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怪柳学名Tamarix chinensis Lour,柽柳科,落叶小乔术或灌木,属于泌盐植物,叶片能分泌盐分。插穗在含盐量0.5%的盐碱地上即可生根,带根的苗木能在含盐量0.8%的盐碱地上成活生长,大树能在含盐量1%的重盐碱地上生长.柽柳还刚干旱、严寒、风沙、水湿,有“大漠英雄树”的美誉,是优良的盐碱地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鲁柽1号(Tamarix chinensis Lour.‘Lucheng-1’)在盐碱地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在中度、重度、极重度盐碱地上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该树种能在各种盐碱地上生长,成活率、保存率达95%以上;不同类型盐碱地对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极其显著,影响大小顺序为:极重度重度中度。总之,该树种具有极强的抗盐碱性,可作为盐碱地造林建设的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造林,选择抗盐性强的树种.是造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调查研究土壤盐分与树木生存和生长的关系,则有助于正确选择盐碱地造林的树种.一、土壤盐碱对树木的危害.土壤盐碱对树木的危害主要有下列方面:1.由于土壤含盐(碱)量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渗透压过大,以致树木(?)系吸水困难,造成“生理干旱”,树木呈萎缩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至乌拉特前旗苏独仑农场10个样地2 000多个样点土壤含盐量的测定和林木成活率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盐碱地类型、土壤含盐量与造林树种及其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套灌区12个造林树种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盐碱地类型和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不同,胡杨、枸杞、沙枣、柽柳、白刺等可在多种盐碱土类型上生长,且在较高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同一树种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及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也不一致,成活率在各种盐碱土上一般表现为硫酸盐盐土>氯化物盐土>苏打型盐土;根据耐受土壤含盐量上限将12个树种划分为弱度耐盐、中度耐盐和强度耐盐3类,耐受盐量上限分别为<1.2%、1.2%~1.6%和>1.6%,实践中可参考土壤盐碱土类型和土壤含盐量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5.
包头市既是缺水地区又是盐碱重灾区,一般土壤含盐量在0.2%~0.5%时就不利于植物生长了,而包头市不少盐碱地含盐量达到了0.6%以上。在盐碱地上进行绿化施工时,由于盐碱地土壤通透性差、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等原因,致使苗木成活率低下。因此,在盐碱地上进行绿化施工,首先要进行水土改良,同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盐碱地绿化中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正> 紫穗槐是盐碱地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但是在我省内陆盐碱地上,不少地块生长不良,细弱矮小,高度70—80厘米,基径在0.5厘米以下,亩产条子仅百余斤。为查清其原因,作了土壤调查和化验工作,结果土壤含盐量有的并不高,一般0—60厘米土层的含盐量只有0.3%,从植株外部形态看,除细弱外并无受盐害症状。而滨海盐碱地,在土壤含盐量相同的情况下,一般生长良好。滨海盐碱地盐分组成以氯化钠为主,内陆盐碱地盐分组成以硫酸盐氯化物为主。按对植物危害大小来说,在同样含盐量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达拉特旗沿黄河滩地盐碱分布广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胡杨是适宜盐碱地生长的乔木树种,发展胡杨人工林是改造利用盐碱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在胡杨造林上存在着培育苗木的困难。胡杨枝条扦插一般不能生根,采用根蘖苗造林不但成活率低,而且数量有限。搞好胡杨播种育苗,可以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提高盐碱地胡杨造林质量,实现胡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有内陆盐碱地700余万亩,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民,对盐碱地进行了综合治理,植树造林就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在内陆盐碱地造林工作中,查清不同树种的抗盐能力,进而根据宜林地含盐量高低选择相适宜的树种,对提高盐碱地造林质量,加快绿化速度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内陆盐碱地,先后调查了衡水、邢台、邯郸三个地区的10个县,13个大队和7个林场,涉及到18个树种,共打土壤剖面47个,取土样188个。经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工作,对我省内陆盐碱地区常用造林树种的抗盐能力,得到了较为可靠的数据,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rer.)是一种能在盐碱土壤生长的树种,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西部都有天然生长的成片胡杨林。胡杨树高可达20米,胸径40—80厘米,多分布在河谷两旁和盐碱滩地,以及沙丘间的盐碱地和轻沙地上,是绿化盐碱荒极有前途的树种。但是,由于胡杨种粒小,人工不易繁殖,对扩大繁殖区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把这一抗盐性强的树种引入华北沿海,以适应沿海盐碱地缘化建设的需要,天津地区曾先后进行两次引种试验工作。一次是由天津专署碱荒造林试验组于1954年引进胡杨苗木在汉沽地区栽植,结果没有成功。另一次是1960年8月由我所分别从新疆、内蒙引进胡杨种子,在静海县良王庄地区进行播种育苗试验。通过两年观察,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良好;1962年春季进行造林试验,成活率达96.5%。并采用1年生枝条及嫩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造林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盐大碱度的盐碱地上营造四种耐盐碱树种成活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树柳为强盐碱地造林的最佳树种,但在PH值大于9.5的强盐碱地上造林成功无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