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音     
《新农业》2013,(8):13
一些地方农村的小学停办,孩子只好去乡镇甚至县城上学,父母为了孩子也进城打工,农村只剩老人,没有小孩,这样的农村未来在哪里?农民的养老金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老弱病残农民的救助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亚热带果树研究所所长赖钟雄  相似文献   

2.
农村家长对教育的看法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海南农村家长的调查研究发现,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主要还是让孩子能脱离农村,农村男女受教育还存在差异,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农民的化程度,农民化程度的提高也会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确保农村孩子上好学?如何保障农民群众看得起病?如何使农村老人晚年更安定……2011年岁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部署了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各部门迅速贯彻落实,改善农村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涌现新亮点,为农民群众带去新年新希望。  相似文献   

4.
画里话外     
<正>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但他们的孩子经常无法在城市享受同样的教育水平。这些农村孩子只能和父母分离,孤独地在农村享受质量不高的教育。如果这些孩子享有和城市一样的教育,即使他们来自农村或者他们父母是教育水平不高的农民,他们的学习表现和城市孩子的差距应该也不至于那么大。这才是城乡教育差距巨大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坚 《当代农业》2011,(23):56-56
考上大学.将户口迁出农村.过去被视作“跳出农门”。这曾是许多农村孩子的梦想.也是他们发奋考大学的动力之一。但曾几何时.当农村孩子踏入大学校门时.却选择了将户口留在农村,甘愿做个“农民大学生”。他们为什么不愿迁户口呢?  相似文献   

6.
王慧 《新农业》2014,(6):52-54
<正>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选择了解农村,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选择走入农村,去帮助那些技术贫乏收获甚微的农民;他们选择深入农村,去找寻那些渴望知识和希望的孩子。他们的目标就是服务农村,他们的心愿就是服务农民。大学生下乡的队伍就是由这样一群人组成:他们充满服务农业的热情,充满对农村建设的向往,充满对农民劳作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一、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这是加快南阳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核心问题(一)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必须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引导农民重视子女教育,保证所有的适龄孩子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美珠 《新农村》2005,(5):28-28
时下,进城打工的农民朋友日趋增多,农村富余劳力到城里挣钱,这当然是好事。但因为一些父母外出,孩子在家无人照看,一些孩子懈怠学习,乱交友,成了小野马。隔代教育又容易形成孩子的任性等不良个性,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特向外出打工或准备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而且把事情做成功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苦而单调的过程。我曾经对身边成功的朋友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朋友中75%的人来自农村。在中国,大学生中农村孩子的比例要比城市孩子小得多,但成功率却比城市孩子要高。为什么农村孩子进入社会后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呢?我发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孩子特别能吃苦,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另外,农村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项城市三店乡盛营村农民高润良心里乐开了花.种粮补贴又提高了.两个孩子上学的学杂费全免了,参加了新型农村医疗,有病也不发愁了。像高润良这样,项城市90万农民享受到种粮补贴政策.88%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对三分之一的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三项惠农政策被当地农民们亲切地称为“吉祥三宝”。  相似文献   

11.
陆永明 《新农村》2012,(11):10-11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农民减负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了全区农民零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2011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598.16万元、农业总产值50.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85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44.9%、98.9%、83.03%。确保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生态学内涵进行了研究.从生态学角度,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建议.可制定具有老龄人口红利战略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民树立吻合现代民生的养老理念,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包容性增长,统筹考虑农村老人和孩子照料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问:蒋某和赵某是一对农村青年,婚后双双进城务工,期间生有一女。孩子2岁时,双方协议离婚,离婚后孩子和女方生活,男方蒋某每月支付女方赵桌500元作为孩子的抚养费。离婚不久,赵某带孩子回农村老家生活。现蒋某以其收入减少,原定抚养费已大大超过总收入30%要求缩减抚养费数额,同时以农村消费低,要求赵某退还带孩子回农村后在抚养费上的不当得利。两人  相似文献   

14.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读书无用"的思想在部分农民中有一定市场受打工经济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在大冶农村,部分农民存在着读书不如打工的思想。他们认为与其花6、7万元供孩子读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大学,还不如让他们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7年里不但不花钱还可以挣回5、6万元,到了适婚年龄,父母也不会为子女的婚嫁费而发愁。甚至有的孩子小学刚毕业就跟随亲朋好友外出打工。大冶65.67%的家庭有人外出打工,其中未成年人是打工人群中不可小视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电视在我国农村已得到普及,成为农民接受大众传播信息的最主要媒体。据统计,41.4%的农民平时看报纸,16.7%的农民收听广播,100%的农民看电视,31.4%的农民看杂志,32.4%的农民阅读书籍,16.7%的农民看音像制品。可见,农民平时接触最多的大众传媒是电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成为现代都市的"新工人",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成为"留守一族"。农村大量的"留守孩子",因为缺少应有的亲情和关爱,其教育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令人担忧与深思,从情感、性格、学习、心理等方面试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模式,大多数人选择进城务工,有的甚至留在城里生活。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农村的土地由谁来耕种,因为留守在农村的多数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孩子,这就面临着土地流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考上大学,将户口迁出农村,过去被视作跳出农门。这曾是许多农村孩子的梦想,也是他们发奋考大学的动力之一。但曾几何时,当农村孩子踏入大学校门时,却选择了将户口留在农村,甘愿做个农民大学生。他们为什么不愿迁户口呢?农村户口能分地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的小于老家在浙江,据他介绍,将户口留在家里,就可以保留原来分给自己的两亩多责任田。虽然父母在做生意,但家里的耕地租给别人,每年也可以收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20,(10)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诸多强农惠农助农政策接连出台,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改变。许多农民改变了"靠地吃饭"的传统观念,纷纷外出打工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在此过程中,极少数农民子女随父母进城就读,但更多孩子受条件所限只能留在农村。在许多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社会问题。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为例,重点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及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禄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8020-8022,8026
2010年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 454元,仅为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03%,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35%。该研究从收入构成角度分析了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现状,指出广西贫困县农民增收存在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社会事业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