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20份中国南瓜种的不同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 小,明确各性状对南瓜育种目标性状影响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总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 产量、单瓜质量、瓜外横径、侧壁肉厚、第1雌花节位、瓜内腔横径、瓜外纵径、瓜纵径下果肉厚、瓜内腔纵径、 种子千粒质量、瓜柄长、瓜柄直径、瓜形指数、瓜纵径上果肉厚。结果表明,以产量作为育种目标应着重从单株 产量和单瓜质量,其次从瓜外横径、侧壁肉厚、第1雌花节位等农艺性状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2.
以24个南瓜自交系为材料,综合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年份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南瓜选育新品种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表明:3年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52%之间,果形指数(52%)、单瓜质量(41%)、第1雄花节位(38%)的变异系数较大,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30%。第1雌花节位、第1雄花节位、主蔓长度、主蔓粗度、节数、叶面积、果形指数和果肉厚度等性状年际间变异系数极差均小于10%,较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瓜质量、节间长度年际间变异较大。年际间除叶面积和果形指数外,各性状差异均显著;自交系间除蔓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节间长度外,各性状差异均显著。各年际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78.6%、76.7%、81.1%。聚类分析将24个自交系分为4类,并分析了各类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腐熟基质栽培厚皮甜瓜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不同腐熟程度的基质对厚皮甜瓜的茎蔓生长、叶面积、开花时期、坐瓜节位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6个高代迷你黄瓜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的第2套方案配置15个杂交组合,对其2个品质性状和10个农艺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遗传参数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株高、茎粗、第15节位叶面积、单株雌花数、瓜长、瓜形指数、单株瓜数、单株产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正向杂种优势,第1雌花节位、瓜把长表现负向杂种优势;亲本0811、0815是较理想的父本,亲本0801是较好的母本,0801×0811、0801×0815组合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5,(5):17-20
以荷兰型短黄瓜为试材,在现代化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果实负载对黄瓜植株生长、产量以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和每5节留3个瓜的处理的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根、茎、叶干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每节留1个瓜的处理),但果实干质量小于对照。每5节留3个瓜处理的根、茎、叶干质量大于每3节留2个瓜的处理。从干物质分配率来看,对照的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多,为54.26%,每5节留3个瓜处理中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低,为42.95%。随着果实去除数量的增加,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也随之加大。果实的去除直接造成单株产量和单株结瓜数量下降,同时,畸形瓜比例也明显下降。因此,适当的去除果实可以增加植株的长势,虽然单株产量有所降低,但提高了商品瓜率。  相似文献   

6.
有良好的授粉媒介。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高低,主要由单瓜种粒数决定,而单瓜种子粒数的多少又主要受授粉条件的影响。黄瓜单株坐果能力有限,每株仅留2~4条种瓜,低节位坐种瓜后,较高节位很难坐瓜,且黄瓜又具有单性结实特征,这种特征对生产商品瓜尤其是保护地黄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种子生产来说是一缺点,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结果表明,单瓜籽粒数和留种瓜数目是影响唐山秋黄瓜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留瓜节位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唐山地区秋瓜利用雌株系繁育杂交种,在中节位(10~15节)留2个种瓜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打瓜为试材,研究播种密度对打瓜产量和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产量、干物质积累、主要经济性状、叶面积指数、光合势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58 140株/hm2处理产量和干物质最高,单瓜经济性状没有达到最佳值,仍具有增产潜力。以46 515株/hm2产量居中,单瓜经济性状量高,但增产空间较小。  相似文献   

9.
西瓜授粉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是虫媒花作物,主要靠蜜蜂等昆虫传粉。昆虫的活动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早春季节遇低温阴雨天气时,昆虫活动较少,容易导致授粉不良;夏季西瓜由于花期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坐瓜困难,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确保坐瓜。授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坐瓜节位的选择 正确选择坐瓜节位,对于提高西瓜的品质和产量都有重要意义。选择坐瓜节位的一般原则是保护地栽培的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春季露地栽培的,坐瓜节位高些;夏季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早熟品种坐瓜节位低,晚熟品种坐瓜节位应高些。 适宜的留瓜节位,因品种和气候条…  相似文献   

10.
李媛媛 《长江蔬菜》2009,(18):29-31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伊丽莎白厚皮甜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节位坐瓜对其各叶位叶片衰老及单果质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厚皮甜瓜膨瓜结束期,第8节坐瓜植株各叶片(特别是坐瓜节位以下叶片)可溶性蛋白质(Pr)、叶绿素(Ch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第12,16节坐瓜,而植株中上部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则明显高于高节位坐瓜,可见低节位坐瓜可导致植株早衰,并引起单果质量、含糖量显著降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显示,较高节位(如第12~16节)坐瓜能够有效延缓厚皮甜瓜植株地上部整体衰老,有利于高产优质栽培,第12~16节为日光温室厚皮甜瓜较合适的坐瓜节位。  相似文献   

