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国内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介绍了适应甘肃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由此得出,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推动甘肃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保护耕作技术,主要生产目标是“控药、控肥、控水、促生产”。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进对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耕作技术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应用推广且范围较广,研究相关技术对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积极意义。主要分析了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以及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指出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保水、保土、保肥、降本增产、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农业技术,介绍了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农艺过程、耕作模式和机组优化配置,提出了凤台县发展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子县地理、气候、水资源等基本情况的分析,阐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长子县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已成功地创造了长子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1保护性耕作推广要取得重大突破以玉米"8020"、玉米宽窄行和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3种种植模式为重点,探索符合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普及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7万hm2。其中,要实现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1万hm2、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7667hm2、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2333hm2。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区域通过大量的研究,形成了适宜各区域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并且研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机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东北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性耕作通过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也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以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  相似文献   

10.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两方面分析,阐明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发展历程和本质;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关键机具与实施要点;介绍了我国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和现状、新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实施和效果、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的进展水平、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指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对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保护性耕作的内涵及实施保护性耕作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意义,提出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山西省太谷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机具选择,分析了太谷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太谷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9月来,壶关县在该县农机服务中心召开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专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县委和政府分管农业的主要领导,县农机服务中心项目组工作人员和项目区所在乡镇、村的负责人。会议围绕该县“强农富民”的1000m2机械化保护性耕工程建设进行了部署,宣读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区乡镇与县政府签订了项目任务书。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服务,科学管理,抓住农时,改革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与会代表还一致表示在项目实施中要做到三个保证,即保证实施…  相似文献   

15.
陈立刚  刘昕  邸妍 《农业机械》2011,(33):46-47
保护性耕作是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综合性农艺措施组装配套的现代农业技术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的根本出路。它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本增收,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保护性耕作是传统耕作技术的一次革命。本文对风沙干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对策及效益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16.
最近河北省人民政府下发冀政函 (2 0 0 2 ) 82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通知》。通知说 :为推动农业耕作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 ,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就加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普及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省水资源匮乏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污染呈加剧趋势 ,已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改进耕作技术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  相似文献   

17.
屯留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推广,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由粗到精的技术升华过程。从1994年开始,屯留县农机局在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的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基本确立了以作物残茬覆盖地表为核心的免耕、少耕、深松免耕、深松少耕等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证明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具有高产优质、肥田、节水、节支、省工、省力的特点,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了可持继发展战略和绿色有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作业技术规范,分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综合效益以及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陕西省佳县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技术规范,分析了实施该项技术产生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出了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戴伟 《农业工程》2013,3(3):45-46
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县近十几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客观条件的分析,找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总结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年一熟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