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桉树木材易变形、开裂,对其加工和利用影响较大。通过采用3种不同的采伐方式,即环割后伐倒造材,伐倒后留冠放置再造材,按传统的采伐方式采伐后直接造材,探讨了采伐方式对速生桉木材变形与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采伐方式中,伐倒留冠处理的开裂及翘曲程度最轻,环割处理的开裂情况最严重。伐倒留冠9 d后造材的裂纹比值比采伐后直接造材的下降了76.48%;伐倒留冠29 d后造材的锯材翘曲度比采伐后直接造材的下降了45.24%。说明伐倒留冠的采伐方式能有效减轻速生桉树木材的开裂和变形。  相似文献   

2.
在采伐、造材、木材加工生产中剩余物(简称三剩)的数量是惊人的,就以我国每年采伐木材5千万立方米进行估算,每年约有采伐、造材剩余物1千多万立方米;若以采伐木材数量的一半进锯加工,则每年加工剩余物约有5百万立方米。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改进采伐、造材、木材加工工艺、设  相似文献   

3.
福建永安市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林木采伐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福建永安市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2003年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林改前后林木采伐总出材量、平均每份采伐证面积、单位面积采伐出材量、出材树种和材种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永安市等南方集体林区林改后林木采伐管理和资源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三亚市为研究区,比较2019年至2021年林木采伐总体、起源结构和林种结构对林木采伐结构进行了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至2021年三亚市林木采伐面积在536.98hm2~631.87hm2之间,采伐蓄积量在21845.92m3~36185.96m3之间,采伐出材量在15879.17m3~26037.58 m3之间。采伐天然林面积、蓄积量和出材量远远低于人工林,以经济林的采伐面积、蓄积量和出材量最高。近三年的林木采伐面积呈下降趋势,蓄积量和出材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建议加强设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林业信息化技术培训和监督管理,以期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控制商品材适度消耗是采伐限额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毗邻县林业经营政策不一,税费不同,造成林区商品材非法外流严重,促使了林区乱砍滥伐。经研究认为:只要在林区进行采伐作业设计,经采伐验收后发给商品材流通票,凭流通票进行收购、加工、经营、运输商品材,利用木材检查站查验木材运输证和流通票,即可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人工纸浆材林采伐年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贵杰 《林业科学》2000,36(1):15-20
为建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预测方程和解决纸浆材林合理采伐年龄问题,用265株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各种规格树干带皮、去皮生物量预测方程,解决了纸浆材林各种规格树干生物量的预测问题;根据立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为每个指数级统计了15种纸浆材林培育模式,并分别求出了它们的数量、工艺、经济成熟龄,以3种成熟龄为基础,分别确定了各指数级最佳采伐年龄,使最佳采伐年龄比目前采伐规程中规定的采伐年龄(31 ̄40a  相似文献   

7.
丹红杨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树不同径级材标准和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为依据,确定丹红杨适宜的初植密度;通过数量成熟与工艺成熟年限分析,确定丹红杨最适采伐年限。结果表明:培育丹红杨大径材,初植密度28~33株/666.7 m~2为宜,9年采伐;中径材初植密度42~56株/666.7 m~2为宜,7年采伐;小径材初植密度≥67株,5~6年采伐。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琪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10,26(3):7-10
通过对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过程中产生的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研究,分析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的产生量,提出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结果表明:改造采伐时产生的大径木、中径木、小径木、短小材和薪材的出材量分别为1.13m^3/hm^2、32.15m^3/hm^2、38.30m^3/hm^2、4.79m^3/hm^2和12.68 m^3/hm^2,中小径木和薪材的出材量较高;改造地每公顷中小径木直接出售可获得6.5万元的收入。采伐剩余物总量为16.92 m^3/hm^2。小径木除了直接销售外,还可加工成拼版材、压缩木、重组木和单板层积材等。采伐剩余物可加工成木片,再根据不同的工艺加工成刨花板、纤维板、木丝板及纸张等用途。中小径木和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可有效利用林区资源,提高林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采伐剩余物,是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增产木材,减少采伐面积,节约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伐剩余物中,占主要地位、可供利用的枝丫材,其产量依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及采伐方式而异。据测定,东北、内蒙林区采伐剩余物约占原木产量的14.4%,该地区每年约有360方立米枝丫可供利用,相当于年产30万立米原木的12个林业局木材产量的总和。但是,由于枝丫材的生产和利用水平十分低下,黑龙江省1984年的枝丫材产量仅占可供利用量的1/4。大部分被遗弃在采  相似文献   

