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牛奶公司第十牧场饲养奶牛1079头,其中成乳牛652头。近4年来,成乳牛年均单产:7065公斤,乳脂率3.385%。1991年1—6月平均日产奶24.56公斤/677头,乳脂率3.32%,比1990年同期奶量增长4.16%,含脂率增长0.3%。在成乳牛扩群13.05%(1991年上半年平均饲养677头,1990年同期599头)的情况下,产量仍显著增长,1991年上半年单产已完成年度计划的63.96%。泌乳性能的提高,因素颇多,不外乎品种、个体、胎次、挤奶技术、营养、饲养技术等等。主要是该场在奶牛饲养管理上总结的一条成熟的经验,即采用引导饲养法与区别对待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国外单产14000千克的高产牛群并不少见,但日本井下牧场为每天二次挤奶,而且乳脂率接近4%,是有其特点,较为少见的。单产14376千克的牛群,在日本是最高的,该牧场的管理秘诀、主要经验: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给奶牛饲喂同样的饲料,让奶牛吃好、吃饱。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牛奶公司第二牧场饲养奶牛1182头,生产工艺是牛位固定,奶牛栓系式饲养。每幢牛舍饲养成乳牛100头,配备职工13人(挤奶员6人、饲养员2人、清洁323人、轮休2人),实行日夜二班三次饲养与挤奶制。挤奶员每人定额16—18头,采用奶坦克机器挤奶。1991年该场成乳牛年均饲养头数为770头,总产奶量6015吨,头年均单产7811公斤,比历史最高产量水平的1990年总产和单产分别提高5.33%和3.33%。创出这样的高产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关键因素是搞好育种。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2003年饲养荷斯坦奶牛61296头。(包括异地饲养3145头,上海实际饲养奶牛58151头。)其中成乳牛35760头,生奶总产量272.9千吨,成乳牛平均单产7869千克,最高为新东牧场529头成乳牛平均单产达9736千克,成乳牛单产9000千克以上的牧场有11个;8000千克  相似文献   

5.
1.场区、生产、经济效益等情况。该示范场位于黑龙江省克东县克东镇万发村,位于北纬47度,占地576亩,总投资3.5亿元。目前,存栏奶牛6110余头,成母牛超过4000头,全年牛奶乳脂率〉4.0%、乳蛋白〉3.3%、体细胞〈20万个/毫升、细菌数〈5000个/毫升,2010年成母牛年均单产9428千克,每天生产优质鲜奶超过100吨。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麦秸型粗饲料在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对泌乳期奶牛和泌乳中后期奶牛产奶量及乳蛋白、乳脂肪、非脂乳固体和乳糖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喂全麦秸型粗饲料条件下,高精料日粮能显著提高泌乳前期奶牛的产奶量,而泌乳中后期产奶量随试验期的延长显著下降;精粗比对各泌乳期乳蛋白、乳脂肪、非脂乳固体及乳糖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产奶量和乳成分分析,泌乳前期精粗比为70∶30及泌乳中后期为40∶60时效果较好,在一定精粗比范围内,高精日粮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利于奶牛机体健康和生产高质量牛奶.  相似文献   

7.
1提高奶牛产乳量 脲酶抑制剂型奶牛预混料的应用。研究发现脲酶抑制剂型奶牛预混料的添加量为25×10-6。据报道,1995年在黑龙江省用503头牛做试验,试验组产奶量每头每天均20.1千克,对照组为17.47千克,增幅为15.05%,每产1千克奶试验组少用了69克精料。其中,牛乳中的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都有所提高。据报道,1998年6月5日至8月5日在上海浦东唐镇奶牛场进行喂用脲酶抑制剂预混料的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选10头奶牛,饲喂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多产标准乳2.96千克/天,乳脂率增加0.29%,每产1千克奶,少用干物质9%,增产牛奶16.1%。  相似文献   

8.
奶牛固型添加剂的研制和饲喂试验报告上海市奶牛研究所(200434)金遐良,李成发目前,上海地区饲养奶牛7万多头,年单产奶量在7000—7500千克的水平。为进一步加速发展上海地区奶牛生产,巩固提高牛奶单产,防治高产奶牛代谢疾病发生,寻找不同固型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裹包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为精粗分开饲喂组(SI)、裹包全混合日粮组(bTMR)和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组(SDA),日粮精粗比均为50:50.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与SI组相比裹包TMR饲喂奶牛极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粗脂肪和粗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P<0.01),产奶量、4%标准乳、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现消化率也有所提高(P>0.05).裹包TMK中添加SDA组奶牛乳脂率、乳脂产量显著提高(P<0.05),乳糖含量也较SI组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和4%标准乳也极显著提高(P<0.01).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现消化率,且在裹包TMR中添加双乙酸钠可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产量(P<0.05).  相似文献   

