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绒螯蟹 (Eriocherisinensis) (俗称河蟹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甲壳动物 ,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和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 ,也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的重要对象。 2 0世纪 80年代初随着天然海水、人工配制半咸水育苗技术的突破 ,蟹苗从湖泊放流到中小型湖泊养殖、围拦养殖以及水库、池塘和稻田等多种形式 ,养殖技术的开发、推广等科技进展 ,把我国的养蟹业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蟹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养殖产量逐年上升 ,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效益。1 生物学特征河蟹常穴居于水质清澈、水草丰盛、螺蚌…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螫蟹营养需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驰名中外。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天然海水、人工配制半咸水河蟹育苗技术的突破,蟹苗从湖泊放流到中小湖泊养殖、围栏养殖以及水库、池塘和稻田等多种形式养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使我国河蟹养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营养需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驰名中外。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天然海水、人工配制半咸水河蟹育苗技术的突破,蟹苗从湖泊放流到中小湖泊养殖、围栏养殖以及水库、  相似文献   

4.
张云庆 《饲料工业》2003,24(3):48-50
黄河口毛蟹是淡水渔业中的珍品,已被列入山东省发展高效渔业的名优品种。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大部分土地无法种植;其次,由于水资源相对充足,土地和淡水呈弱碱性,适合毛蟹生长,因此发展毛蟹养殖必将给黄河三角洲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毛蟹的生态习性1.1毛蟹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它的一生依次经历蚤状幼体、大眼幼体(蟹苗)、仔蟹(豆蟹)、幼蟹(稚蟹)、蟹种(扣蟹)、黄蟹,绿蟹、抱卵蟹及软壳蟹等阶段、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形成了毛蟹适应自然环境的多种生态习性,为毛蟹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毛蟹…  相似文献   

5.
大水面放流养殖河蟹是指将人工繁育的或天然捕捞的蟹苗(大眼幼体)或仔蟹或幼蟹直接投放于湖泊、水库、河沟等水域,让其摄取天然饵料生物,自然生长直至起捕上市这一生产过程。现将河蟹放流增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提高成蟹商品规格,是促进养蟹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欲养殖大规格蟹,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一、选择优良水面 大水体养蟹,天然饵料丰富,溶氧充足,养成的蟹规格大,色泽好。因此,养蟹水体的面积宜大不宜小,以湖泊、水库、河道等开放型水体围拦养蟹效果尤佳,池塘等养蟹水面也应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为蟹创造良好的生活、生长条件。 二、放养”扣蟹” 目前河蟹养殖多为投放早繁蟹苗培育的幼蟹,当年蟹苗当年上市,使河蟹的养殖周期由2年缩短为1年,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河蟹的生长优势,但上市蟹的规格都在只重100克以内。因此,欲养成大  相似文献   

7.
添加剂对河蟹蟹苗暂养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水产养殖事业,随着养殖单位和面积的猛增,对幼蟹和蟹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70年代实施直接投放蟹苗的养殖方法,成蟹的回捕率较低(一般在5%-7%),主要原因是蟹苗(大眼幼体)至幼蟹期的死亡率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些地区采用将蟹苗暂养成Ⅱ、Ⅲ期幼蟹的养殖技术,这就需要根据蟹苗摄食方式及营养需要选择优质、完善的饵料以提高蟹苗暂养成活率.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天然饵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添加剂是否能提高蟹苗暂养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蟹苗的需求量激增,而天然资源极不稳定,人工繁殖的蟹苗各项成本高,近几年来蟹苗价格成倍增长。因此,在幼蟹饲养过程中分析幼蟹死亡的原因及如何提高成活率是河蟹养殖户极为关心的问题。 幼蟹培育是以河蟹的大眼幼体培育到体重10克左右的养殖过程,在这培育过程中河蟹死亡的原因大致有: 1.蟹苗的质量。天然蟹苗具有生长快,成蟹个体大  相似文献   

