝落叶归还到土壤中的N、P、K数量,落叶松人工林最大,其次为椴栎杨天然次生林,油松和白蜡人工林最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正面临大面积采伐更新的问题,其采伐迹地更新树种选择的成败事关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主题。本文以塞罕坝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更新树种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为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Weibull分布描述日本落叶松的直径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W e ibu ll分布对日本落叶松直径结构进行研究。根据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良好,并据此建立起了a、b、c参数的预测模型。提出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合理分布的理论参数,为合理经营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青山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β分布3种概率密度函数,研究了内蒙古大青山32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的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内蒙古大青山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用β分布拟合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β分布参数的预估方程,预测林分理论直径分布,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人工林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初期性害虫的严重为害以及自然环境和人为因子的干扰而长势衰退,促使落叶松八齿小蠹的为害日益加剧。8年生以上的落叶松人工林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受害最严重的林分株害率可达51%,这是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  相似文献   

17.
东北落叶松人工林,已陆续进行抚育间伐,今后还有大批落叶松人工林要进行抚育间伐。这批落叶松人工林是后备资源,廿一世纪我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时,要从这批人工林中提供大量木材,来满足需要。因此,经营好这批人工林,使其速生丰产,有极重要意义。而当前抚育间伐这一关,搞的如何,对这批人工林的前途关系极大,对此进行探讨将是有益的。 近年来东北各地进行不少关于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不同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优化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结构和科学经营现有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省围场县不同经营措施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分析其演替趋势。[结果]群落A、B、C、D的主林层相对密度均为100.00%,演替层和更新层均为0%;群落E主林层相对密度为8.10%,演替层和更新层分别为87.79%和4.10%;群落F的主林层相对密度为76.69%,演替层和更新层分别为12.53%和10.78%。[结论]长时间未进行经营干扰或只对其进行了间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无明显演替趋势,在短期内仍将持续单层纯林的状况;间伐后对地表枯落物进行清除的群落,有可能发展成以现有华北落叶松大树为主林层;演替更新层中竞争胜出的华北落叶松及少量白桦等为亚林层的复层异龄林;进行割灌干扰较少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短期内应该演替成以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桦树为亚优势种,以其他阔叶树种为伴生种的复层异龄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方法]以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43块有代表性的日本落叶松标准地,利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对该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在选取的5个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坡向、海拔是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发育的主导立地因子;依据该3个立地因子,构建了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16类;16类立地类型按照立地质量得分情况共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研究区整体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结论]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科学营造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岔林业局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不同年龄采伐和更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对于人工落叶松近熟林,在其采伐后更新树种的选择上应以云杉、红松为主,不宜选择落叶松造林;在采伐方式上,对落叶松人工近熟林的经营宜采用大强度间伐,每公顷保留400株为宜,不宜采用大面积皆伐和带状皆伐方式;落叶松人工林经济成熟年龄应定15~20 a;在一般公益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数量成熟年龄应定在25-30 a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