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05,25(7):10-11
我国有着生产天然成熟蜜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由于价格不能体现价值,蜂蜜价格度间差距小等原因,导致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逐渐形成的低度蜜生产局面,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低度蜜加工成“浓缩蜜”出口,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低价贸易的主要根源之一。为了中国蜂业迅速发展,树立和恢复我国蜂蜜形象,务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返璞归真,回到天然成熟蜜生产方式上来,还其自然本色。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美国的反倾销 ,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 ,整个农产品形势由追求数量逐步转变为提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下 ,提高蜂产品的品质是蜂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中国特色的天然成熟蜜生产模式是解决蜂蜜质量问题的必由之路。一、我国蜂蜜生产中迫切需要推广普及的 5个要求蜂业工作者务必提高质量意识 ,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注意蜂蜜质量卫生。目前需要迫切推广的 5个要求是 :①蜂蜜质量 ,必须做到尽可能生产天然成熟蜜。进入流蜜期 ,视进蜜情况确定取蜜的时间 ,到了流蜜盛期 ,待蜂蜜酿制成熟 ,即蜜房封盖或呈鱼眼状才能分离 ,不要见蜜就…  相似文献   

3.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4,55(3):39-39
<中国养蜂>2003年第6期,苏松坤、陈盛禄二位教授撰写的"天然成熟蜜生产模式"一文中提出:"提高蜂产品质量是蜂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中国特色的天然成熟蜜生产模式是解决蜂蜜质量问题的必由之路".关于蜂蜜质量文中指出:"蜂蜜质量必须做到尽可能生产天然成熟蜜.进入流蜜期,视进蜜情况确定取蜜时间,到了流蜜盛期,待蜂蜜酿制成熟,即蜜房封盖或呈鱼眼状才能分离,不要见蜜就取".关于取蜜方法,文中介绍了"国外用浅继箱生产天然成熟蜜的方式.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投资大,一般蜂场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国际蜂联反对伪劣蜂蜜声明的促进下,国内蜂业界上上下下都在讨论研究生产成熟蜜的问题。这将是一场养蜂生产方式、方法的变革,也是我国高质量蜂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的蜂产业,把达到42波美度及以上的蜂蜜叫做成熟蜜。达不到这个浓度标准的蜂蜜叫低浓度蜜或者水蜜。随着成熟蜜生产的普及,统一规范成熟蜜的叫法,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11,30(1):39-41
我国蜂蜜生产、贸易上的“低浓度生产、低价收购、低利出口”问题的长期存在,是我国蜂业低水平运行的症结和关键,它严重地制约和限制了蜂业的发展,不仅损害了蜂农利益,而且以高耗劳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代价,取得低的经济效益,这不是我国蜂业的发展上策之计。必须转变现行的生产、贸易运行模式,以提升蜂业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鉴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全球蜂蜜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各国蜂业生产和蜂蜜贸易结构的各种变化对我国蜂业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研究世界蜂蜜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我国蜂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蜂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对近几年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和进口国的蜂蜜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提出我国今后在生产与贸易中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产自然成熟蜜历史悠久,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让生产不成熟蜜再浓缩的生产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被外商称为"低质蜜""问题蜜"的中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挤压,不能居于高端市场,以低价出售,给蜂农、蜂业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蜂蜜形象受到严重影响。面对现实,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改变低质蜜生产模式,达到提质升级增值,提升蜂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鉴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 ,在全球蜂蜜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 ,各国蜂业生产和蜂蜜贸易结构的各种变化对我国蜂业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 ,研究世界蜂蜜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对于提高我国蜂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国内蜂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对近几年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和进口国的蜂蜜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提出我国今后在生产与贸易中应该采取的对策。1 世界蜂蜜生产与贸易现状据《国际统计年鉴》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1999年 ,全世界共生产蜂蜜117…  相似文献   

9.
陈渊 《蜜蜂杂志》2015,35(5):44-45
<正>蜂蜜的低价和"一口价"收购,不但打击了蜂农生产优质蜂蜜的积极性,更使他们蒙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应付这种不合理的经营方式,蜂农见蜜就取,把浓度高的蜂蜜带回家零售,质量差的售给收购商,个别人甚至做了一些不该做的"小动作",蜂产品经营商为处理劣质蜂蜜伤透了脑筋,消费者更吃不到好蜂蜜,这样就形成了蜂蜜市场的"怪圈"。我国的养蜂场常用追花夺蜜来解决经济来源,蜂蜜市场的不景气无形中会影响到养蜂场的效益,这种年复一年的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蜂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亮 《蜜蜂杂志》1998,(10):25-25
1997年底和1998年初的各类蜂业会议上,权威人士纷纷担心:我国蜂蜜出口受阻,蜂产品市场疲软,蜂业将走进低谷,卖蜜难、蜜贱伤农的局面不可避免。不幸言中了,蜂业已走进低谷!出乎意外的是:加速蜂业走进低谷不单纯是价格问题,也不是病虫害,根本原因是全国大...  相似文献   

