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分析海南省土地资源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7~2012年间海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土地生态承载力、土地生产承载力占海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30%~At-,是海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日前,海南省向全国招标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重大开发项目,在由国内八家一流测绘单位参加的竞标中,我校的省GIS(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标。去年下半年,海南省决定统一开发全省范围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该项目分为“系统开发”和“全省土地详查巨型数据库建设”两部分,其中,“系统开发”是整个项目的中枢,承担此任务的单位不仅要进行系统软件开发,而且还将决定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并对各数据库建设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今年3月,海南省国土海洋环境资源厅决定就此项目向全国招标。参加投标的有国内一流大学和GIS应用…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具有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在全面摸清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总量、分布和利用管理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当前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具有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在全面摸清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总量、分布和利用管理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当前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海南省国有划拨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海南有限的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海南省耕地储备资源数据库的建立,能妥善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占用耕地历史的遗留问题.确保海南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推动海南省耕地资源储备与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B/S结构的海南省耕地资源储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该系统以Asp.net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为开发工具,实现了海南省耕地资源储备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分析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海南省儋州市黄泥沟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模式,提出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进行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了解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原因,提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建议,对于挖掘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区,采用物元模型评价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莱州工业园区的土地开发程度、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和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集约度高,而用地结构状况集约度一般,土地利用强度和产出强度集约度低。整体来看,莱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但其集约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立足企业内部潜力挖掘、提高园区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用地投入产出强度、提高用地效益,推进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物元分析方法客观地反映了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较好地用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8.
土地开发强度直接影响到道路及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如何协调土地开发强度与道路容量成了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首先分析道路及交叉口交通容量和土地开发强度的二者关系,在出行量计算时,引入建筑实际入住率这一指标。然后在道路资源条件和道路服务水平规定的条件下,确定土地开发的合理强度值,使其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交通容量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研究及层次分析方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研究对象,从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3个方面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2005-2011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较安全.结合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了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AHP、集约度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洋浦土地利用集约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管理绩效分值为100,说明土地供应已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土地利用监管有力;用地效益分值为90.45,说明工业用地投入产出强度高;土地利用状况分值为69.64,是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所在,其主要通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开发区的用地门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李彬  李刚  高远  罗盛为  李晓烨  林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19-16422
分别对海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旅游用地需求、新型工业用地需求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出与2008年相比,2015年海南省的用地新增量;分区域分析了海南省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方向,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琼海市是海南省东部重要城市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利用的增长需求与限制土地利用有效供给的生态、经济、社会诸要素间矛盾关系日益突出。因此,开展琼海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对琼海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科学用地提供依据,为促进琼海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评价结果表明:琼海市存在村庄土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利用强度偏低、存量建设用地利用率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畜禽粪便资源分布及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海南省畜禽粪污资源总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环保部发布的区域畜禽产排污系数为基础,利用2011年的统计数据,研究海南省的畜禽粪便资源总量、COD区域分布及耕地的氮、磷负荷,并以欧盟的耕地氮施用标准对海南省畜禽养殖的环境容量和污染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海南省畜禽粪便总量达1 741.75万t,海口、文昌、万宁、定安、澄迈、儋州和乐东7市县粪便资源超过1.00万t;全省单位面积耕地氮、磷平均负荷为192.72 kg/hm2和54.80 kg/hm2,除海口、临高、东方、乐东、琼中、白沙和昌江7个市县外,其他县市高于欧盟的限量标准;全省畜禽养殖环境容量为1 925.11万头猪当量(以N为基准),实际养殖总量比畜禽养殖环境容量高13.01%,约有11个市县超过本省环境容量。研究结果为区域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和粪污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橡胶园地分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省白沙县龙江农场的橡胶园地为例,根据耕地分等的方法,针对海南省橡胶树的生长特性,结合GIS技术开展橡胶园地分等评价研究。运用特尔斐和层次分析熵法分别确定研究区域的分等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选取地块法划分分等单元,并通过分等参数的计算,形成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构成的多层次的橡胶园地等别体系。通过对5%的分等单元进行抽样校核,符合率达97%,结果表明采用因素法计算橡胶园地的分等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耕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出发,以甘肃省耕地自然条件和现状数据为依据,从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程度和可持续利用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因素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引起不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因进行探究。揭示了甘肃省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规律和影响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各指标之间以及它们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马益斌  范桑桑  刘强  刘红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95-14299
分析了海南岛1987~2008年间森林资源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有:①除1993~1998年外,其他阶段海南林业用地面积稳步上升,2008年达到208.7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51.98%,无林地面积明显减少。②近20年来海南省森林蓄积除在1987~1993年略有下降外,其后也持续增长。③森林资源质量不断下降,但在2008年后有所改善。④海南岛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到2008年已占总面积的61.35%,人工林优势种主要为橡胶、桉树和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该研究还探讨了海南岛森林资源变化的原因,分析了海南岛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市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主导障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区域经济障碍因子各具特色。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