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喜食的水产珍品之一,河蟹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可在多种水域里开展人工养殖,稻田养蟹是利用蟹稻共生的原理实现蟹稻双丰收的一种养殖新模式,稻田养蟹已成为各地进行河蟹养殖的主体,对农民发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特别丰富,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维生素。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稻田养河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水产养殖业。利用稻田养殖名贵水产品河蟹,稻蟹共生可相得益彰,水稻可供河蟹栖息、隐蔽;河蟹又能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实践证明,稻田养蟹不仅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淡水虾蟹养殖技术研究起步于七十年代,最早的重点研究种类为中化绒螫蟹(河蟹)和罗氏沼虾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河蟹,俗称毛蟹或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近年来,随着蟹苗人工繁育和成蟹养殖技术的进步,河蟹生产发展很快,一些农民通过河蟹养殖走上了富裕之路,同时,也为出口创汇开辟了广阔前景。这里介绍河蟹人工养殖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河蟹,俗称毛蟹或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近年来,随着蟹苗人工繁育和成蟹养殖技术的进步,河蟹生产发展很快,一些农民通过河蟹养殖走上了富裕之路,同时,也为出口创汇开辟了广阔前景。这里介绍河蟹人工养殖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河蟹,也叫毛蟹、螃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珍贵水产品,据分析每100g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为14%,脂肪5.9%,核黄素0.71mg,维生素A5960IU,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由于河蟹的适应性强,饵料来源广,养殖技术并不十分复杂,特别适宜农村专业户发展养殖,对于农村致富有着重要作用。现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谈谈河蟹池塘养殖技术,以期对生产有所帮助。1蟹池设计1.1蟹池选择养蟹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环境安静、注排水方便的地方。不应紧靠外河、湖泊,以防河蟹打洞毁…  相似文献   

15.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环节,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  相似文献   

16.
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低,稻田养殖河蟹当年养成商品蟹上市规格偏小,效益不高。为了延长河蟹生长期,天津津南区对早繁大眼幼体强化培育,取得了当年养成大规格商品蟹的好成绩。现将当年养成大规格商品蟹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养蟹稻田选在天津市咸水沽镇,这里紧靠公路和河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面积为2.67公顷。  相似文献   

17.
青苔是一些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在虾蟹养殖特别是河蟹大眼幼体大棚培育豆蟹过程中,繁殖力最强,生长也很快,对大眼幼体及一二期幼蟹危害极大。如果用药防治,弄不好就会对虾蟹苗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期间,江苏省金坛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长荡湖水产经济推介活动。长荡湖,是镶在苏南平原上的一面“明镜”。在这片“日出斗金,夜出斗银”的“金湖银湾”里,首创了我国淡水湖泊围网养蟹的“湖上放牧”式水产养殖新概念,使金坛成为“中华绒螯蟹之乡”。小小一只蟹,看起来不起眼,但金坛人却精雕细镂地做出了系列大文章。一只蟹与十家院校、十块奖牌为了不断创新人工养蟹技术,金坛市先后与国内外10多家水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湖泊围网养蟹试验”、“稻田养蟹技术推广”、“河蟹种苗自繁…  相似文献   

19.
(一)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河蟹)是我国内陆地区的传统养殖品种,在所有淡水蟹中因其养殖规格最火,市场效益最好而广受欢迎。产量表现:年初投放蟹种400~600只/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底产量表现为:池塘和稻田40~60千克/亩,湖泊围网15~20千克/亩,河沟30~35千克/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各地养蟹业发展很快,但幼蟹在培育中性早熟现象严重,影响了成蟹养殖。一龄蟹种出现早熟的原因,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养殖实践分析认为是:人工养殖条件下,环境优越、饵料充足和蟹苗质量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还有河蟹性腺发育受有效积温影响。河蟹人工育苗使生长期提前数十天,增加了有效积温,水温比天然水域高,新陈代谢快,摄食量大,过剩营养物质沉积于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