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山东枣庄市青檀寺野生青檀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73种,隶属于45科69属,Raunkiaer频度分析表明,常见种多度明显高于其他物种,群落物种分布较均匀。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但热带成分所占比例高达43.14%且在群落组成中明显比温带成分重要。植物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最多,地面芽和1年生植物次之,地上芽和地下芽植物最少。乔木层主要树种为青檀、圆柏、君迁子等,重要值分别为14.98%、2.48%、2.39%,灌木层中柘树、兴安胡枝子、荆条、扁担杆子等占优势,草本层以荩草为主,层间植物较少。  相似文献   

2.
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辽宁冰砬山16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和紫椴,亚优势种为花曲柳、色木槭和怀槐;灌木层优势种为斑枝卫矛、金银忍冬、胡枝子和金刚鼠李,亚优势种为刺五加和胡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苔草。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和灌木层较接近;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  相似文献   

3.
北京百花山在海拔高度为1039m、1300m、1439m的三处蒙古栎林,为天然次生灌丛群落,其中,在海拔1439m处的蒙古栎林中,主要乔灌木物种蒙古栎、土庄绣线菊、胡枝子、钩齿溲疏和雀儿舌头,其空间分布都呈现聚集状态,其中胡枝子和钩齿溲疏的聚集程度较为显著,t-检验在95%以上,这种空间格局与物种生物学特性及所处环境如光照有关.不同海拔高度,同一物种的空间聚集程度不同,随着海拔升高,蒙古栎的聚集程度先降低后升高,土庄绣线菊的聚集程度越来越低.这样的结果与调查方法和实地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瑶山苣苔(Dayaoshania cotinifolia)伴生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 0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植物208种,隶属于78科147属。群落外貌以小型叶面积、纸质、单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为特征。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群落幼苗储备量大,更新良好。瑶山苣苔生存群落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5.
运用植物区系、生活型结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等分析方法,对滇东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的光叶水青冈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滇东北的光叶水青冈群落为云南新记录的森林类型,是光叶水青冈群落地理分布的最西部类型。(2)群落中常绿和落叶树种分别为24种和22种,占乔木层物种数的52%和48%,两者大致相当,属典型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样方内的128种维管植物中,滇中、华中成分各占32.03%、68.75%,表明群落的区系成分与华中地区的联系密切,而与云南高原的联系不甚紧密。(4)群落物种以高位芽植物为主,达60种,占56.91%,符合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以中小高位芽植物居多的基本特征。(5)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最大,达52种,而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0.92,Shannon-Wiener指数3.22,Pielou均匀度指数0.55。(6)光叶水青冈群落的更新与筇竹的开花周期有密切关系,其更新也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6.
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的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科85属107种;(2)群落以浙江润楠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显示其种群可能处于受干扰后的恢复阶段;(3)群落植物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全缘叶、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4)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Margalef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Pielou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永春毛竹群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毛竹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59种,隶属于64科121属;包括藤本植物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68 55%;区系组成以泛热带成分较高;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草本层最高,为3 6673。  相似文献   

8.
濒危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云南、贵州和江西自然分布的8个篦子三尖杉群落。群落共有微管属植物108科,235属,336种。篦子三尖杉在群落中是主要层的共优种或伴生种,但随着生境条件不一致,这些篦子三尖杉生长地的植物群落类型也各不相同。群落组成上以樟科和蔷薇科等为主要优势科,山胡椒属和荚蒾属等属为主要优势属,伊桐、灯台树、木姜子、八角枫、短梗大参、大叶方竹、毛竹等是主要优势种;群落外貌特征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近似,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 高位芽植物(Ph.)、地上芽植物(Ch.)、地面芽植物(H.)、隐芽植物(Cr.)和一年生植物(Th.)分别占62.78%、12.67%、9.73%、12.29%和2.53%。叶级以微型叶为主(68.49%),无大型叶和巨型叶。叶质以纸质叶所占比例最大(55.89%),膜质叶最小(4.93%)。叶型以单叶为主(76.99%),全缘叶和非全缘叶近相等;从群落结构上看,8个群落的乔灌木个体在水平空间均呈集群分布状态,而群落以高于3.5 m以上的层次在群落中占优势, 平均盖度为68.71%。从目前的静态生命表看,道真县、江口县、台江县、镇远县的篦子三尖杉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而芦溪县、凯里市、屏边县和新平县的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此外,不同群落之间具有物种多样性水平明显不同,群落之间的共有种少,相似程度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柄石杉群落的植物组成、生活型谱、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群落有维管植物83科154属198种,生活型谱显示群落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66.67%,其中以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下芽也占一定比例,达14.14%,且以蕨类植物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群落草本层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乔木层与层外层,而群落各层次的均匀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沪(上海)陕(陕西)高速公路信阳至南阳段4种路基边坡的物种多样性指标和土壤特性进行测定,同时分析路基边坡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穗槐+狗牙根+高羊茅"群落和"胡枝子+狗牙根+高羊茅"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强,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差;物种多样性指标与土壤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较小,与土壤抗冲性、土壤最大持水率相关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11.
华中神农架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群落之海拔多样性(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华中神农架海拔1500米至2600米之间11个箭竹样方的研究,阐述了箭竹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物种均匀性,生活型谱及群落类型的海拔变化。从最低样方(1680米)到最高样地(2570米),微管束植物从30种降为7种,服从线性模型:Y=55.991.83X(R2=0.84,P<0.001);物种多样性从3.18降为1.78,服从线性模型:Y=4.670.10X (R2=0.72,P=0.001;物种均匀度在0.83至0.99之间变化,但与海拔并不相关。在生活型谱中,一年生植物,地下芽植物和大高位芽树木的百分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灌木和中高位芽树木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多年生草本和半灌木与海拔关系不大。箭竹群落可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下,落叶阔叶林下,温性针叶林下,寒温性针叶林与混交林下,纯箭竹林。图4表2参19。  相似文献   

