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9年6月在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陶森淖尔嘎查建立草地改良试验样地,选择小叶锦鸡儿、沙打旺、沙蒿和羊柴对退化沙化草地进行补播,试验设置裸沙地补播、裸沙地沙障+补播、风蚀坑补播、沙质退化草地补播和沙质退化草地未补播(ck)5个试验处理。于2009、2010和2013年8月对各处理进行了群落结构与特征、群落产量和植物越冬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退化草地通过补播增加了草地植物种类组成,提高了草地植物多样性;沙质退化草地补播效果较好,补播植物均能够适宜当地的条件;补播植物越冬率为小叶锦鸡儿〉羊柴〉沙蒿〉沙打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东乌珠穆沁旗沙化人工补播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植被组分、群落特征、重要值、产量动态和草群营养成分等对比分析,评价了不同处理补播草地改良措施对草地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补播后草地群落生物量、营养成分、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增加,群落特征发生了动态的变化,补播种小叶锦鸡儿、沙打旺、沙蒿、羊柴在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逐渐显现。研究成果可为东乌珠穆沁旗及条件类似地区沙化草地改良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北方9种豆科饲草为试验材料,在7月15日至8月25日间5个播期下,检测了9种豆科饲草越冬前形态和生理特征及越冬率。结果表明,播期延后显著降低越冬前各豆科饲草株高、叶片数量、根颈直径、主根长度、地上和根生物量、根系可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增加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比值。与播期7月15日相比,7月25日、8月5日、8月15日、8月25日播期下,豆科饲草平均越冬率分别降低了35%、56%、91%和96%。由于越冬前根系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可溶性糖和氮素含量更高,龙牧801苜蓿(Melilotoides ruthenicus×Medicago sativa‘Longmu No.801’)、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的越冬性能明显优于其他豆科饲草。基于本研究结果和草地管理实践,建议松嫩平原天然割草地在8月5日前后进行豆科补播;从越冬性能考虑,龙牧801苜蓿、扁蓿豆、沙打旺和兴安胡枝子是补播优选植物;为促进补播豆科植物建植,建议将补播当年草地割草时间从传统的8月中旬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4.
封育对滇西北亚高山草甸群落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4月到2015年9月,在滇西北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以退化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测定封育条件下草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封育1~2年可显著提高草地地上现存量;连续封育4年后,草地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变化,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了11.67倍,总生物量增加了0.74倍,有毒有害植物在地上现存量中所占比例仍然达到13.3%,对退化草地实施封育的同时应该结合除杂、补播等措施,可更有效地改善草地质量和提高草地生产力。对退化草地连续封育4年后,0~10 cm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10~40 cm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地实施划破、补播、施肥及综合处理,探讨了不同草地植被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有毒植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草地中,有毒植物的组成及比例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补播、划破和施肥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群落中有毒植物的物种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P<0.05),不同处理草地有毒植物物种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排序分别为补播<施肥=综合处理<划破<对照,补播<划破<施肥<对照<综合处理。补播、施肥和综合处理均可有效降低群落中有毒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5),而草地划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有毒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5),不同处理草地有毒植物地上生物量排序为补播<综合处理<施肥<对照<划破。补播形成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单一优势群落使有毒植物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均下降到最低值,对于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的改良,草地补播是可供参考的有效恢复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矿区排土场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及入渗特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政  王冬  刘玉  朱元骏  武高林 《草业学报》2015,24(12):29-37
本研究以露天煤矿排土场新土体上建植的不同人工草地为对象,分析了不同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及土壤入渗性能。