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邱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耕地面积58万亩,农民人均耕地约3亩。棉花是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常年植棉面积40余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96%,年产籽棉12万吨,人均商品棉贡献率名列河北省之首。邱县棉花绒长、低糖,棉花产量位居河北省前三强,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棉花之乡",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棉花50强县,素有"冀南棉海"明珠之誉。今年我县植棉面积39.8万余亩,全部是地膜覆盖抗虫棉。一、棉田主要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近几年,我县棉田病害主要有棉花苗病、棉  相似文献   

2.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县是河北省植棉大县,常年植棉面积75万亩,棉花生产是威县主导产业。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田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大大减少,盲蝽象逐渐由不被人注意的害虫种群通过数量积累,变成害虫的优势种群,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特别在2005年我县盲蝽象大发生,致使棉株中部蕾铃脱落加重,严重地影响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害虫。棉铃虫以幼虫咬食棉花嫩头、嫩叶、边心及钻蛀蕾铃危害,造成蕾铃脱落形成僵瓣棉、烂铃。卵多产千嫩叶正面、顶尖、果枝嫩尖、蕾铃苞叶上。棉花与小麦或豌豆套作时虫害较重,与玉米或高粱间作时可以减轻受害。高温干旱少雨或土壤湿润疏松易大暴发。因防治适期时间短,所以防治必须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我县常年植棉面积近0.68万公顷,为了控制危害,减低发生基数,提高棉田棉花的经济效应,现对其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是河北省邱县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棉面积40余万亩,全部是地膜覆盖抗虫棉。邱县植棉历史悠久,被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棉花之乡",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棉花50强县,素有"冀南棉海"明珠之誉。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是棉花生产中重要的一环。目前,虽然广大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棉花病虫草害的防治上,仍然存在用药量大,防治不及时等问题,致使防治效果不理想。1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宁河县为优化棉花主导品种,增加棉农经济效益,2009年引进棉花新品种中植棉8号进行试验示范,2011年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并总结出"中植棉8号"棉花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的变化.[方法]1981年至2009年近30年间相关资料汇编及年鉴.[结果]近30年间新疆棉花与小麦、棉花与玉米、棉花与(小麦+玉米)的整体平均净产值和减税纯收益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5年棉花植棉效益下降明显(2010年除外).造成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植棉成本上升、产量徘徊、植棉环境的制约和扶持政策少;尤其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使棉花比较效益优势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着新疆棉花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结论]从政策、市场、科技、投入等方面全面提升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对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品种、技术和环境的高效统一,以及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高植棉效益和全面均衡增产,促进棉农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故城县地处冀东南部黑龙港流域,植棉历史悠久。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植棉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植棉面积突破3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0%以上,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棉花病害特别是雨季棉花气候性病害日趋严重,如棉花枯、黄萎病暴发成灾,棉疫病、茎枯病毁灭性病害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通过试验示范,预防为主,科学用药是控制雨季棉花气候型病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市棉花生产的现状,提出植棉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稳定土地承包,提高棉田素质;集约经营,增加投入;提高植棉技术综合应用;正确评价和宣传抗虫棉;推广综合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疆棉区的崛起,中国棉花生产区域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步向西转移,改变了原先的棉花生产的布局和结构。新疆棉花不仅总产是其他产棉区难以比较的,单产和品质等各方面也都名列全国第一。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几年来涌现出大批亩产皮棉超过200kg的高产典型。到2004年,新疆植棉面积已扩大到近1700万亩,平均亩产比全国平均数高出1倍。但棉铃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始终是棉花高产的严重威胁。近几年,我们结合本地棉铃虫的发生及防治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棉铃虫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农民种棉效益,确保丰产丰收,在总结各地种棉经验的基础上,要大力推行科技植棉,把提高技术含量作为提升棉花生产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提高棉花单产和植棉效益。除进一步普及推广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播种保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外。还要重点抓好抗虫杂交棉、棉田高效立体种植等植棉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时空演化及优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49—2007年塔里木河流域棉花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发展度指数,分析了该地棉花发展历程及空间格局演化,对棉田扩张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建国以来植棉业历经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控制发展期3个阶段,植棉历程与全国变化趋近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2)植棉业发展进程中,主产棉区呈现西退、东扩、北进的趋势,各植棉县、市植棉空间扩张显著;3)针对植棉业时空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压力加大、棉田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应对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优化布局、适度规模、节水灌溉、生态型耕作和健全服务体系等优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蒋芳 《中国农垦》2009,(5):37-38
2008年12月底,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依托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10个产棉省区、46个棉花主产县的1000多个植棉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经筛选有效问卷976个。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产值下降,棉农植棉严重亏损。  相似文献   

13.
棉花红茎叶枯病是对棉花品质、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自2001年开始在我省发生以来,病情逐年加重。尤其是2004-2005年在全省大流行,发病面积占总植棉面积的60%-70%。一般田病株率15%-18%,严重田达50%-80%。永济市是我省最大植棉县,常年棉花播种面积在40万亩左右。2005年棉花红茎叶枯病发病面积占植棉面积80%以上,严重田块95%以上植株干枯,造成铃数减少、铃重降低,提前结束采收。全县因红茎叶枯病损失棉花30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之一,全市植棉面积近几年在20万hm^2左右,但自80年代开始黄萎病扩展迅速,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市建立了以实施检疫措施与种子处理,推广抗耐病品种、示范应用生防菌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并实行以重病区轮作换茬、优化药剂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控制技术,从而降低了黄萎病的危害损失,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棉花的早衰问题已成为制约博州棉花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博州棉区棉花早衰,可降低产量15%左右,严重时达到20%以上,同时棉花的品级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了棉花价格,降低了植棉效益。因此,分析博州棉花的早衰原因,解决好棉花早衰问题,对促进博州棉花生产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我国宋代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指出宋代是我国大规模植棉的分界期,宋以前主要是引进,集中于边疆种植,发展缓慢,宋以后是逐渐推广至江南、陕西等地种植,发展很快。在宋代棉业的基础上,元代及明、清棉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全国普遍植棉。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棉花成为首要的纺织原料,可以说是宋代棉业拓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81-183
在美国农业发展整体过程中,棉花生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南北战争前美国南部地区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棉花王国”,南北战争后美国植棉业以更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到了20世纪50—70年代,美国植棉业却呈现出快速萎缩的现象,棉花的生产面积、产量、利润、在农产品中的占比等方面都呈直线下降趋势。在供求关系导致的利润下降、市场萎缩的影响下,美国的棉花生产逐步萎缩,美国国内经济的急剧衰退也严重影响到植棉业的发展;棉花农场种植面积和棉花农场数量的同步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植棉业的快速萎缩。但是,尽管美国植棉业整体在不断萎缩,但棉花生产的产值和数量仍然在美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归功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单位产量增长。  相似文献   

18.
我县是植棉大县,植棉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2003年植棉34万亩,其中高产稳产田约10万亩。我们对多块棉田(20块高稳产田,20块中低产田)调查发现,我县高产稳产棉田有以下几个特点:1土壤养分状况良好20块高稳产田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1%、碱解氮62毫克/公斤、速效磷18毫  相似文献   

19.
<正> 郭猛镇是江苏盐都县植棉大镇之一。近几年来,每年种植棉花面积均达1333公顷。在棉花生产上我们总结出一套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保护天敌等防治棉蚜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广西植棉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广西的气候条件,棉花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广西植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选用中晚熟抗虫陆地棉或中熟海岛棉品种,可采用春玉米套种棉花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