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机收的同时,收割机上装有粉碎秸秆器。将秸秆粉碎后抛撒于地表。玉米还田主要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2.
一、秸秆还田形式 在农业生产上,秸秆还田有直接还田和生化还田.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现代农业》2011,(5):165-165
秸秆还田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等方式。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采取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达3 195.8×104t。文中在介绍辽宁省秸秆利用现状、秸秆资源分布状况、秸秆还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辽宁省秸秆还田的主要问题是秸秆还田技术不成熟、秸秆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相关法规及补贴政策较少,农民认识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健全和完善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技宣传,提高农民认识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市自1990年以来,由于农村燃料结构、饲料结构与肥料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每年稻麦两熟秸秆还田面积已逐渐发展到35万亩左右.秸秆还田方法有部分还田与全量还田、直接还田与速腐还田、当季还田与堆放后下季还田等.为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法对稻麦的增产效果,1997~1999年在我站试验基地进行了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机收的同时,收割机上装有粉碎秸秆器,将秸秆粉碎后抛撤于地表.玉米还田主要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油菜秸秆。由于油菜机械化种植、收割以及秸秆还田技术尚未成熟,在目前实际秸秆机械化还田中,主要是稻麦秸秆。本文结合我镇特点和作业条件,就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提出一些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中含大量的碳、氮、磷、钾、钙、镁、硫和硅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是一种可以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具体表现在秸秆还田是氮素的重要来源;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蓄性和缓冲性;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土壤耕性;秸秆还田具有消除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的作用。此外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经科学处理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因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缓解了土壤板结及肥力下降等问题。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国内外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了秸秆还田的多种方式,提出了秸秆还田需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还田,还阐述了当前在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对保护农田、建立稳产高产农田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秸秆的利用多种多样,但要实现秸秆有效还田,理想的利用方式可为:秸秆作饲料、作沼气发酵原料后,有效还田。  相似文献   

11.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内涵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运用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铡草机及其他秸秆加工处理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秸秆还田技术与标准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大约产出8亿t,但秸秆还田率极低,就地焚烧或弃之不管的情况比较普遍,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秸秆有效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肥、气、热的能力,能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养分结构趋于合理,通过培肥土壤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文章介绍了国内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了秸秆还田的多种方式,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的现状和特点,研究了我国秸秆还田标准的现状和需求。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情况,增加作物产量,还能解决秸秆焚烧难题,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量以及秸秆还田与化肥减施等对作物的产量影响进行了概述,为农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的水稻会产生大量的秸秆, 秸秆处理不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亦急需解决。作为农作物副产品,水稻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及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合理的利用水稻秸秆,不仅能够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改善土壤质量,降低化肥的使用,还能解决禁止秸秆焚烧问题,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因此水稻秸秆的充分利用是解决当前问题最根本的途径[1-2]。本文主要对前人研究的水稻秸秆还田的技术要点、还田方式、秸秆还田量以及配套的栽培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充分利用水稻秸秆资源。同时概述了秸秆还田替代化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促进水稻秸秆充分利用、化肥减施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的方法和推广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秸秆还田的方法。秸秆还田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玉米秸秆还田问题,宁安场引进了石家庄机械厂生产的4Q系列秸秆还田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有大量农业副产物,高达7亿t以上,其中玉米和小麦是最主要的秸秆输出作物。为了明确在小麦与玉米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其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人们应该采用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分析出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钾、有机质、pH值等都有正向效应,提出秸秆还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地区确定还田量与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17.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利用富余秸秆还田方式,技术要点、增产增收效果、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秋施肥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山西玉米秸秆丰富的条件,针对春旱频繁的气候特点和缺乏深施肥的现状,按照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目的,采用多种途径,如: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堆沤还田和秸秆养畜过腹还田等,实施秸秆等有机物料还田,配合秋季深耕整地,全层深施推荐配方化肥,翌年春季顶凌耙耱、直接播种。这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因秸秆等有机物料腐解而影响玉米播种质量以及同玉米幼苗争夺水分、养分的矛盾,解决了深施肥和春季保墒促全苗的矛盾,降低氮肥的挥发损失,提高磷肥利用率,从而增产幅度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翻压还田指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粉碎或整株或高留茬直接翻压土壤内。覆盖还田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将作物秸秆铺盖于田间或作物株行之间;二是残茬覆盖,其主要形式为留高茬。近几年,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种植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阐述了秸秆还田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现有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分析,指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