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出台。2010年9月,保护区管理局正式发起向社会公开征集保护区区徽设计方案,此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30余个设计方案,来自河南省曹帅兵的作品最终入选。区徽以抽象的形  相似文献   

2.
近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征集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12年3月1日起,启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并制定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各级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林业行业精神,为民勤的治沙事业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摸爬滚打了十几个春秋,践行着“我们是曾经和现在书写民勤治沙历史的人”这一庄严的承诺,带领单位职工,在民勤西线构筑起了一道绿色的屏障,为绿化民勤、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他的思路和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绿沙洲外围,它从北、西、南三面护卫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的建立为民勤绿洲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遏制河西走廊腰部生态恶化、阻挡荒漠化扩张、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2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民勤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和沿线12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在管理局召开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协调暨工作安排会议,管理局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下属各保护站站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了凤头百灵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该鸟为留鸟型,主要栖息在白刺群落、红砂群落、盐爪爪群落等荒漠植被中,取食荒漠植物种子及荒漠林昆虫,对控制荒漠林害虫的发生、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鸟的发现,使该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类由原来的66种增加到现在的67种。  相似文献   

7.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说明建立该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了黑尾地鸦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该鸟为留鸟型,主要栖息在白刺、梭梭等荒漠植物群落中,取食荒漠植物果实及荒漠林昆虫,对控制荒漠林害虫的发生、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鸟的发现,说明其分布区由原河西走廊的西端延伸到东端。  相似文献   

9.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评价,说明建立该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连古城保护区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中间,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外围,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阻挡两大沙漠合拢;二是保卫230万亩民勤绿洲;三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四是保护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因此,建设好、管理好连古城保护区不仅对保护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89882.5hm^2,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的外围,直接保护着民勤一武威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保护荒漠植物是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保护区植物种类相对贫乏,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包括变种及栽培种),还受到水环境恶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威胁,建议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政策法规、依法管理保护,遵从自然规律、科学规划经营,加强能力建设、发展社区经济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11月3日,来自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作人、诗人应邀会聚于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民勤红崖山水库,开始了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保护区为期两天的采风考察。  相似文献   

13.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呈半环状分布在民勤绿洲边缘,是一个典型的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迎着清风朗目的春早,我们来到甘肃民勤连古城保护区连古城保护站的老虎口。这里曾是民勤最大的风沙口,现如今,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到处摇曳着人工栽植的一排排、一行行梭梭。那是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民勤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的新的活力。在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梭梭对恢复生态、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特别对防风固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2,(14):21-21
保护,已成为甘肃民勤的首要任务。推进保护工作,是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抢抓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良好机遇,以创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管护措施,强力推进资源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积极向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迈进。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584.82万亩,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81.59  相似文献   

16.
论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评价,说明建立该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6月29日上午,武威市政协主席徐文善等市政协领导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在连古城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进军,副局长闫好原的陪同下,深人民勤连古城保护区,了解保护区生态区位、资源分布状况以及管理局成立近五年来的建设管理情况。徐文善主席对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五年来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对保护民勤绿洲发挥了生态屏障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应当归功于保护区管理局有一个善谋划、能干事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能吃苦、讲奉献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18.
《甘肃林业》2010,(5):M0002-M0002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北、西、南三面屏蔽着民勤绿洲,扼守住河西走廊的腰部.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以保护荒漠天然植被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Eryx miliaris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红沙蟒的发现,对于认识理解该保护区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刺是一种典型的荒漠植物,现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白刺保存面积7.333万公顷。培育白刺苗木,对恢复退化干旱荒漠植被、防治风沙危害、维护荒漠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掌握白刺育苗地的杂草种类,可为选择科学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