12.
2016年,采用样地法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内共131个物种,分属于58科104属。其中高位芽植物112种,地上芽植物4种,地面芽植物15种,高位芽植物占总物种85.5%,占绝对优势;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68.71%为中型叶,16.79%为大型叶,小型叶及其它叶级只占14.5%。云南肉豆蔻植物群落物种组成非常丰富,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Simpson指数(Ds)分别为0.9591、0.9643、0.8781,Shannon-Wiener指数(H')分别为5.5313、5.2261、4.1060,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8446、2.9512、2.4167。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为粗叶木(Lasianthus hookeri)、染木树(Saprosma ternate)、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和云南肉豆蔻(Myristica yunnanensis)等4个树种。  相似文献   

13.
根据7000 m2的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高黎贡山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生活型谱。结果表明:(1)群落内共出现维管植物315种,隶属于88科164属,樟科、杜鹃花科、百合科、壳斗科为主要组成科,山胡椒属、荚蒾属、蓼属、山矾属为主要组成属;(2)群落分层明显,附生、半附生植物丰富,说明生境潮湿;(3)生活型谱以小、中高位芽植物为主,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叶片以小型叶(49.84%)、单叶(81.27%)、纸质(44.13%)、非全缘叶(55.87%)、渐尖叶(59.68%)为主,且地面芽植物比例较高,1 a生植物和地下芽植物的数量较少,体现了典型的云南亚热带山地森林群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以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占优势的海岸带地带性植物群落进行了样方调查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落为典型的海岸带次生林群落,群落外貌四季常绿,林冠起伏明显而连续,乔木层优势种为红鳞蒲桃、山蒲桃Syzygium levinei和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2)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6科59属67种,种类组成以典型南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3)年龄结构分析显示红鳞蒲桃和山蒲桃种群更新困难,而山油柑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种群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表明群落虽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随着群落的发展,乔木层红鳞蒲桃和山蒲桃将被山油柑和榕树替代;(4)种群频度分析结果与Raunkiaer频度定律相一致;(5)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Simpson多样性指数SP=0.8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W=3.12,Pielou均匀度指数P=0.74,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邻近地区类似植物群落。研究显示淇澳岛红鳞蒲桃群落虽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建群种更新乏力,人类活动对群落造成持续的干扰,导致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建议加强淇澳岛海岸带植被群落的保护工作,措施包括加强监测,人工干预促进群落建群种更新,从而促使群落生物多样性恢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建光泽江南油杉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群落(2 000m2)有维管束植物48科72属92种;江南油杉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据优势(80.44%),生活型谱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特点;群落径阶和树高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体现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特征;群落中江南油杉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但幼苗幼树数量较少,在灌木层受到其他植物(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强烈竞争,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峨眉山水青树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在5个20 m×30 m样地中一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36种,隶属于66科、105属,其中被子植物59科、94属、121种,占总种数的88.97%;(2)群落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4层,乔木层优势种为水青树、稠李、疏花槭、鸡爪槭;灌木层主要由八角枫科、木通科、山茶科、禾本科组成;草本层主要由荨麻科、百合科、鳞毛蕨科组成;层间植物3种;(3)群落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排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Pielou指数排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4)群落中各层植物物种--多度变化趋势不同,其物种种类及其组成情况各异;(5)地理区系成分中,群落物种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56.84%,热带、亚热带分布次之,占总属数的28.43%。  相似文献   

17.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油松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油松林群落包含29科46属53种.它的生活型谱中有高位芽植物16种、地面芽植物22种、地下芽植物15种、没有地上芽植物和1a生草本植物。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其中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锦带花和胡枝子,其次为山楂叶悬钩子;草本层优势种为披针叶苔草和银背风毛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华中神农架海拔1500米至2600米之间11个箭竹样方的研究,阐述了箭竹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物种均匀性,生活型谱及群落类型的海拔变化。从最低样方(1680米)到最高样地(2570米),微管束植物从30种降为7种,服从线性模型:Y=55.99-1.83X(R2=0.84,P<0.001);物种多样性从3.18降为1.78,服从线性模型:Y=4.67-0.10X (R2=0.72,P=0.001;物种均匀度在0.83至0.99之间变化,但与海拔并不相关。在生活型谱中,一年生植物,地下芽植物和大高位芽树木的百分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灌木和中高位芽树木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多年生草本和半灌木与海拔关系不大。箭竹群落可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下,落叶阔叶林下,温性针叶林下,寒温性针叶林与混交林下,纯箭竹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石家庄山区石包垴核桃楸林中调查所涉及到的27种植物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核桃楸、细叶苔草、全叶紫堇等植物的重要值较高,在群落中占据明显优势。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n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i)指标,研究了该区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灌层,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乔灌层(Jsw)>草本层(Jsw)。研究中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为草本层:天然林>人工林,乔灌层:人工林>天然林,总体多样性指数为:天然林>人工林。瑙基耶尔(Raunkiaer,1934)生活型谱分析结果为:地面芽植物为44.44%,占居优势地位,隐芽植物次之,为33.33%,高位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较少,无地上芽植物。  相似文献   

20.
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和掌握植被自然恢复的趋势和规律,于2006年4月和8月2次对淄博市四宝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荒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以灌草丛和草丛为主;灌木种类较为单一,共计4科7属7种,草本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共计25科48属55种;荆条Vitex negundo是灌木层的优势种,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是其伴生种;各立地类型草本群落优势种差异不大;群落生活型谱反映了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总体较低,各立地类型间差别不大;土壤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