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金融创新促进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金融创新促进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构想,并就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述评;接着就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观点、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进行概述;最后就研究的预期指标及社会经济效益、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又名石龟、水龟、黄板龟等,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华南、海南及越南等地。为了加快黄喉拟水龟的繁养速度,满足市场需求,本研究采用工厂化控温养殖试验,为今后快速繁养黄喉拟水龟提供技术依据与养殖规范。一、试验条件1.试验温室为人工建造的封闭性控温温室,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9月30日,浙江宁波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等单位承担的"拟穴青蟹选育与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目前,拟穴青蟹苗种仅浙江省的年需求量就达约5亿只,而人工苗种在养殖苗种中所占的比例不足5%,且青蟹养殖生产上对早苗(4月底~5月)和秋苗(8月底~9月初)的需求量较高,为此,以金中文研究员为  相似文献   

4.
<正>乌苏里拟鲿隶属于鲿科,拟鲿属,别名乌苏里、黄昂子、牛尾巴。在对山西南部沁河流域内采集到的类似乌苏里拟鲿的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后,发现样本就是乌苏里拟鲿,其为山西省沁河流域段内的土著鱼类之一。目前,该鱼已被山西省列为重点保护、开发、增养殖与推广研究的土著名特优品种之一。随着自然环境遭到不断的破坏,在沁河流域段内野生乌苏里拟鲿  相似文献   

5.
赤腐病(red rot disease)和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yropia)的主要病害,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2019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某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海区有134 hm2发生了紫菜病烂,本研究对该起病烂进行了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显示,患病紫菜的病症与拟油壶菌病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基部和中部出现粉红色的病斑,随着病程发展,病斑逐渐褪色并扩大;发病后期,整个叶片颜色变浅,叶片组织溃烂脱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紫菜细胞内寄生1~4个圆球状菌体,菌体内有多个油滴状物质。以病烂紫菜叶片或其匀浆液为感染源,分别在10℃和20℃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实验,二者均能使正常紫菜出现拟油壶菌病的病症。对现场采集及人工侵染后的病烂紫菜疑似病原进行cox1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研究表明,所测cox1基因均与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porphyrae、O. pyropiae、O. porphyrae var. koreana)聚为一支,相似度为100%。综上所述,该起条斑紫菜的病烂由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sp.)引起。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vistulae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运用优势度和聚集强度测度对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中小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季出现的主要优势种是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和尖额保猛水蚤(Aegisthus mucronatus)等.各优势种的优势度与平均丰度相关关系均大于0.90,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主要优势种的丛生指标从冬季,春季到夏季逐季上升.拟长腹剑水蚤聚块性指标和扩散指标冬春季相差不大,但夏季明显升高.小拟哲水蚤聚块性指标和扩散指标冬春夏3季相差不大,夏季高丰度区分布范围扩大,春夏季拟长腹剑水蚤高丰度分布区偏北,位于混合水偏黄海冷水一侧.近缘大眼剑水蚤高丰度区靠长江口近岸,位于混合水偏沿岸水一侧.小拟哲水蚤适应范围最广.  相似文献   

8.
黄喉拟水龟_三线闭壳龟_鳄龟的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朱新平 《水产学报》2001,25(6):507-511
本文对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鳄龟周年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广州自然温度下,人工饲养黄喉拟水龟343d,平均体重由10.3g增到71.9g,生长率为4.37mg·g-·d-;三线闭壳龟343d,由15.6g增到68.2g,生长率为3.68mg·g-·d-;鳄龟363d,由m.8g增到263.1g,生长率为5.08mg·g-·d-1.即在生长速度上,鳄龟>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在周年生长中,三种龟体重、背甲长、背甲宽与日龄;背甲长与宽;背甲长、宽与体重;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与龟的生长有密切关系,低温抑制龟的生长,其影响程度依次为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鳄龟.同等条件下,三种龟个体间生长有差异,差异大小为鳄龟>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饵料转化效果,鳄龟>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日粮需求,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鳄龟.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拟水龟又称石金钱龟、南种石龟,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近年来广西庭院养殖广西拟水龟势头猛,对种苗需求量大,许多养殖户开展人工繁殖,但产量低,常见的年均产苗只有5只~6只。笔者从2008年开始就开展广西拟水龟人工繁殖高产技术研究,现将经验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一、繁殖方法1.材料(1)亲龟。试验亲龟从本地在室内水泥池养殖的4冬龄成龟选购。亲龟雌雄鉴别:雌龟个体较小,躯干较短厚,腹甲中央平坦,泄殖腔距  相似文献   

