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在果蔗生长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不同的取样时期和植株不同器官,对8个果蔗品种利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电泳得出的叶片、根组织不同生育时期POD、EST同工酶酶谱进行聚类分析,并检测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同工酶谱的遗传相似系数存在差异,特别是外引黑皮果蔗(Badila)与中国地方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2)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或根部的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图都存在着差异;(3)叶片中的POD、EST酶谱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叶片是这两种酶基因表达的最重要活性部位,因此叶片可以作为同工酶分析较为稳定和适宜的采样部位。  相似文献   

2.
平榛、欧榛及种间杂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阐明过氧化物(POD)同工酶在榛品种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平榛、欧榛及其杂种榛之间的亲缘关系,选育优势杂交亲本,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研究了34个榛品种(系)成熟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平榛、欧榛及其平欧杂种榛品种间酶谱具有较大差异;有的杂种品种遗失了父母本共有谱带P10;32个平欧杂种榛品种出现了双亲所不具有的新酶带,可作为鉴别杂种的一条途径。运用SAS软件的系统聚类类平均法,对34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谱系图可知,大多数杂种榛与欧榛亲缘关系近而与平榛亲缘关系远,其中83-63、84-72和父本欧榛的亲缘关系最近,为优势回交亲本组合。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水稻品种彭县三粒寸和阆中大谷子的鉴别为例,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其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并用扫描仪测定各酶带的相对活性。结果表明,相同遗传基础的品种酶谱类型及活性稳定一致,可以作为品种同种异名现象的鉴别手段之一。试验中还以若干遗传基础不同的品种为对照,通过同工酶谱及其它植物学和农艺学性状之异同证明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分韭、山韭和韭的两个栽培品种的叶片和根尖酯酶同工酯酶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叶片酯酶同工酶分离出14条酶带;根尖酯酶同工酶分离出20条酶带。几种韭间酶谱类型差异显著,而品种间酶谱类型差异较小。同时,对分韭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不同玉米品种间酯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通过品种间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性比较,对10个玉米品种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它们的遗传相似程度,为玉米栽培育种和种子纯度鉴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酯酶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酶带数、酶带迁移率和酶带的活性上;在亲缘关系方面,沈137与051176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05AY2与05AY1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紫丁糯4号、皖糯1号与天4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
利用簿层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贵州南部山区13个向日葵品种中的30个类型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这一地区的向日葵品种的酯酶同工酶谱带众多(50条),品种间的酶谱变异丰富(1-13条),大多有一条共同的谱带(2A)。向日葵品种内的类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带,但其酶说相似度指数较小,且变异较大,有的甚至大于品种间的指数,说明了品种内的遗传基础较复杂。在进行地方品种整理时,可把酯酶同工酶谱带作为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准确鉴定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马铃薯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并以酶带图谱作为鉴定依据,从而实现对马铃薯品种的鉴定。本文以14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的芽部、茎部、叶片为实验材料,分别提取其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比对同工酶的酶谱差异,进而确定不同品种的差异及其亲缘关系的远近。结果表明,马铃薯芽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可以作为区分马铃薯品种的一个重要指标,14个品种中4、7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晋薯11号和晋薯14号;6、9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晋薯21号和晋薯18号;5、12号品种酶带相似,分别为同薯22号和同薯20号;13、14号品种酶带相似,品种分别为05-32-7和同薯23号;表明这些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
对采集自青藏高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玉树鹅观草(Roegneria yushuensis)、短柄鹅观草(Roegneria brevipes Keng)、曲芒异芒草(Roegneria abolinii var.divaricans Nevski)、紫穂鹅观草(Roegneria purpurascens Keng)、毛穂鹅观草(Roegneria trichospicula)、肃草(Roegneria stricta Keng)等鹅观草属6个野生种10个居群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谱带特征分析,并以欧氏距离为遗传参数进行聚类分析,以揭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鹅观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为鹅观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鹅观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种间POD同工酶酶谱特征及相似程度上均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酶带迁移率和酶带的活性上,据此可以区分不同种质的差异。同一物种的不同居群间酶谱既具有较稳定的相似性,有的具有细微差异。10份鹅观草属种质资源在相似系数为0.48的水平上可以聚为三类,大部分地理区域临近的种质材料可以聚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谷子品种资源及其近缘种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国内不同地区的谷子品种120个,以及狗尾草、谷莠子和御谷等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谷子芽期的酯酶同工酶酶带共出现19条,所得酶谱分成31个类型.从地理分布来分析,黄土高原区和内蒙古高原区品种酯酶同工酶类型丰富.从谷子品种的起源和演变来分析,谷子和普通狗尾草的酶谱大致相同.研究表明,酯酶同工酶重复性好,比较稳定,可以做为谷子分类学和研究谷子进化关系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 18个冬小麦品种 4个发育期的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根和叶POD同工酶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返青期根POD同工酶谱变化较明显 ,在A区增加 1条RA1酶带 ,在C区增加 1条RC1酶带 ,而其他发育期无这 2条酶带或只有痕迹带 ;拔节期叶POD同工酶谱C区酶带比其他发育期多 1条LC1酶带 ;同时发现根RC4 酶带、叶LC5酶带在 4个发育期均较为稳定 ,表现为一级带 ;A区的RA2 酶带也较为稳定 ,在不同发育期均表现为二级带 ;冬小麦 18个品种间POD同工酶谱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银鹊树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伟  刘姝  陈发菊  熊丹 《种子》2006,25(5):38-4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珍稀濒危植物银鹊树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POD同工酶在萌发初期出现新酶谱带,随着萌发的推进,一些原有的谱带加深;EST同工酶在萌发过程中没有新的谱带出现,但原有谱带颜色不断加深,表明酯酶代谢合成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匍匐翦股颖新品系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了匍匐翦股颖(粤选1号、新品系2号、3号、4号)和原品种匍匐翦股颖Penncross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新品系的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具有原品种Penncross全部或大多数酶带,出现数量不等的Penncross所没有的新酶带,也出现酶带的减少,另外,新品系的POD同工酶活性明显比Penncross强。  相似文献   

13.
