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我国工厂化食用菌袋栽模式生产中存在的设备工序单一、自动化程度差、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双工位同步作业的食用菌培养料自动膜式装袋机,并对设备中的制袋装置、装料装置进行设计。通过生产应用表明:整机设计的套袋与装料双转盘结构型式,可实现套袋与装料同时作业,大幅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生产率可达1 720袋/h,装料后的菌袋平均容重为376.24 kg/m~3,菌袋质量稳定性的变异系数为0.91%,表明该机装料时的质量稳定、差异性小,满足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对装料过程中的制袋、送袋、套袋、装料的自动化作业需求,为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设备的升级提供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2.
幼果套袋能有效提高苹果品质,为了提高苹果幼果套袋效率、节约人工成本,设计了一种能实现自动取袋、送袋、撑袋、封口等连续操作的手持式苹果幼果套袋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机械结构与工作过程.该装置使用轻便、简单、高效,亦广泛适用于其他类似水果套袋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常见的蔬菜移栽机很难在空间受限的大棚中使用,导致大棚蔬菜在进行育苗移栽时仍然依靠人工而费时费力的现状,设计了一种专门针对大棚使用的蔬菜移栽机。该装置在推动移栽机行走时主动轮转动,通过齿轮和链轮两级增速传动,把动力传递到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带动插苗装置和菜苗传送装置的运动,实现菜苗的栽种。装置中采用偏心轮机构实现鸭嘴状插苗装置的上下运动,传送苗装置的循环间歇运动由空间槽轮机构来实现,通过空间槽轮机构和偏心轮机构的协调动作来达到预定的运动规律。同时,根据大棚参数确定了各零部件的尺寸,作出了CAD图和三维结构图,完成了对大棚蔬菜移栽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幼果套袋是提高水果品质的重要措施。针对实际生产中幼果套袋劳动量和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手持式幼果连续套袋机。该套袋机结构紧凑轻巧,具备取袋、撑袋、套袋、封袋和复位等功能,可手持对圆形或椭圆形的幼果进行连续套袋作业。在试验中可完成5~6个/min幼果的套袋作业,能够较大程度地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套袋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刮粪作业装置易出现粪便清理不彻底等问题,对现有刮粪作业装置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的刮粪作业装置,介绍其总体构造与工作原理、主要零部件设计,以期为畜禽养殖业实现机械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膜下播种机排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种子的落种过程。利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软件Pro/E完成了排种装置各零部件的三维造型,并将各零部件进行了虚拟装配。用组件装配中的机构分析进行运动仿真,并对各零部件的运动情况进行了干涉检查。结果表明,该设计中各零部件不存在干涉现象,结构设计合理,利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D型打结器Pro/Engineer仿真及动作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D型打结器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描述,利用Pro/E软件对打结器各元件进行装配,并对其打结装置进行机构的运动模拟仿真.把打结器复杂的打结动作总结为4个打结阶段,最后对打结器主要机构所完成的动作及功能进行了分析,为国内设计制造D型打结器及打结器后续改进进行了前期理论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棉秆收获机械拔断率、漏拔率高,作业时需对行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夹持辊式棉秆拔取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棉秆拔取机构、棉秆输送机构组成,通过对棉秆拔取机构作业过程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为了验证棉秆拔取装置工作的可靠性与作业性能,以机具前进速度、上拔秆辊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与拨秆轮线速度比值(简称速比)作为试验因素,棉秆拔断率、漏拔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棉秆拔取装置作业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棉秆拔断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上拔秆辊转速、机具前进速度、速比;影响棉秆漏拔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速比、机具前进速度、上拔秆辊转速。优化后的工作参数为:机具前进速度0.60 m/s、上拔秆辊转速46 r/min、速比0.50,以此参数组合进行田间试验,得到棉秆拔断率为3.68%,漏拔率为5.19%,与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研究结果可为棉秆拔取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我国高海拔地区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现有除冰技术基础上,以快捷有效除冰为目标,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除冰装置,即铣削挤压式除冰装置.装置总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对其除冰机构、刹车机构以及本体机构和装置总体绝缘防护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并对各机构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除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整地机丘陵、山地起伏地块和多样性地块适应差,动力消耗大,不能便捷调速,研究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整地机,通过对整机和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变速箱锥齿轮的理论设计,对主要工作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并对试验结果汇总分析,完成整机的结构布局和设计。以灭茬装置、旋耕装置转速作为试验因素对切碎率及油耗的影响关系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整地机的行进速度为5 km·h-1时:灭茬装置转速为479r·min-1时,碎茬率91%,油耗0.75 L;旋耕装置转速199 r·min-1时,碎土率92%,油耗0.93 L,作业效果最好,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靠性高,综合各方面条件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籽瓜取籽环节人工参与度高、劳动强度大这一难题,借助于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拟定一种脱籽效率高且具备清选功能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阐述了脱籽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主要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运用Pro/ENGINEER三维造型软件对装置进行整体建模,并通过Pro/MECHANICA及ADAMS软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籽瓜脱籽清选装置作业质量可靠,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UG和VB.NET的蔬菜移栽装置数字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UG和VB.NET数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旋转顶出式蔬菜移栽装置零部件系列化设计.建立了移栽装置的数学模型,应用UG完成各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和虚拟装配.借助VB.NET编写程序在UG中添加自定义菜单项,输入或改变有关参数即可在UG中自动生成相应机构的三维模型,实现移栽装置的数字化变型设计.结果表明,该数字化设计方法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码垛机作为各企业产品实现仓储运输的重要设备,作为码垛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考核指标,其稳定运行的作业能力不但与其电气控制系统有关,更与可靠的机械机构设计有关。本文主要探讨包装箱码垛机的机械结构设计,对整个设备的总体设计进行描述,对于设计中有关机械结构的设计进行详尽计算,确定具体的零部件,完成机械装配图。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马铃薯机生产实际,在研学外国同类先进技术基础上,设计研究开发了集开沟施肥、仿形开沟、播种薯(薯块)、起垄(培土)于一体的大型4行牵引式马铃薯种植机。为更灵活方便地组织生产,通用机架为基础进行各零部件间的变换与组合,实现各种不同作业的要求。为实现播深一致及对种植深度进行精确调整控制,创新设计播种机构单体仿形装置。  相似文献   

15.