11.
强群多箱体成熟蜂蜜生产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强群采蜜和利用多个箱体为强壮蜂群提供充足的储蜜空间,流蜜结束后一次性采收封盖蜜脾.这样生产出来的蜂蜜成熟度高,水分含量低,耐储存.在这种生产模式下,设法让蜂群在主要蜜源流蜜期能够形成并维持强壮群势,用多个箱体生产成熟蜂蜜.本文介绍的"巢继箱双王繁殖,强群多箱体取蜜"技术,其关键点在...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入世中国蜂业将如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蜂业是否会受冲击 ?抗冲击力有多大 ?这些都是全国蜂业界同仁所关注的 ,也更是全国养蜂生产者极为关心的一件大事。1 了解世界1 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家 ,在全球蜂蜜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了解世界各国蜂业生产和蜂蜜贸易的各种状况对我国蜂业发展将十分有利。1 2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 ,1999年 ,全世界共生产蜂蜜 117 4 2万t。其中中国、美国、阿根廷、土耳其、乌克兰、墨西哥、印度、俄罗斯、加拿大、西班牙共生产了 74 1万t,是世界蜂蜜总产量的 6 3 1%。世界上最大的蜂…  相似文献   

13.
许明亮 《蜜蜂杂志》2006,26(12):24-25
最近读了《蜜蜂杂志》2006年第6期李易谷先生关于《设立国家“生产成熟蜜奖售基金”的建议》一文后,作为一名县级基层养蜂工作管理者,感想、感受颇多,故撰此文。关于生产成熟蜜,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蜜蜂杂志》也登载过多篇文章。毋庸置疑,生产成熟蜜,能提高蜂蜜品质,提高我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争取更大的利益。生产成熟蜜是蜂蜜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却一直做不到,在我国还是生产低浓度蜜占主导,出口仍以浓缩蜜为主,形成低浓度—低品质—低价格—低收益的恶性循环。有人把造成这一现象的责任归咎于蜂农,认为蜂农存在短视行为,看不到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牵头,2018年5月成立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提出蜂业提质工程项目,主旨是要壮大我国蜂业科研力量,优化研究布局,整合科技资源,促进协同创新,引领蜂产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天宝康)、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北京市密云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神农之乡养蜂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共同开展“生产成熟蜜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课题研究。在改革生产的蜂蜜品质低、收益差和落后的蜜蜂饲养技术方面,研究提出多箱体饲养强群、多个浅继箱生产成熟蜜的方法,取得蜂蜜高产优质高收益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欧盟借我国蜂蜜氯霉素残留超标,禁止中国蜂蜜进口,并引起日本、美国蜂蜜进口国连锁反应,我国蜂业损失惨重。中国蜂蜜出路在何方?面对严峻现实,2003年浙江省缙云县蜂业技术协会与杭州常青蜂业公司实行产、供、销联合,蜂、工、贸一体化,有效地提高了蜂农生产蜂蜜出口合格率,取得了可喜成绩。2003年3~7月,浙江省缙云县蜂业技术协会组织会员蜂场生产油菜、荆条、椴树蜂蜜131.6t供应杭州常青蜂业公司。此批蜂蜜经该公司按出口蜂蜜标准(尤其是氯霉素)检验合格率为97%。浙江省缙云县蜂业技术协会自1993年2月1日成立以来,现有会员110名,…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中国蜂业》2002,53(6):13-13
目前 ,产生我国蜂蜜质量低劣的原因之一是生产者采用“勤取蜜”的方法生产稀薄蜂蜜 ,由此引起后续的一系列问题。为了从源头上纠正生产低质量蜂蜜 ,必须改“勤取蜜”的生产方法为养强群、取成熟蜜。众所周知 ,强群哺育力强 ,群势发展快 ,能采集早期蜜源 ,提高蜂产品质量 ;蜂群越大 ,采集量也越多。有人曾精确试验过 ,在椴树大年 ,3框蜂小群只采 7公斤蜜 ,而 12框蜂的中等强群 ,却采了 49公斤蜜 ,两者相差 7倍 ;而且蜂蜜的浓度后者比前者高。培育强群的工作要从上一年秋季培育适龄越冬蜂时抓起 ,争取做到强群越冬。所谓强群 ,因各地养蜂季节…  相似文献   

17.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12,32(3):19-21
自古以来,我国有生产优质蜜的优良传统,以取自然封盖的成熟蜜为技术核心,把蜂蜜的量和质统一起来,做到量多质优,把提高产量和保护蜜蜂良好生态环境相统一。勤取蜜、取稀蜜的不科学性,在于它不仅生产出质量先天不足的蜂蜜,经济效益低,而且严重干扰蜂群活动,从而产生多种弊端和多方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蔡祖明 《蜜蜂杂志》2007,27(2):36-36
我县于2002年3月4日重新成立蜂业协会,经过近5年发展,现有登记注册会员284人,养蜂户500余户,2.5万群蜂,并联络县外养蜂户300~400户,每年接待客蜂约4万群,一般年景产商品蜜1 500 t以上.协会从成立之日起,就与岳阳市野源蜂业公司、武汉市小蜜蜂食品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产销协作关系,作为这两个公司的出口蜂蜜原料基地,连续5年狠抓提高蜂蜜质量,使蜂蜜产销形势出现了根本好转,蜂农养蜂热情高涨,蜂业前景喜人.协会在抓好蜂蜜质量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成熟蜜生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蜂蜜含水量高,直接影响着我国蜂蜜的质量。拉开蜂蜜度间差价,实行优质优价,是提高蜂蜜浓度,改变生产低度蜜的现状和习惯的重要措施。拉开蜂蜜度间差价的依据是生产成熟蜂蜜、提高成熟蜜的销售价格,并以此补偿因蜂蜜浓度提高而使产量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真正体现出蜂蜜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打击蜂蜜掺假应实行优质优价蜂蜜质量是蜂业的生命,困扰蜂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蜂产品质量低劣,致使价格低落。如何使我国蜂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使蜂蜜在市场上享有盛誉,不只是养蜂人的事。如果收蜜单位不认真把好质量关,不实行优质优价,养蜂前景将是一片暗淡。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