11.
<正> 西瓜营养生长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认识和运用这种关系对西瓜生长规律的研究和西瓜生产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试验表明,在南方多雨条件下座瓜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产量,而座瓜节位对果形的大小起重要作用。不同品种和生长势主蔓座果能力与座果节位差别很大:早熟品种主蔓座果率是50%~60%,理想座果节位为12~15  相似文献   

12.
以塑料大棚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翠雪5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留瓜节位对不同节位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单果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翠雪5号’在第16节位留瓜时,可溶性蛋白(Pr)含量和叶绿素(Chl)高于第13节位留瓜,丙二醛含量(MDA)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第13节位留瓜。然而,不同留瓜节位还会影响甜瓜植株衰老进程,对果实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个品种春季栽培比秋季栽培的坐瓜节位要高2个节位左右,这样结出的瓜不仅果形好且大、产量高,糖度也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LED光源,研究了黄瓜白光(对照)、红光、蓝光和红蓝光组合照射育苗对其定植后营养生长、光合特性、雌花数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处理相比,红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定植后生长缓慢,光合效率降低,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Φ_Ⅱ)显著降低,而PSⅡ处调节性(Φ_(NPQ))和非调节性(Φ_(NO))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同时,红光育苗延迟定植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降低结果初期总瓜数和总产量;红蓝光组合处理的根冠比显著降低,而总叶面积、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的总产量均显著增加;蓝光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均显著降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提前。综上所述,红蓝光组合育苗显著提升黄瓜总叶面积,增加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产量。  相似文献   

14.
西瓜是虫媒花作物,花期主要靠蜜蜂或昆虫传粉。由于昆虫的活动受天气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早春季节,低温阴雨天时,昆虫活动少,容易导致授粉不良;夏天由于花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坐瓜困难,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保证或提高坐瓜率。为提高人工授粉的效果,在授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坐瓜节位的选择选择坐瓜节位的一般原则是:保护地栽培的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春季露地栽培的,坐瓜节位应高些;夏季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早熟品种坐瓜节位低,晚熟品种坐瓜节位应高些。一般早熟品种在主蔓第12~15节留瓜为好,也就是第2雌花…  相似文献   

15.
正确选择坐瓜节位,对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西瓜留瓜节位过低,由于早春气温偏低,往往瓜小,皮厚,纤维多,易畸形,商品性差,特别是无籽西瓜,除上述不良症状外,还会出现空心、硬块及着色秕籽等。而坐瓜节位过高,容易引起植株徒长,难坐瓜。同时,后期高温来临,西瓜的生长势大为减弱,也会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西瓜理想的坐果节位,应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方式、栽培季节等综合考虑。一般原则是保护地栽培的西瓜,坐瓜节位可低些;春季露地栽培的,坐瓜节位高些;夏季西瓜,坐瓜节位可低;早熟品种坐瓜节位低,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黄瓜4个亲本配制6个杂交组合,对黄瓜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单瓜质量、坐果率和叶面积与产量呈正相关,开花期、节间长与产量呈负相关,其中结果数与产量达极显著相关,坐果率与产量达显著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结果教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坐果率、叶面积通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上海宝山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从1986年起通过体细胞杂交手段进行系统选育,培育出适合春季早熟栽培的宝杨1,2,3,5号系列黄瓜杂交一代。该系列组合具有耐低温、耐阴雨、抗病,雌花出现早且多,节位低,瓜条生长快,瓜结成率高,早期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一般667mz产量4qUkg,高产田5opkg以上,产值达8op-10dX)元。适宜12月中旬一翌年2月上旬大棚或露地小环棚栽培。现分别介绍如下。宝杨1号生长势强,较抗霜霉病、枯萎病、病毒病。不易早衰。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节位2.3节。瓜码密,雌花间隔1卫2节。座瓜率高,平均20节内结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果菜类蔬菜作物(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甜瓜)不同节位叶面积进行研究,应用麦夸特法(Levenberg-Marquardt)对其节位与叶面积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果菜类蔬菜作物不同节位叶面积增长趋势呈正态分布,节位由下至上叶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果菜类蔬菜作物节位与叶面积间存在共同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黄瓜早、中和中晚熟品种经乙烯利处理后所表现的效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乙烯利有促进主蔓生长和节间增粗的作用,并能增加叶片数和叶面积;对各品种前期产量增加的效应显著;对总产量的影响则依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其增加产量的原因与第一雌花着生节位降低、数目加多,雄花数减少,叶片和叶面积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不同腐熟程度的基质对厚皮甜瓜的茎蔓生长、叶面积、开花时期、坐瓜节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在腐熟基质的厚度甜瓜每666.7m2的产量比生长在半腐熟基质、未腐熟基质的厚皮甜瓜分别高12.2%和3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