结果表明,不同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灌木和草灌混播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比单一草种草地高,冰草+沙蒿和沙打旺+沙蒿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单一种植冰草和沙打旺的草地高40.84%~47.88%和27.31%~53.49%;不同人工草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0~30 cm层土壤含水量花棒草地最高;不同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水分的累加值呈负相关关系;草灌混播草地的平均土壤初始入渗速率比单一草种草地高44.2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区排土场新土体改良和植被恢复建设中应以草灌混播人工草地为主,可有效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和入渗性能,利于植被生长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甘南玛曲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灭鼠+人工补播”的改良措施,分别对修复后第1年、第3年和第5年的退化草地植被盖度、高度、草产量、物种数以及优势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灭鼠+人工补播后,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盖度显著增加(P<0.05),且随年限的增长,均呈递增趋势;可食性植物的高度呈现未退化草地>灭鼠+补播5年>灭鼠+补播3年>灭鼠+补播当年>重度退化草地的变化规律;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的草产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补播年限的增加均显著增加(P<0.05);物种数显著增加(P<0.05),与重度退化草地相比,恢复当年、第3年、第5年的物种数分别增加了44.4%、88.9%和111.1%。因此,对退化草地进行灭鼠和补播处理能显著增加植被盖度,提高草地可利用植物比例和增加牧草产量,是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3年,在彰武县章古台镇严重沙化草地进行了围封和改良试验,7月围栏并补播,共计7个处理,即不围封对照、草地围封、围封加补播沙打旺、围封加补播草木樨、围封加补播沙打旺和草木樨、围封加补播胡枝子和围封加多种牧草混播。由于当年天气干旱,补播牧草生长缓慢,绝大多数补播牧草越冬后死亡。2004年6月又重新补播。通过14个月的围封改良,严重沙化的天然草地植被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改则高寒荒漠草地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高寒荒漠退化草地,采用了围栏、围栏+灌溉及围栏+灌溉+补播3种改良措施,以围栏外天然草地为对照,通过研究几个改良措施对草地植物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寻求适宜于该类退化草地恢复的最佳措施。结果表明,3种改良措施与对照相比均能明显改善退化草地群落中所有植物的生长状况;围栏+灌溉、围栏+灌溉+补播措施可以提高高寒荒漠退化草地的物种多样性;与其他改良措施相比,围栏+灌溉+补播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高寒荒漠退化草地物种均匀度;综合考虑,围栏+灌溉措施更适宜于改则县高寒荒漠退化草地的改良恢复。  相似文献   

10.
沙地草场补播技术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研究了适宜在鄂尔多斯高原半流动沙地草场补播技术及补播草地的生态效益,确定适宜的补播牧草品种、补播时间、补播地形和提高保苗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补播草种以沙打旺、柠条锦鸡儿、羊柴、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为主,播前用10—12%的保水剂、380~450×106的稀土、18~22×106的ABT生根粉、2.7~3kg(或L)/hm2的增产菌和30~41kg/hm2的磷酸二胺配合制成丸衣种子。在六月中下旬到七月中下旬雨前,选择沙丘迎风波和背风坡底部及丘间平地,植被盖度大于20%的地段补播。补播第三年,植被盖度达到78%,干草产量5250kg/hm2,分别比补播前提高3倍和7倍,流沙移动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江河源区退化天然草地的恢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根据天然草地退化程度的差异,采用松耙 补播 施肥 封育(退化较严重的草地)、封育 施肥(轻度退化草地)等措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等特征值及其植被盖度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第2年结果表明,物种数封育 施肥处理最高(32种),对照居中(26种),补播 施肥处理最低(13种);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封育 施肥(3.126)、对照(2.819)、补播 施肥(1.494);均匀度指数大小依次为封育 施肥(0.902)、对照(0.865)、补播 施肥(0.582);群落总盖度大小依次为封育 施肥(85.9%)、补播 施肥(79.7%)、对照(72.9%);补播 施肥 封育处理后地上生物量最大(460.65 g/m2),原生植被 封育 施肥处理居中(310.14 g/m2),对照最低(178.96 g/m2);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封育 施肥(6 920.37 g/m2)、补播 施肥(1 458.96 g/m2)、对照(828.91 g/m2);补播 施肥 封育处理优良牧草较对照提高近50倍,杂草类减少82.81%,封育 施肥处理较对照良牧草比例提高48倍,杂草类比例减少80.46%.半人工草地通过灭除杂草和施肥相结合的示范试验表明:单纯进行灭杂,地上生物量减少,灭杂和施肥相结合不仅可提高地上生物量,而且可提高优良牧草的比例;不同处理区土壤养分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封育 施肥处理全氮、全碳、有机碳最高,对照居中,补播 施肥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封育管理对沙质草地土壤与植被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蕙  王辉  黄蓉  马维伟 《草业学报》2012,21(6):15-22
针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和植被的恢复问题,选取封育19年(人工抚育19年)、封育19年(人工抚育5年)和封育10年(自然恢复)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流动沙地作为对照,结合野外调查及室内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封育管理沙质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流动沙地相比,封育19年沙质草地(人工抚育19年)植被高度、密度、冠幅、盖度、生物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显著增加,0~20 cm层土壤容重、0.05~2 mm的砂粒含量显著降低,退化沙质草地在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之间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2)封育沙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受坡位影响比流动沙地显著(P<0.05),封育沙质草地中SOC、氮磷钾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沿上坡到下坡呈增加趋势。3)天然封育+人工抚育措施对沙质草地的影响和改善程度高于纯天然封育措施,它是促进我国北方退化沙质草地恢复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沙化草地改良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化草地,对花棒Hedgsarum scopariu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等7个品种不施肥、不灌溉进行引种试验。