10.
高产西门塔尔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门塔尔牛是民办著名的乳肉兼用型品种,我场经多年的饲养繁育已培养出高产、稳产、高脂的西门塔尔牛群和高产个体,1991年西门塔尔成母牛年平均单产突破6000千克。1995年123头西门塔尔成母牛年单产7019.5千克,平均乳脂率3.88%。1991-1995年相继出现36头305天产奶量8000千克以上高产个体,其中万千克以上高产个体有6头。说明多年来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北郊农场奶牛公司是北京市万头奶牛基地之一,现饲养奶牛1万多头,其中成年母5400百多头。1991年全公司产奶量达3668万克,约占北京全市总产奶量的20%左右,5个头以上的国营奶牛场1991年成年母牛年均单产到8088千克,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该试验研究、配制了奶牛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和体况相近的原则,将1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奶牛饲喂牧场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g/(d·头)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观察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的抗热应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正试结束时,试验组奶牛的单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预试期相比,对照组奶牛的平均单产降低2.96 kg/(d·头),而试验组平均单产降低1.16 kg/(d·头),比对照组缓降了1.80 kg/(d·头);试验组奶牛的乳蛋白涨幅比对照组高0.13个百分点;正试结束时和停试第10天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缓降0.02。结果提示,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不仅能够有效地缓减牛奶由于热应激导致的单产下降,还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脂率、乳中干物质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能测定(DHI)对现代奶牛养殖业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饲喂色氨酸和褪黑素对泌乳奶牛DHI指标的影响。选取北京市某牛场119头泌乳牛饲喂色氨酸、107头饲喂褪黑素,结果表明:饲喂色氨酸后,可以显著提高牛奶脂蛋比,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对其他DHI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饲喂褪黑素后,牛奶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显著升高,乳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对其他DHI指标也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上海95J-84型手推式挤奶器在安微准南乳品公司奶牛场使用,奶牛头日单产增加1.82千克,乳脂率上升0.06%,劳生生产率提高44%,乳房炎发病率下降5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2年左右可收回全部挤奶器投资。  相似文献   

15.
选用36头产奶牛,按产奶量、泌乳月和胎次配对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30%的玉米。正试期90天。结果表明,奶牛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奶(FCM)产量和乳脂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处理组日产奶量提高1.5千克;由于乳脂率的差异,4%FCM产量提高2.7千克(P<0.08)。乳脂率提高0.32个百分点(P<0.05)。结论:在奶牛饲粮中用大豆皮替代30%玉米时,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大豆皮可作为奶牛较好的精料替代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制定的奶牛饲养标准(试行)以相当一公斤含脂4%标准乳的能量,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NND)。为完善奶牛饲养标准提供依据,南京、北京、黑龙江等地有关单位先后进行了黑白花奶牛乳能值测定,研究牛奶乳脂和非脂圆形物与牛奶能值相关。有人建议将1NND750千卡改为730—740千卡。为探索上海地区牛奶能值,我们对104个奶样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们对长春、吉林和白城3个地区的10个牧场的1407头奶牛做了奶质检测,其中个体养牛户724头,国营农牧场683头。这些奶牛平均每头日产奶量18.95公斤,奶脂率2.85%、比重28度,与去年相比,产奶量下降0.65公斤、乳脂率下降0.03%,比重下降1.4度。牛奶质量受品种、饲料、饲养条件、胎次、泌乳月份和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据初步分析我省黑白花奶牛鲜奶质量下降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混合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确定泌乳中期奶牛饲粮的适宜精粗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精饲料与粗饲料比例为40∶60、50∶50、60∶40的混合日粮,试验期为60d,通过测定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乳体细胞数、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等检测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gG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采食、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IgG含量、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乳品质、免疫力的影响较大,日粮中精粗比为60∶40的饲喂效果最好,精粗比为50∶50次之,精粗比为40∶60最差。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上海有奶牛6.03万头,成乳牛平均单产达7985kg;上海农工商(集团)28个奶牛场平均单产达8613kg。但是,多年来上海饲养的奶牛多是荷斯坦品种,牛奶的内在质量没有得到大的改善:其乳脂率仅3.0—3.15%;乳蛋白质率不到3.0%。消费者普遍反映上海鲜牛奶口味淡、香味少。  相似文献   

20.
选取2~5胎成年泌乳母牛20头,按照胎次、产奶量及产后泌乳天数相近的原则进行配对,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头.试验组奶牛饲喂颗粒状精补料,对照组奶牛饲喂粉状精料,研究日粮中不同形状精补料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奶牛日均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0.78%,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非脂固形物以及总固形物方面,试验组均比对照组有所提升,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在体细胞数上,试验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下降了8.35%,差异同样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