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鲁西南地区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科学的分析评价鲁西南地区主栽的10个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利用联合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AMMI模型对 3个试验地点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菏麦20、济麦22和周麦22丰产性和稳定性表现优异,周麦18、烟农999和山农20属于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的品种,良星99和山农28属于稳产性好丰产性一般的品种,青农2号稳产性较好丰产性较差,但矮抗58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差但在E3具有特定区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机收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筛选丰产性和稳产性突出的机收玉米品种,采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safety程序等多种方法分析了2017年机收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从几个参数中筛选出产量、位次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安全第一指数等4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参考指标,‘豫单728’、‘新单88’ 和豫单871’等3个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可在适宜区域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4.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899-5908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试是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广适性一直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品种审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麦品种在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二者之间互作效应,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品种的特性。本研究采用GGEbiplot方法,分析了连续2年国家黄淮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泰科麦30’等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采用该方法中的"成对比较"功能图对‘泰科麦30’与该组对照品种‘洛旱7号’在试验区域的不同产量适应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泰科麦30’在2年多环境多品种试验中,其丰产性、稳产性表现优良‘;泰科麦30’在2年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洛旱7号’‘;泰科麦30’产量适应性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在黄淮旱肥麦区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在黄淮旱肥麦区的绝大部分地区‘,泰科麦30’产量比对照品种产量高,其种植优势明显。本研究表明: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具有有效性、直观性的特点,可用于合理评价黄淮旱肥组区试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划分等方面,明确了‘泰科麦30’是兼备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的理想品种,也可为其他作物或植物数量性状的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2018-2020年云南省青稞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为材料,从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比对照云稞1号高,云稞MF17-32、保大麦16BJ-7、保大麦16-J11和云稞4号产量高、综合性状好,是较适合保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稞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1997—1999年度伊犁州中熟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1,2,4,5的丰产性好,但稳产性较差;适应性最广稳产性最好的组合有1个为组合6;伊单8号和组合3属于低产而稳产的杂交种;杂交组合7的丰产性、稳产性最差。该方法能更有效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为摸索鲜食糯玉米在贵州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选择贵州省代表不同生态条件的6个区域,对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3号、筑甜糯1328等12个鲜食糯玉米组合进行田间种植试验.试验结果经“DPS数据处理系统(V 15)”统计分析,得出鲜食糯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生育期>鲜百粒重>株高>穗位高>鲜出籽率>秃尖长;12个参试组合与对照黔糯868比较,在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蒸煮品质等方面综合考察,筑甜糯1328、筑甜糯2 M 1313、筑糯13A1具有产量高,品质佳,适口性好等特点,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种子》2018,(12)
以2017年国家糜子区域试验9个糜子(糯性)品种(系)的试验结果为数据材料,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及回归分析对在参加试验的品种(系)在内蒙古3个主要糜子产区的经济性状、产量表现以及适应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试验品种(系)在不同试验点间适应性不同,同一试验点各参试品种(系)适应性亦不相同;试验点、参试品种(系)及二者互作效应对产量均有影响;综合比较,NM 12-02在内蒙古糜子主产区具有较高的丰产潜力及较好的稳产能力与适应性,适宜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种子》2021,(6)
