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80年筛选出苦楝树二层皮注射液可治疗实验动物白鼠的伊氏锥虫病以后,进而应用广西医药研究所从苦楝树二层皮中提取出的苦楝素,对10例马骡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病进行了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东北地区马骡感染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的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79年至1980年对东北地区28个县(市)、44个单位的1,255匹马骡,通过凝集溶解试验(简称凝溶试验)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并通过对5个单位536匹马骡眼病的检查,观察了马骡周期性眼炎和晶状体、玻璃体、角膜混浊与感染钩端螺旋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兽用消睾注射液可用于马骡去势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的兽用消睾注射液问世以来,研制单位大批应用于牦牛、黄牛去势,有些单位用于猪、羊的去势,均获得成功,但用于马骡去势的报道却很少。笔者最近对白城市三合乡畜牧兽医站用消睾注射液去势的28头马骡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安徽淮北地区黄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了安徽淮北地区黄牛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在124头黄牛的粪样中检出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60.19%(124/206)。经鉴定,所获虫体为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parvum)。调查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黄牛的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年龄和地区性差异,但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凤台县猪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了安徽凤台县猪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在162头猪的粪样中检出92头有隐孢子虫卵囊,其感染率为56.8%(92/162)。经鉴定,所获虫体为小隐孢子虫。调查结果表明,猪的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年龄和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马骡胸前淋巴外渗是兽医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软组织闭合性损伤,虽不出现明显的损伤性炎症和机能障碍,但很难自愈。过去多采取手术或抽注疗法,一般需2~3周治愈(感染化脓者4~5周)。1977年以来,我们用电针试治马骡胸前淋巴外渗18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乳头状瘤(疣、表面形似菜花俗称菜花瘤和刺猴),在我区是黄牛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虽各有所长,但大都疗程过长,浪费了物力、财力、人力。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经济支出,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九龙丹试验性治疗黄牛乳状瘤50例,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皮肤乳头瘤 ,又称皮肤疣 ,是由表皮和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的一种散在性良性肿瘤。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以秋末、冬季较为多发。多见于黄牛和奶牛 ,水牛也时有发生。笔者在 31年的临床实践中 ,采用火烙疗法共治疗 35例 ,其中黄牛 2 9例 ,水牛 5例 ,奶牛 1例 ,全部治愈。1  相似文献   

9.
引言牛乳头状瘤(Bovine papillomatosis)是分布于全世界的病毒病。其特征是在体表发生乳头状瘤或称疣,通常发生于二岁以内的牛。病期难以确定,有关它的流行病学和经济损失了解得很少,已知乳头状瘤的无细胞浸出液有感染性,该病是能以免疫接种疫苗作为治疗方法的少数几种疾病之一。本文详细报导了在一次暴发中不同程度的牛乳头状瘤的临床症状和组织学变化。测定了血液学,血清酶和蛋白质数据,发现其数值与感染程度有关。对该病作了治疗,亦做了将病料感染山羊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休克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并导致急性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缺血缺氧而产生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病理状态。为了快速有效地防治黄牛因感染中毒等因素引起的休克,近3年来收治感染性和中毒性休克病牛33头,应用扩容输液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乳头状瘤(疣,表面形如菜花,俗称菜花瘤、刺瘊)是我区黄牛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均不理想。自1986年以来,笔者试用白降丹(又称九龙丹)治疗本病50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症状黄牛的乳头状瘤,多发生于颈、背部两侧,呈散在性,触之有移动性。瘤体大小不一,小者如玉米粒,瘤顶部裂隙不明显;大者顶部直径达12厘米,高8.5  相似文献   

12.
用血清反应和变态反应方法研究鼻疽马骡与类鼻疽马骡对鼻疽、类鼻疽抗原的反应,发现它们之间呈现明显的交叉反应,反应效价显著相关;并显示有同源性抗原抗体反应强于异源性抗原抗体反应的趋势。本文还报告了在完全排除鼻疽感染的前提下,生活在类鼻疽疫源地的马骡鼻疽检疫阳性率甚高的原因,是由于类鼻疽的隐性感染而导致对鼻疽抗原的交叉反应,从而干扰了鼻疽检疫。  相似文献   

13.
从1975年起,试用二白合剂治愈马骡持续性腹泻38例,疗效满意。处方:白面2斤,炒成米黄色,白糖半斤或酌加蜂蜜半斤更好,混温水适量,马骡  相似文献   

14.
针灸疗法效果与取穴有密切关系。马骡肋骨同体寸取穴法是兽医针灸术取穴方法之一。所谓肋骨同体寸,即是以患病马骡髋结节水平线与第16肋骨相交处的肋骨宽度为1寸(临床应用时,以大拇指和食指挟住该处肋骨,再量取两指内缘的宽度)。由于马骡个体不同,其肋骨同体寸必有不同。为检验马骡肋骨同体寸的分布情况,比较肋骨同体寸与长度单位“寸”的差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测量了172例马骡肋骨同体寸,现将结  相似文献   

15.
应用A型超声波诊断马骡肺脏及胸膜疾病,目前尚无专题报道。我们在1973年掌握对肺脏的探测技术和确定肺界的基础上,近两年又对24例马骡肺脏和胸膜疾病进行了超声波诊断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18~20日,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南湖村徐××饲养的一匹马、两匹骡子、一头驴(均为成年)全部死亡。经诊断为巴氏杆菌病。马感染巴氏杆菌病在我区少见,马骡驴同时暴发感染更是罕见。1发病情况该农户将马骡驴同圈饲养,1998年5月18日晨,发现驴...  相似文献   

17.
黄牛产后不食症在临床上较常见 ,是黄牛产后多发病之一。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多年 ,总结出几种常见的黄牛产后不食 ,共收治该类病牛 16 8例 ,其中食滞型 78例 ,风寒型 2 6例 ,感染型 2 3例 ,虚弱型 2 9例 ,吞食胎衣型 12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 ,对症治疗 ,治愈 16 0例 ,治愈率 95 .2  相似文献   

18.
<正> 为进一步了解母黄牛病理、生理状态下的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为教学、临床疾病诊疗和繁殖提供基础资料,1987年2~5月,笔者对34例淘汰母黄牛生殖器官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昆明市东川区碧谷镇梅子村农户饲养的黄牛相继出现零星死亡.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对患畜进行治疗,对全村黄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黄牛死亡和疫病的发生及扩散.连续3年的追踪调查,已无黄牛猝死症的发生,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 马骡血斑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场于一九七○年春、夏腺疫病大量流行,成年母马感染六十七匹,其中有七匹在腺疫的恢复期发生血斑病,病情十分严重。为了探索本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我们从其中一匹病马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