10.
小径材和采伐加工剩余物的利用途径及工艺吴萌(西北林学院)随着木材采伐工业的发展,成过熟林日益减少,小径材生产比例显著增加。人工林的大力发展和次生林的更新改造,也使小径材数量迅速增长。另外据统计,林区采伐剩余物约占采伐量的38%~40%,加工剩余物约占...  相似文献   

11.
孟元庆 《世界林业动态》2007,(10):10-10,F0004
据泛非通讯社网站2007年1月30日消息,津巴布韦林业委员会与阔叶材协会及乡村地方委员会协商后作出一项决定:自2007年2月1日起,将阔叶商品材的林木采伐费提高到36%。该规定适用于所有阔叶商品材的采伐,如柚木、紫檀、花梨木。对阔叶材协会成员征收的林木采伐费将由原来的每立方米5万津元提高到6.8万津元(1美元=2.4049万津元)。  相似文献   

12.
林野厅研制成功小型伐木造材联合机。这种联合机是在轮式拖拉机上安装伐木和造材装置,这样,一台机械即可以完成立木的采伐和造材。联合机采伐最大树木的直径为40厘米,这就解决了用油锯采伐的振动问题,同时,由于伐木装置为液压链锯,所以不存在液压剪伐木的木材劈裂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针对日益增加的对合法采伐可持续林产品的全球性需求,美国阔叶材行业发布了其独立研究评估的调查结果报告,“合法采伐和可持续性的美国阔叶材出口”。  相似文献   

14.
▲白城地区林木采伐管理推出新规定最近,在全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白城地区“八五”期间森林采伐管理若干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限额,在用途上划分商品材、农民自用材、生活烧材、其它用材,在方式上核定主伐、低改、抚育伐、其它采伐,各项指标不准互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干枯法、叶枯法采伐树木,其方法简单实用,适合我国各地采用。干枯材、叶枯材的木质较好,无黑心;伐倒木重量轻,方便集材、运材,可以提高木材的经济价值;销售价格都比普通材高出6~16%。现将这两种采伐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新平县森林资源蓄积量14435000m2,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达70.35%。但还存着低价值消耗过大、本材综合利用率低,可利用资源少等问题。当前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做好以下工作: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制度,制止超限额采伐;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加强资源保护力度;积极退耕还林;加强烧材管理,压缩农村生活烧材数量;严格控制烤烟烧材消耗;积极营造薪炭林。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预下达全国2006年木材生产计划的通知》精神,我省在安宁、双柏等51个县市和局、场开展了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工作。2006年,全省共下达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量56.256万立方米,出材量43.095万立方米。为搞好这一试点,省林业厅制定了《云南省天保工程区2006年度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方案》。现将此方案的工作要点摘登于下。一、制定分解下达木材生产计划(一)试点县市、局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人工商品林资源状况,制定人工商品林采伐分解计划(包括采伐地点、采伐对象、采伐类型、采伐方式、采伐量、出材量等),报县市局领导小组同…  相似文献   

18.
在幼中龄林抚育采伐作业质量检查验收中 ,调查采伐木胸径 ,以评定采伐蓄积、采伐强度、出材量、树种组成、1.3m胸径等质量指标 ,是抚育采伐作业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项目。为了迅速而准确地将采伐木的根径推算为胸径 ,我们研究了幼中龄林木根、胸径换算表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森林采伐过程中设计出材量与实际出材量客观存在的误差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对加强林木采伐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保工程人工林商品材采伐试点2005年~2006年在贵州省雷山县开展,本文以2006年采伐商品材为例,着重分析其经济效益,希望对提高林区林农生活水平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