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韩国人经常把大蒜和其他食物搭配起来食用,既改善了口感,又提高了大蒜的健康功效,而蜂蜜泡蒜可谓是最佳的黄金搭档。蜂蜜中所含的矿物质和糖分,能和大蒜的营养成分结合起来,可增强肝脏功能。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委刘健教授称,大蒜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吃过后还会引起口干,而蜂蜜具有健脾、和胃、养阴的作用。因此,吃蜂蜜浸泡过的大蒜,能弥补大蒜伤阴的缺点,还能更好地保护胃黏膜。可先把大蒜放微波炉中加热1~2 min,或者用开水烫5 min左右,然后再用蜂蜜泡1周左右就可以吃  相似文献   

2.
刘健  陈小飞 《蜜蜂杂志》2012,32(12):41-41
平时生活中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出现腹泻。此时,吃点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的大蒜,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吃大蒜也有讲究,配合蜂蜜,保健效果往往比单一吃更好。消除蒜臭:生食大蒜后,口里会有特殊的臭味。但如果将大蒜先在30%左右的盐水中浸泡后。再放到蜂蜜中浸泡,既能去除蒜臭,还能消除大蒜的涩味。  相似文献   

3.
正1小儿肺炎白萝卜1个,蜂蜜100 g。将萝卜洗净并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碗内,加水蒸20 m in。吃萝卜喝汤,每日2次。此方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肺炎引起的咳嗽。2久咳不止大蒜20 g,白糖、蜂蜜各适量。大蒜捣烂,用开水浸泡晾凉后再加水炖煮半小时。取汁调入蜂蜜、白  相似文献   

4.
正蜂蜜具有补中、止咳、润燥、解毒功效。孩子感冒后咳嗽,喝点蜂蜜饮,能达到镇咳消炎效果,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1小儿久咳喝蒜糖蜂蜜饮骍斺大蒜20 g,白糖、蜂蜜各10 g。甩泖大蒜捣烂,用温水浸泡晾凉,再炖煮30 min。然后取蒜汁调入蜂蜜、白糖,搅拌均匀后饮服,早晚服用2次,每日1剂,连服3~5剂。本方能清热润燥。2肺热咳嗽喝萝卜蜂蜜汤骍斺白萝卜1个,蜂蜜60g。  相似文献   

5.
在食用上,吃蜂蜜比吃糖有以下优点:一、经常吃糖的人会使牙齿受损,而吃蜂蜜不仅无损牙齿,对口腔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二、蜂蜜比蔗糖容易消化。蜂蜜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和果糖,便于人体直接吸收。蜂蜜中还含有大量来自蜜蜂消化道的酶类物质,如淀粉酶和转化酶,能够帮助人消化吸收蜂蜜中的营养成份。因此对消化能力弱的老年人和刚病愈的人吃蜂蜜能获得丰富的营养。另外,蜂蜜的含热量比糖高,一公斤蜂蜜能产生热量3150大卡,对体力劳动强度大或作剧烈运动的人,有很快减轻和消除疲劳的功效。三、蜂蜜中含有蛋白质,不仅能增加人体营养,并且婴儿对牛奶中的乳酪不能消化时,蜂蜜就成为食物的重要来源。所以对婴  相似文献   

6.
蜂蜜性味甘、平.生则性凉,能清热;熟则性温,能补中.经临床研究,蜂蜜还有消炎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对黏膜的刺激,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也非常显著,对胃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玉栋 《蜜蜂杂志》2009,29(7):36-36
蜂蜜性味甘、平.生则性凉,能清热;熟则性温,能补中.经临床研究,蜂蜜还有消炎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对黏膜的刺激,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也非常显著,对胃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人在受凉后不能吃蜂蜜;大蒜和葱不能和蜂蜜一齐吃?”是一种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传说。众所周知,蜂蜜是一种老幼皆宜的高级营养食品,又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大众药材,主要含有果糖、葡萄糖、少许无机盐、多种酶、多种有机酸、少量旦白质、  相似文献   

9.
《蜜蜂杂志》2015,35(4)
<正>生姜里含有的辛辣成分"姜辣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快速清除自由基,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因而可防止或减少脂褐素的沉积;蜂蜜中也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杀伤力"。但是,生姜具有发散作用,年老体弱,表虚自汗者不宜久服,否则易耗气伤阴,蜂蜜的补益作用则可以避免服用生姜后出  相似文献   

10.
蜂蜜和大蒜的防病健身作用早已家喻户晓 ,如果将其做成蜂蜜蒜瓣 ,就成了更理想的保健食品。它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能促进新陈代谢 ,消除疲劳 ,并可降低血粘度和胆固醇 ,预防动脉硬化 ,使血液循环顺畅 ;经常服用还可提高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对于气喘、胸闷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同时还可改善面色无华、体质虚弱的症状。现将具体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将 15 0g蒜瓣放入盐水中浸泡 1~ 2天 ,或放沸水中煮 2~ 3分钟 ,滤掉涩水。( 2 )将蒜瓣放入广口玻璃瓶 (玻璃罐头瓶就很好 )中 ,然后倒入蜂蜜 ,将蒜瓣淹没。( 3)撒入少…  相似文献   