本研究综合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和AMMI模型对201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杂交中粳稻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杂中区03和杂中区12是丰产稳产的广适性品种,可在粳稻适区进行推广。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试点代表性最强,而江苏欢腾农业有限公司试点的鉴别力最强。AMMI和GGE双标图的综合运用,可准确直观地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年两点随机区组设计对15个加工型甘薯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综合分析植株生长、丰产性、稳产性,筛选出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物学特征、农艺性状、结薯特性、丰产性、稳产性存在明显差异,15个品种综合评价初步可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不好5类,商薯19、豫薯13综合评价好分别适宜在思南、玉屏推广种植,综合评价较好的黔薯11号、黔薯1号、黔薯2号比较适宜在玉屏县田坪镇生态条件下推广种植,综合评价较差甚至不好的豫薯9号、西成薯007、渝薯17、鄂薯6号等品种可淘汰。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盐碱地区施肥不合理的现状,以郑单958和德玉18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滨海盐碱地上不同肥料对玉米体内养分浓度、养分分配及每形成单位籽粒产量收获养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具有稳产高产作用,随着在不同玉米品种上施用不同有机肥,得出鸡粪处理较其他处理对玉米的稳产作用更为明显;不同肥料在2种玉米品种上对籽粒氮素、磷素和钾素浓度影响均表现为鸡粪绿蓝生物磷钾肥生物肥料冀微生物磷钾肥对照;玉米品种上分析ZD958体内养分含量大于DY18含量,不同玉米品种秸秆中的养分浓度以鸡粪效果最好,绿蓝生物磷钾肥次之;玉米收获产品中氮、磷含量在籽粒和秸秆中的分配比与产量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P0.05),钾表现不明显;玉米生长愈好,每形成单位经济产量消耗的氮、磷、钾就愈多,说明玉米对氮、磷、钾的利用都存在一定程度奢侈吸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鉴定广东省甜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以及稳定性,本研究采用高稳系数和稳定性参数等分析方法,对2017年春植甜玉米区域试验15个甜玉米新组合区域试验数据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最高的前五位是‘华美甜9号’>‘优群甜1号’>‘金百甜15’>‘金百甜28’>‘新美甜818’;变异系数最小的前五位为‘优群甜1号’<‘江甜019’<‘微风甜6号’<‘天丰甜618’<‘新美甜818’;结合稳定性系数,表现出高产稳产的有两个组合分别为‘优群甜1号’和‘新美甜818’,综合表明15个区试中‘优群甜1号’和‘新美甜818’的高产稳产性最好。本试验为筛选高产稳产性甜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冯素芬  刘元剑  许蕊淇  张薇 《作物杂志》2022,38(1):220-1183
对云南省2016-2020年审定的18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分析,为云南省鲜食玉米优良品种筛选、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云甜玉10号产量最高,但是抗病性较差,需尽早预防病害。广良甜27号、金穗甜11号和双甜318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适中,口感风味较佳,抗病性方面优势明显。2个甜玉米品种(云甜玉9号、美玉甜007)和2个糯玉米品种(大玉糯1号、甜糯302)的产量较高,其他性状适中,但是抗病性稍欠缺,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地区种植,并预防病害。  相似文献   

14.
DTOPSIS法在玉米新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DTOPSIS法分析1999~2000年度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直播组)汇总资料,探讨DTOPSIS在玉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并对DTOPSIS法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主要推广的13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常规和高密度两种种植条件下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增加种植密度能够大幅度的增加产量,渝糯7号、浙糯玉3号、燕禾金2005、苏科花糯2008这四个为耐密品种,在6.7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高过对照品种苏玉糯2号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选用15个大粒花生品种和6个中粒花生品种,于2009至2010年在京郊4个花生产区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粒花生品种的产量高于中粒花生品种,大粒花生濮科花9519产量最高(3697.5kg/hm2),产量在3600kg/hm2以上的品种有8个。中粒花生品种河北1号(冀花4号)的产量最高,为3421.5kg/hm2。大粒花生品种中的濮科花9519、花育25号、豫花9327、河北2号和中粒花生中的河北1号(冀花4号)、花育26、花育20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GGE双标图在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关系,科学评价参试品种与试点,为品种审定及试点遴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可直观分析农作物两向数据的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品种与试验点环境间的关系、各试点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理想品种为‘豫花55号’,能有效地选择高产稳产品种的试点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我国各地区玉米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为品种推广和抗病品种科学布局提供依据,利用85个玉米品种对海南三亚、广东河源、广西河池和湖南邵东4个地区的玉米南方锈菌菌株进行了田间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品种对不同地区来源菌株的抗性水平有差异。综合各地区玉米南方锈菌的抗性评价可知,玉研505、鲁宁184、蠡玉88、太平洋99和绿海200等9个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最强,优迪598、三北63、联创839和冠玉911等19个品种次之,禾新9号、德禹M8、宁玉502、新玉27和晨强808等17个品种抗病性最弱。供试品种中,表现为高抗、中抗和感病的品种百分比分别为10.59%、22.35%和67.06%,说明我国玉米品种整体上表现为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较差,病害容易流行,需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9.
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个不同抗虫性的玉米品种,研究了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无明显影响,但对均匀度和多样性有明显影响,玉米品种抗虫性越高,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和多样性越高。抗虫性较高的玉米品种田间益害比明显高于抗虫性较低的玉米品种。说明玉米品种抗虫性有助于提高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