10.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拟穴青蟹体内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因肉质鲜美、生长快速而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越发严重。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定量PCR跟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拟穴青蟹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易感性和WSSV在拟穴青蟹体内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拟穴青蟹是WSSV的自然宿主,自然携带率为8.47%。WSSV可通过口服途径感染拟穴青蟹,并在拟穴青蟹体内快速增殖,注射感染5 d后,病毒量达到感染1d时的1.1×109倍,当病毒累积到一定量后即可致死拟穴青蟹。研究表明,拟穴青蟹是WSSV的天然宿主,在虾蟹混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摄食WSSV感染虾而带毒或发病,并因此成为WSSV传播媒介,从而对虾蟹混养条件下WSSV的防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洋渔船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我国渔船发展的现状:捕捞渔船数量多、规模大、能耗高,木质渔船仍是捕捞渔船的主体;渔船玻璃钢化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但发展滞缓;远洋渔船建造技术基础初步形成;船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成效。指出了我国渔船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渔船装备老化现象严重;船型杂乱;主机配置及船机桨匹配差异大;玻璃钢渔船推广应用难度较大;过洋性作业渔船装备面临升级换代;大洋性作业渔船整体性能落后。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推进近海渔船"以小置大、以钢代木"工程,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实施远洋渔船装备国产化进程;发展现代化科学考察船和渔政管理船;鼓励发展海上养殖渔船与休闲垂钓渔船。  相似文献   

12.
北太平洋秋刀鱼生活史和资源渔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中国重要的远洋渔业鱼种,被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列为优先管理的种类之一。本文回顾和概述了秋刀鱼生活史、种群动力、资源渔场和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展望了秋刀鱼生长生物学、繁殖生物学、洄游、资源波动和栖息地适宜性等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建议包括:基于耳石微化学信息和最适环境参数的时空分布变动,探索秋刀鱼潜在的洄游路径和模式;建立繁殖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分析海洋气候对秋刀鱼补充群体潜在栖息地的影响;建立秋刀鱼集群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开发秋刀鱼渔场渔情速报系统。本文的概述和分析旨在为秋刀鱼渔业资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全面梳理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研究热点和演化路径,以期为溪流生态系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9-2018年的2416篇文献为原始数据,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探索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研究热点,归纳研究主题。研究发现:(1)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研究力量来自美国;(2)土地利用、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等为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主要研究热点;(3)近10年来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研究主题为以下6大类:以水质为代表的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关系研究、以比较分析为手段的β生物多样性研究、多重环境压力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长期响应研究、季节性河流研究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生物特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黄鱼的主要病害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渔业机械专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定量分析了包括捕捞机械、养殖机械、水产品加工机械和绳网机械在内的我国渔业机械领域专利技术的基本状况与发展态势,以及专利分布、主要机构和核心人物、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并归纳出我国渔业机械专利发展状况的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鱼类生态形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形态学(ecological morphology or ecomorphology)是一门比较的学科,是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交叉领域.自从Karr和James[1]介绍"生态形态学"一词以来,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兴趣稳步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强调研究大量生态和形态变量之间的广泛联系,或者研究与Hutchinson生态位理论相一致的形态和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17.
18.
论述了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的理论基础,我国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的历史和现状,并分析了长江流域鱼类洄游通道阻隔现状及其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流域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的对策:制定鱼类洄游通道恢复规划;建立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的相关法律体系和协调机制;开展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鱼类洄游通道恢复研究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合理选择增殖放流种类是实施增殖放流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增殖放流效果的前提条件。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增殖放流种类甄选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采用数量与生物量累积曲线法(ABC曲线),通过分析2013—2015年春季和夏季崂山湾鱼类与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探讨增殖放流品种的甄选,研究发现:(1)2013—2015年春季和夏季崂山湾鱼类群落结构都相对简单,稳定性差,基本处于扰动状态;(2)2013—2015年春季和夏季崂山湾游泳生物群落结构较鱼类群落结构相对复杂,稳定性较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3)崂山湾鱼类与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年度与季度对比发现,双斑蟳(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在春季和夏季崂山湾游泳生物群落结构中起着重要的维稳作用。总体而言,崂山湾鱼类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大,相对简单,虾蟹类丰富了该水域的渔业资源,使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相对更合理,甄选该海域增殖放流品种时应重点考虑。实践证明青岛市每年春季在崂山湾放流的三疣梭子蟹,增强了该海域夏季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旨在为水产生物增殖放流种类的甄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