生育期、株高、产草量、返青率、成活率、夏季生长状况等指标表明,白沙蒿、驼绒藜C.latens、柠条、花棒4个品种是改良沙化草地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退耕年限草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对恢复草地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以宁夏南部典型草原区退耕草地为对象,借助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对退耕1、2、3、5、6、8、9、11、15、16、20和21年的草地植物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数量分类和排序,并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序列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地上生物量均呈增大趋势。2)应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把12个不同退耕年限的样地划分为5个群落类型,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结果吻合,DCA排序进一步证明了TWIINSPAN分类的合理性。3)植被的演替序列为:猪毛蒿+狗尾草+早熟禾群落→赖草+披碱草群落→长芒草+赖草群落→赖草+野豌豆群落→长芒草+赖草+披碱草群落。4)通过冗余分析(RDA)得出,退耕年限的长短对草地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退耕前期土壤全磷和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退耕中期土壤速效磷和土壤全氮含量较高,退耕后期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这与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TWINSPAN分类有密切联系。随着草地退耕年限的增加,草地植物群落演替序列不断优化,草原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锡林河流域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措施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北部锡林河流域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围栏封育、免耕补播、旱作人工草地、灌溉人工草地和灌溉饲料地5种措施作用下植物生长状况、土壤水分保持作用、抗风蚀能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免耕补播在恢复退化草地植被、提高生产力方面效果显著,是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适地实施旱作人工草地、灌溉人工草地和灌溉饲料地面积各1hm~2,可置换出退化草地面积分别为10hm~2,18hm~2和79hm~2;通过灰色关联度进行效益评价,各种植被恢复措施之间的综合效益差异不明显,植被恢复措施实施后,综合效益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夏半干旱区7龄以上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退化导致的牧草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披碱草(Elymus nutan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补播对退化草地苜蓿主要农艺性状和牧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评价其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补播禾草对苜蓿株高、叶茎比、一级分枝数和干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补播苇状羊茅干草产量最高,其次为多年生黑麦草和无芒雀麦;补播禾草对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CA分析得出,补播鸭茅、苇状羊茅综合性状分别排第一、二位。因此,可根据不同改良目的选择不同禾草种类进行补播,苇状羊茅可显著提高退化苜蓿草地生产性能,补播鸭茅可显著改善退化苜蓿草地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草地植物添加剂的最佳配方、最适量以及肉牛的最佳育肥方式对肉牛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以及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分析草地植物添加剂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植物添加剂能促进肉牛的快速生长,提高肉牛的日增重,其中对于犊牛(C)、架子牛(S)和基础母牛(B)日增重效果最明显的分别是草地植物添加剂C3(44%松针+24%艾叶+12%黄芪+8%微量元素)(P0.01)、S3(48%松针+16%艾叶+8%大蒜+10%黄芪+18%微量元素)(P0.01)和B3(36%松针+14%艾叶+10%大蒜+12%黄芪+28%微量元素)(P0.01);草地植物添加剂的最适量的筛选试验表明,各年龄段的肉牛的草地植物添加剂的添加量占日粮的3.5%育肥效果最明显(P0.01);在北方冷季最佳的育肥方式为舍饲育肥。综上,在北方的寒冷季节养殖肉牛以占日粮3.5%的第3类(C3、S3、B3)草地植物添加剂配合舍饲增肥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评估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植物生产力、植物多样性与土壤质量对不同恢复措施的综合响应,本研究基于92篇文献,通过荟萃分析(Meta分析),对2 478组恢复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未退化草地上,自然恢复显著提高植被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且不会使土壤质量下降;在轻度退化草地上,自然和人工辅助恢复均显著提高植被生产力和土壤质量;但人工辅助恢复显著降低植物多样性,而自然恢复则相反。具体措施以中期围栏封育恢复效果最好;在中度退化草地上,人工辅助恢复比自然恢复效果好。具体措施以短期施肥以及短期和中期补播恢复效果较好;在重度退化草地上,人工建植效果最好,但人工建植恢复植物多样性以及土壤质量所需年限较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蒿属植物的资源现状,在该市进行了不同种类的蒿属植物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共有蒿属植物32种(含4个变种),分为中生、盐生或盐中生、旱生或旱中生、超旱生4大类。其中,中生植物有14种,旱生或旱中生植物有14种,盐生或盐中生植物有2种,超旱生植物有2种,主要分布在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原亚类和沙地荒漠草原亚类草地上。由此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市蒿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