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维素酶,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研究(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纤维素酶、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研究(续)王泉林,王曙雁,赵树根江苏太湖酶制剂厂(吴县,215105)2动物日粮的组成与复合酶的应用饲料工业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系,首先是营养学家选用合适的配料成分,然后由饲料加工厂把不同成分的配料加工成家畜所喜爱的...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纤维素酶、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研究江苏太湖酶制剂厂王泉林,王曙雁,赵树根随着近代酶技术及生物技术的进展,产生出了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饲用酶制剂,解决了畜牧业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饲用酶制剂与抗生素比较,既有很大的安全性,又可促进动物生长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正常营养水平饲粮为对照,研究在营养水平降低6%的低营养水平饲粮中,植酸酶和纤维素复合酶合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和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12个处理,处理1为不加酶的正常营养水平饲粮,处理2为不加酶的低营养水平饲粮,处理3添加200g/t植酸酶,处理4-处理12为纤维素复合酶(400g/t,200g/t,100g/t)和植酸酶(300g/t,200g/t,100g/t)的配合处理,试验用27周龄的海兰灰蛋鸡1728只,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36只蛋鸡。结果表明:在低营养水平的饲粮中植酸酶与纤维素复合酶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两者最适配合量为:每吨饲料添加植酸酶200g和400g纤维素复合酶。  相似文献   

4.
以纤维酶为主的复合酶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去许多营养学家对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以纤维素为主的复合酶有异议,这是因为以纤维素为主的复合酶进入瘤胃后可能很快被微生物破坏而失去活性。 Vandevoorde等( 1987)报道:瘤胃中纤维素酶活性很低。 Kopecny等( 1987)认为纤维素酶在瘤胃中稳定性很差。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试验报道证明,利用纤维素复合酶能够提高反刍动物的经济效益。在苜蓿干草中加入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的混合酶饲喂肉牛,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都有提高( Beauchemin等, 1995);在青贮或苜蓿草为主的饲料中喷洒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或木聚糖酶饲喂乳牛明显提高产…  相似文献   

5.
添加酶制剂对大熊猫日粮能量消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种复合酶制剂应用于移地保护大熊猫的饲养中,在提高大熊猫对日粮总能的消化吸收方面获得成功,在大熊猫日粮中添加0.30%的生复合酶制剂或纤维素复合制剂,均可显著提高大熊猫饲粮总能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6.
以正常营养水平饲粮为对照,研究在营养水平降低6%的低营养水平饲粮中,植酸酶和纤维素复合酶合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和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营养水平的饲粮中植酸酶与纤维素复合酶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两者最适配合量为:1t饲料添加植酸酶200g和纤维素复合酶400g。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在动物营养和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万红 《饲料博览》2000,(11):29-31
饲用酶制剂大致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其结构和性质可能不同于动物机体合成分泌的内源酶,但功能却相同。非消化酶通常不能合成,多来源于微生物,用于消化畜禽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和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等。现在,生产上广泛使用复合酶制剂,它的效果要好于单一酶。把多种单酶用科学的配方制成复合酶制剂,适用于多种配合饲料,发挥综合效应,最大程度地提高畜禽的消化吸收能力。1常见饲用酶制剂1.1淀粉酶 主要有α-淀粉酶和糖化酶。α-淀粉酶将淀…  相似文献   

8.
采用富集平板稀释法、刚果红染色法选育壮实鹿角珊瑚纤维素分解菌,用DNS法测定菌株降解纤维素酶活。结果表明,壮实鹿角珊瑚体内含有共附生纤维素分解菌,该菌可分泌降解纤维素酶,富集培养及刚果红染色法可有效筛选此类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复合酶在饲料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饲养、平衡、代谢、生产、模拟瘤胃、感观评定、电镜扫描、“VanSoest”纤维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瘤胃瘘管、经济效益分析等试验方法和分析方法,共进行23项试验,系统研究了纤维素复合酶在蛋鸡、肉仔鸡、猪、绵羊、奶牛饲粮中的作用,纤维素复合酶作为青贮添加剂,利用纤维素复合酶提高玉米秸秆和干羊草的饲用价值,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相关因素等。根据研究中发现的现象,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为纤维素复合酶在饲料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试验用 36 0只 1日龄艾维因肉鸡 ,采用二因素D -饱和最优设计 ,考察不同饲粮营养水平及复合酶添加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饲粮营养水平在基础日粮基础上用谷壳进行稀释 ,使能量、蛋白质及氨基酸水平降低 0~ 11 5 1% ,复合酶的添加量为 0~ 0 2 3%。研究表明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和饲粮营养水平都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降低饲粮营养水平显著降低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 (P <0 0 5 ) ,添加复合酶可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呈二次曲线关系 (脂肪利用率除外 ) ,复合酶的作用与饲粮营养水平存在互作。低营养水平时复合酶作用效果更大 ,复合酶的适宜添加量为 0 1%。营养水平愈低 ,复合酶水平应提高。复合酶的表观能值平均为 46 0MJ/kg。在本试验条件下 ,添加 0 1%复合酶 ,饲粮营养水平可降低 5 %左右  相似文献   