棉花晋A及其保持系酯酶过氧化物酶PAGE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晋A棉花质核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作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晋A及其保持系两种同工酶在所有器官上均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酶带,在营养器官上无较大差别,说明它们具有基本一致的遗传背景。受育性基因的影响,进入生殖阶段,在造孢细胞增殖时期的花蕾上,晋A较其保持系明显缺少特征谱带,表明在此阶段雄性不育基因调控了同工酶的合成,导致花粉粒发生败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粱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84年间进行了以中国高粱为主的幼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供试材料包括中国高粱品种928份,另有一些国外和野生高粱材料,共计949份样品。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高粱幼芽期酯酶同工酶是遗传稳定的特性。中国高粱的酶谱带一般为9-14条,最多19条,最少4条。可划为 E_1至 E_9九个谱带区,其中 E_4是主酶带区,E_6、E_7是次主酶带区。这些酶谱带可分为七大类、17个类型,其中以Ⅱ-2、Ⅱ-3、Ⅱ-4三个类型最为普遍,占928份中的81.9%,是中国高粱的主体类型。但品种间的谱带变异也很丰富,非洲、印度高粱所表现的谱带类型,中国高粱基本上都有。与供试的野生高粱相比,二者之间相似处多于不同处,特别是与帚枝高粱更为接近。看来 E_4区是蜀黍属共同的主酶带区。至于中国高粱与外国高粱以及野生高粱的亲缘关系,尚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浙春3号和浙春2号大豆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春3号和浙春2号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两品种间POD同工酶谱带的差异逐渐增大,在萌发14d后2个品种间子叶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较为显著。2个品种的子叶,根,茎,叶POD同工酶酶谱之间也都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栽培粟起源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明君  陈家驹 《作物学报》1988,14(2):131-13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国内外不同地区来源的831个栽培粟地方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所得酶谱可划分为13个表型。由品种来源地区和地区内各种表型的频率分布来研究各酶谱表型的地理分布。通过酯酶同工酶酶谱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各地区品种的亲缘远近,比较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青狗尾草的酶谱表型来论证栽培粟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对152份栽培大豆、12份野生大豆、12份半野生大豆进行了胚芽期酯酶同工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大豆酶谱类型丰富,176份品种表现为17个类型。按其迁移率可分为E1-E88个大区。E4、E6和E7区酶带条数稳定,酶带着色深,构成了大豆胚芽期酯酶同工酶的特片性酶带。按照地理分布,黄河流域的大豆类型酶谱最为丰富,共15种类型,其中山西、河南大豆表现较特殊类型。东北三省的酶谱类型们居第二,为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831个国内外粟品种的酯酶同工酶,表明同工酶分析可以为粟的分类提供生化指标。同一类型内品种的酯酶同工酶表型非常一致;同一类型在不同生态区内可能具有不同的同工酶表型。分析22个不同抗病性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部分酶带的有无或活性高低与粟抗病性有密切关系。原产我国与印度等地的品种在酯酶同工酶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109对SSR特异引物对89份辣椒材料进行分析,其中87对引物扩增出条带,52对引物具有多样性,扩增带分子量在150~2 000 bp之间,231条谱带中175条谱带具有多态性,多态率占75.76%,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66条带,说明辣椒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小.89份材料经过NTSYS2.1.0软件分析后,计算出材料间遗传距离,并做出SSR分子标记聚类图.结果显示,89份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0处分为两类,可以将栽培种和野生种区分开来,在遗传相似系数0.80处可以分为四类,总体上看,将果实类型相似的种质基本都聚在一起,说明用SSR标记进行辣椒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3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的POD同工酶分离出3条酶带,其中p3为8份种质所共有酶带,p2为2份芥菜种质特有酶带;SOD同工酶共分离出4条酶带,其中s1、s2和s3为共有酶带,s4为2份芥菜种质特有酶带;EST同工酶共分离出5条酶带,其中e1、e2、e4和e5为共有酶带,2份芥菜种质缺失e3酶带.在遗传距离0.66处可将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分为芸薹种蔬菜和芥菜种蔬菜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