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浅谈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造林种草中存在的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率低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实现黄土高原的植被重建 ,应坚持“适地适树适法”原则 ,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布局 ,加大“经济型”树种营造的比重 ,大力采用保水集水、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 ,加强造林后的管理。建议加大对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气候干燥,造林成活及林木生长受到严重制约。在晋陕黄土高原区,干旱成为影响约枣建园的关键因素。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适地适树是提高枣树成活率的重要欺压 时晚栽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抗旱技术是红枣栽植成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油松集水造林集蓄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坡地油松集水造林的年耗水量、土壤水分盈亏、土壤含水率、苗木成活率、苗木生长量、整地费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汛前是一年中土壤水分亏缺最多的时段,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段;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山地油松集水造林适宜的集蓄比为3∶1~4∶1,适宜的造林密度为1000~1250株/hm2。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造林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不合理利用土地 ,大肆毁林毁草开荒 ,广种薄收 ,致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是林草植被要上去。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气候干旱 ,关键是造林质量不高。因此 ,黄土高原造林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壤水分 ,加大灌木树种比重 ,重视推广柠条植苗造林 ,提倡乔灌带状混交 ,增强造林防护功能 ,大力推广聚流造林技术 ,经济林建设要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晓梅  严昌荣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243-245,249
土壤水分是土地评价及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基础,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已经成为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论文以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个国家级农气站点资料为数据基础,以Sufer7.0为技术手段,分析了各站点多年平均和代表站点不同降水年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区域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油松在黄土高原干旱及半干旱区造林现状的广泛调查 ,分析了以前油松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 ,确定了“造林所用苗木年龄、苗木离土时间、穴植株数及造林地坡向”是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 4个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 4因素 3水平的造林正交试验。通过试验 ,找出了在黄土高原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主导因子及主要因素 ;总结出了“组织造林专业队 ,保证苗木离土在 48h以内进行栽植、用 3年生裸根打浆苗、选择阴坡及半阴坡地类、每穴栽植 3株”的油松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鉴于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根据黄土高原丘陵区的自然立地条件,采用了多种水土保持林林种。数十年的经验表明:适地种树,恢复植被等造林技术及方法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大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石灰岩地区森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灰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其特殊的生态特征,促进了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朝着特有化发展。在总结我国石灰岩地区造林立地分类、适生树种、植苗造林技术和区域营造林综合开发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应着重加强石灰岩地区先锋造林树种的品种选育、工程造林技术最优化和标准化、区域综合开发营造林模式研究,为加快推进石灰岩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进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环境容量下侧柏合理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永涛  杨吉华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156-158,162
利用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理论和水量平衡理论对黄土高原10年生侧柏的水量平衡和合理造林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土高原10年生侧柏的造林密度不合理,大多存在着水分盈余或水分亏缺,应进行适当调整。在该地区降水资源环境容量条件下,10年生侧柏的最大造林密度为2004株/hm2,最合理的密度应为1856株/hm2,相应集水面积为3.89m2。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评价了使用秸秆及地膜覆盖,提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成活率、赵冬率及土壤养分与树木生长的试验研究。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直苗造林成活率提高,柠条提高15.7%-21.7%,山提高 11.8%-26.3%,沙棘提高11.4%-21.0%;地膜覆盖柠条造林成活率提高17.5%-23.4%,山桃提高16.8%-27.0%,沙棘提高12.4%-22.6%。秸秆覆盖柠条土壤含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论水土、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论述水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生态的概念,认为植被与水土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是水土生态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水土生态保持的含义作了新的定义,并将水土生态保持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生态型、自然型、生产型、建设型。从水土生态的高度,从源头上、要素的联系中去认识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一种主动的、有机的、整体的水土保持观念,是水土保持认识观的深化和发展,将使水土生态保持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准确掌握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与基础性工作。在深刻认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监测实践经验,采用层次结构分析模型法构建了一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并对主要指标的监测方法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科学、有序地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该文论述了规划设计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性。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规划工作:1.搞好区域规划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2.搞好监督规划;3.搞好城市水土保持规划;4.搞好水土保持产业和行业脱贫致富规划。同时,笔者还对建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体系,搞好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谈了具体意见,并指出: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188万km2,急待治理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2万km2,分布在东起西辽河沙地,西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大地域。进入80年代,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2100km2,目前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创造和总结了许多先进和适用的治沙技术。结合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就可以逐渐把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改造成农林牧副加工各业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但有不少的编制者在编制建设类和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时往往出现失误.建设类和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根据多年编制两类水土保持方案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这两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在水土保持要求、服务年限、预测时段划分、防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以防止在编报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乐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特别是浅山地区,由严重的水土流失引起的水旱灾害,直接危害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修梯田、造林种草、封育林草、兴建沟整工程。是山区抗旱削洪、蓄水保墒增产的有效措施。水土保持乃是防治山区水土流失,提高抗灾能力,治穷致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风沙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简析及效益评价贾泽祥;徐庭灿(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沙漠化严重威胁言人类生存、是一大环境灾害。风沙K的治理,历来是国土整治和水上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黄河流域有沙漠、沙地7.89万km2,占流域总面积(包括闭流区...  相似文献   

18.
论资源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统领发展的指导思想。国家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应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和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应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从注重单个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战术层面向注重流域或区域的资源环境保护的战略层面转变,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审批、暂缓审批或不予审批,发挥水土保持调节经济发展的作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的技术评估机构建设,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国家掌握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调整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们对于平原风沙区的水土流失不如对山丘区的水土流失认识深刻,为了纠正这种偏见,本文以黄泛平原风沙区为例,从侵蚀方式、侵蚀程度及危害的严重性加以分析,以证明鲁西北黄泛平原已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列为高度荒漠化危险区.同时对平原风沙区提出了治理开发对策以及选定的开发试区实施了多种治理措施,效益明显,使试区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已成为黄泛平原沙区治理开发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在方案编制、审查、批复环节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体系,但在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却存在着与前期完善的编制、审查、批复体系不相适应的现象.结合近年来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及验收工作的实践,通过分析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的衔接保障、水土保持方案落实的机制保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的奖罚机制,对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