11.
应用PAC饲用复合酶作用不同饲料原料,通过测定由碳水化合物所分解成的还原糖量,探讨了复合酶制剂对各种饲料原料中淀粉和非淀粉多糖体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PAC饲用复合酶对所试原料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复合纤维素酶对提高山羊瘤胃纤维素降解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1997,3(1):21-24
在干羊草饲料中分别添加5g、10g、20g复合纤维素酶,同时设对照组,应用尼龙袋法进行山羊瘤胃内消化试验,采用3×4×4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于食后24h测定羊草中干物质消失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观察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纤维素酶制剂对羊草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g、10g、20g/d·只复合纤维素酶,均能显著提高饲料干物质、NDF、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但3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金项侧耳主要以基质中的非木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为营养来源。菌株通过菌丝分泌的胞外酶降解基质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供菌丝生长利用。本项研究究测定了金项侧耳在生长期间纤维分解酶的活性及基质中主要组分的变化,实验表明:(1)金项侧耳的包外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较高,滤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很低,4种酶活性与菌株的生长阶段有关。(2)菌株对基质中不同成分的降解能力不同,对同一种成分  相似文献   

14.
饲用纤维素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利用纤维素酶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开发饲料新资源,已引起了国内外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就饲用纤维素酶的种类、开发和生产、测定方法、应用效果及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作一综述。1饲料中纤维素的结构与特点纤维素是D-脱水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线性大分子物质。每分子纤维素含800~1200个葡萄糖分子,分子量为60~150万道尔顿,分子链内、键间及分子链与表面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常见的畜禽饲料如谷物、豆类、麦类及牧草都含有大量纤维素,并且常与半纤维素、果胶等物质结…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协同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将纤维素酶添加到饲用复合酶中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文章就纤维素酶的特性、作用机制及其协同作用作一简介,为更好使用纤维素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酶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类碳水化合物。由于它能促进动物肠道蠕动 ,刺激消化酶分泌 ,因而成为必不可少的饲料成分之一。但纤维素的性质稳定 ,对于酶的作用也具有很大的抵抗力。并且鱼虾消化道中一般不存在纤维素酶 ,虽有报道某些鱼类肠道中可检出纤维素酶 ,但其活性较低 ,对纤维素的分解极为有限[1 ] 。因此 ,纤维素基本上不能被鱼类利用。饲料中纤维素过多 ,会影响鱼类生长和饲料的利用。近年来 ,外源纤维素酶作为复合酶制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并在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对水产动物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对团头鲂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纤维素酶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一类碳水化合物。由于它能促进动物肠道蠕动 ,刺激消化酶分泌 ,因而成为必不可少的饲料成分之一。但纤维素的性质稳定 ,对于酶的作用也具有很大的抵抗力。并且鱼虾消化道中一般不存在纤维素酶 ,虽有报道某些鱼类肠道中可检出纤维素酶 ,但其活性较低 ,对纤维素的分解极为有限[1 ] 。因此 ,纤维素基本上不能被鱼类利用。饲料中纤维素过多 ,会影响鱼类生长和饲料的利用。近年来 ,外源纤维素酶作为复合酶制剂的重要组分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并在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对水产动物的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纤维素酶活性高且酶活稳定的纤维素降解菌。[方法]以木霉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对其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出纤维素酶活力高且酶活稳定的优良突变株,然后分别以滤纸、甘蔗渣、麦秆和稻壳为目标降解物对优良突变株进行底物降解试验。[结果]经紫外线诱变、初筛、复筛,共选育出3株纤维素酶活力高且酶活稳定的优良突变株N1、N2、N3,其中N3的产酶活力最高(348 U/ml),为出发菌株的2.13倍;N3对各种底物的降解效果均优于出发菌株,分别以滤纸、甘蔗渣、麦秆和稻壳为唯一碳源时,其失重率分别为48.68%、41.28%、26.53%和23.47%。[结论]该研究选育出了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N3。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 14 株细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材料基础。 【方法】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 14 株细菌中初步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菌株;对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 和 16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使用刚果红染色法比较各菌株降解纤维素的能力,用 DNS 法检测各菌 株的纤维素酶活力。【结果】初步筛选出 7 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经 16S rDNA 鉴定,其中 4 株为地衣芽孢杆菌、 3 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刚果红染色法初步判定 7 株芽孢杆菌纤维素降解能力大小表现为 LW006>LW005>LW00 4>LW002>LW007>LW003>LW001,其中菌株 LW006(枯草芽孢杆菌)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其透明圈直径达 22.5 mm;经 DNS 法测定,7 株芽孢杆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大小表现为 LW006>LW005>LW004>LW007>LW003>LW 002>LW001,其中菌株 LW006 纤维素酶活力最高,酶活力为 1.22(±0.07)U/mL。【结论】菌株 LW006 是相对 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有望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最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纤维素酶是指能降解纤维素生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的一组酶的总称[1],是复合诱导酶[2],包括多种水解酶[3~5]。在70~80年代,纤维素酶主要是作为粗饲料的添加剂,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近年来,纤维素酶在果蔬饮料等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6]。在中草药提取中,经纤维素酶处理的中药原料,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提高了5%。目前,丹麦、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选育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用于工业化生产。而我国,以前主要注重纤维素酶基础应用方面研究,用于生产的菌株生产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力(F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