基于UG和VB.NET数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旋转顶出式蔬菜移栽装置零部件系列化设计。建立了移栽装置的数学模型,应用UG完成各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和虚拟装配。借助VB.NET编写程序在UG中添加自定义菜单项,输入或改变有关参数即可在UG中自动生成相应机构的三维模型,实现移栽装置的数字化变型设计。结果表明,该数字化设计方法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现有马铃薯装袋机耗费人力大、装袋重量不规范和装袋效率低等问题,研制一种适用于多工位马铃薯装袋机的智能定重装袋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气缸作为执行元件取代人工操作,采用多个传感器采集信息,经过PLC处理信息控制多个电磁阀实现各气缸的动作,并通过相应的逻辑顺序实现各装袋口交替工作,衔接动作更连贯,大大提高各装袋口利用率。同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并在此设计基础上进行装袋性能试验。装袋性能试验表明:多工位马铃薯定重装袋控制系统运行良好,定重装袋误差率较低,其定重装袋误差率≤3%,较好地实现了定重装袋,可满足用户的马铃薯装袋要求。本研究对促进马铃薯装袋机智能化进展、提高马铃薯装袋机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对水果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水果的产量,水果套袋技术应运而生,但由于套袋过程过于烦琐,人工操作的工作效率低,因此我们通过分析水果套袋的工作过程研究出一种水果套袋机器人。本次研究的水果套袋机器人是对幼果进行套袋,我们主要从水果套袋机器人的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以电动机作为动力的微型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方案,在对微型电动拖拉机牵引作业和旋耕作业工况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电动机所需功率的计算方法,选配了相应的电动机和调速装置;确定了传动系统的传动比,设计了传动系统机械结构;所设计的驱动系统依靠调节电动机的控制装置能实现微型电动拖拉机常用工作速度之间的无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驱动传动系统能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圆草捆自动缠网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圆草捆自动缠网装置,该装置采用凸轮机构作为传动和控制机构,使用摆动连杆机构作为凸轮从动件,对引网作业机构、缠网计数机构和切网作业机构进行控制,实现了对圆草捆缠网、记录缠网圈数和切网的自动作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对宽度为80~120 cm的干草捆或宽度为80~100 cm的青贮圆草捆进行自动作业,装置对1.2 m宽干草捆缠网3圈、对1.0 m宽青贮玉米圆捆缠网4圈时,作业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20.
遥控全向调平山地履带拖拉机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拖拉机坡地行驶及作业时稳定性差、安全性不高、操纵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遥控全向调平山地履带拖拉机(简称山地拖拉机)。首先,在分析山地拖拉机调平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平行四杆机构的车身横向调平方案和基于双车架机构的纵向调平方案;其次,对山地拖拉机的全向调平装置、行走系、基于静液压驱动装置(HST)的无级调速传动系统、多功能液压系统、坡地适应液压悬挂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和相应的匹配选型;最后,对山地拖拉机进行了整机性能试验。试验表明,拖拉机在0°~15°的横向坡地和0°~10°的纵向坡地可以实现车身横、纵向的调平,有效提高了拖拉机坡地行驶和作业的稳定性;拖拉机可实现0~8km/h的无级调速,满足平地行驶、爬坡、等高线作业等多种工况的速度要求;可遥控实现山地拖拉机行车、制动、转向、全向(横向和纵向)调平、农具升降及姿态调整等动作,极大地提高了操纵的便捷性;山地拖拉机的接地比压为0.025MPa,在松软路面和沼泽地均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山地拖拉机的转向机动性能良好,最小转弯半径为1728mm,可适应丘陵山地相对狭小的坡地作业环境;山地拖拉机的平地偏驶率为5.5%,在15°坡地车身调平后的偏驶率为5.75%,小于车身未调平时偏驶率8.62%,均满足相应国家标准(≤6%)要求;液压悬挂装置的最大提升力为8.2kN,满足基本的作业需求;坡地旋耕的耕深稳定性满足国家标准(≥85%)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