11.
吃巢蜜比吃蜂蜜更好巢蜜是世界上真正不经过人类任何加工的蜂蜜。蜜蜂建造了精美的巢脾,并贮入酿造的蜂蜜,吃巢蜜才能算是吃到全天然的蜂蜜。而瓶装蜂蜜从巢脾中摇出来,要先进行过滤。再经过其他加工处理,诸如防止结晶处理,这样摇出的蜂蜜就会与巢蜜仍有差异了,商业...  相似文献   

12.
邢泉鑫 《中国蜂业》2002,53(5):42-42
关于《中国养蜂》第 4期 2 1页对蜂蜜和大葱能不能同食问题 ,谈一点看法 :我国古代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 :蜂蜜滋补、润肠、和百药、忌葱。因古代的蜂蜜 ,是把蜂巢放入锅内 ,烧开、溶化后取蜂蜜的。古代蜂蜜中有蜂蜡的成份 ,因蜂蜡对葱是克忌的 ,同吃会发生肚痛。现在的蜂蜜是用分蜜机分出来的 ,蜂蜜中没有蜂蜡的成份 ,与葱同吃 ,是没有问题的。本人曾多次实践过蜂蜜与大葱同食没有问题!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勤俭村九组(201112)@邢泉鑫  相似文献   

13.
一、蜂蜜 :每天早晨空腹吃一匙蜂蜜 ,能安五脏 ,止痛解毒 ,常吃能防止血管硬化 ,久服能延年益寿。二、生姜 :每天吃早饭时数片生姜 (或泡生姜 )佐餐 ,能促进血液循环 ,帮助消化。三、花生 :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经常食用能增强记忆 ,降低血压 ,延缓衰老。四、大枣 :营养丰富 ,含有较多的糖、维生素、矿物质 ,有“天然维生素”之称。五、大蒜 :有很强的杀菌、抗菌作用 ,人们把它称誉为“地里长的青霉素”和“天然抗生素”。五种食物适宜每天吃@郑大红$四川省九寨沟县南林局127林场!623400…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之前,我经常会产生口臭.医生建议我不要吃辛辣物质、肥肉、白糖. 2005年5月,我去兴隆村兴胜组检查退耕还林,发现在老呙坝有人养蜂,便以40元/斤的价格买了20斤蜂蜜,用来代替白糖.要说,我对蜂蜜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农村有句俗话:"蜂蜜是百草药."我就想,既然是百草药,肯定对我的口臭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19,(10):27-27
秋天气候干燥多风,许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咽喉干痛、易流鼻血、疲乏无力以及大便干结等症状。蜂蜜能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还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眠、强健体魄、改善心肌及对口腔杀菌消毒等作用。所以,秋天经常吃点蜂蜜,既有润肺、养肺的作用,又能减少秋燥对身体的伤害。下面介绍3款蜂蜜药食同用的防治秋燥方。  相似文献   

16.
食蜜问答     
问:目前有些年青父母担心婴幼儿吃了蜂蜜会影响其发育成长,这种认识对吗?答:蜂蜜中主要含有75%左右的转化糖,少量的蔗糖、麦芽糖、水份、酶类、矿物质、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及抗菌素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蜂蜜中含有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成分,所以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其实,给婴幼儿吃些蜂蜜,能治疗他们的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症,增强肠胃的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因为蜂蜜中的转化糖能很快被小肠吸收利用,对早产婴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1慢性肾炎吃蜂蜜土豆泥土豆中含有硫胺素和尼克酸等,能促进胃肠蠕动并减轻炎症反应。将土豆和蜂蜜配在一起食用,效果更好。新鲜土豆300g洗净去皮,切片,用水煮熟,碾成泥状后加入10~20g蜂蜜拌匀,早晚各空腹食用50g。  相似文献   

18.
简世楷  简旭东 《蜜蜂杂志》2014,34(10):36-36
<正>一般糖尿病人都忌食"糖",怕食"糖"。因为多糖摄入人体后,可使血糖值持续性升高。因此,糖尿病人一般均忌食糖。笔者认为糖尿病人适当吃点蜂蜜是可以的。蜂疗专家房柱指出:"蜂蜜是名副其实的营养丰富的甜味食品,有不少人认为糖尿病患者忌食蜂蜜,这是忽视了蜂蜜不同于白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的特性而产生认识上的误区"。有人作过试验,结果吃白糖的糖尿病人,血糖值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下降,还持续性的升高。服用蜂蜜后的糖尿病人,2 h后血糖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就有"蜂蜜能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的说法。进入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各种疾病困扰。此时如果能够合理地吃一些果蔬搭配蜂蜜进行食疗,可以起到补充水分,缓解秋燥的作用,现在给读者介绍一些蜂蜜果蔬汁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殖技术》2005,(8):42-42
1.防病:炎热的夏季,是急性菌痢和急性肠炎的好发季节,每日吃几瓣生大蒜,可有效地防止其发生;脑膜炎流行时,经常吃些醋浸大蒜,有助于预防发病;流感流行时,除可生吃大蒜或醋蒜外,还可将生大蒜捣烂,加10倍的水,取其汁液作点鼻用,也可起到预防作用。另据最新研究得知,经常吃生大蒜,还可预防胃癌,原因是胃癌的发生与胃内存在的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大蒜有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