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首乌茎段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何首乌茎段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何首乌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5mg/L或Ms+6-BA1.0mg/L+NAA0.02mg/L,对于芽增殖,以MS+6-BA1.0mg/L+NAA0.05mg/L培养基较好,培养30d后芽增殖率可达到4.02。诱导生根培养基以1/2MS+6-BA1.0mg/L+NAA0.1mg/L或MS+6-BA0.5mg/L+NAA0.05mg/L较好,培养20d后生根率分别可达91.7%和96.3%。  相似文献   

2.
猪笼草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猪笼草具节茎段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MS+6-BA3.0mg/L+NAA0.1mg/L+Vc50mg/L的培养基中,诱导出侧芽;切取侧芽带1~2个节的茎段接入1/8MS+6-BA0.8mg/L+NAA0.1mg/L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并继代培养,扩繁2.5~3.0倍。继代3~5次后取高度大于3cm具2个节的芽,切顶芽在1/8MS+6-BA0.05mg/L+IAA0.1mg/L芽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具节茎段则先在1/8MS+6-BA0.5mg/L+NAA0.1mg/L培养基中培养,待其抽出侧芽后再转入芽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繁殖倍数可扩增1.5倍。将继代培养芽丛中具2个节的芽接到1/4MS+NAA0.2mg/L+IAA0.5mg/L+活性炭500mg/L培养基中,30d生根率可达75%;炼苗20d左右移栽,成活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夏蜡梅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夏蜡梅组培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茎段的最佳消毒方式是先用70%酒精消毒10—15s,再用0.1%HgCl溶液浸泡3—5min;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蔗糖30g/L,增殖系数4.03,茎芽生长粗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I/2MS+IBA0.4mg/L。  相似文献   

4.
以花叶木槿叶片、茎段、芽为外植体进行的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是MS+6-BA2mg/L+NAA0.2mg/L+2,4-D0.2mg/L;茎段在MS+6~BA3mg/L+NAA0.4mg/L上诱导的愈伤组织有不定芽分化,分化率45%;芽在MS+6-BA3mg/L+NAA0.4mg/L培养基上效果较好,在MS+6-BA1mg/L+NAA0.2mg/L上生根效果最好,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大莺歌凤梨的离体培养快速繁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莺歌凤梨组培快繁研究的结果表明:以茎尖或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或1/2MS) NAA1mg/L(或2,4-D2mg/L) 6-BA1~5mg/L上均可诱导芽分化,其中以1/2MS NAAlmg/L 6-BA5mg/L效果最好,培养43d可诱导出芽,分化频率50%;在培养基1/2MS NAA0.5mg/L 6-BA1mg/L上继代培养的增殖速率最高,培养30d芽的平均增殖倍数为7.4倍,降低6-BA浓度或提高NAA浓度有利于培养壮苗;1/2MS IBA1.0mg/L 1g/L活性炭的培养基诱导植株生根效果最好,30d生根率100%,平均每株苗生根3.5条,平均根长1.8cm;生根试管苗移栽于泥炭土:珍珠岩=1:1的基质,成活率约70%。软腐病是影响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通风和对基质进行消毒可减少软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骆瑞清 《山东林业科技》2011,41(4):36-39,46
以山苍予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茎段诱导分化丛生芽、增殖与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苍子通过茎段外植体直接分化丛芽进行离体培养的途径。最佳丛生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是1/2MS+6-BA2.0mg/L+NAA0.1mg/L,+AC0.5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6-BAl.0mg/L十IBA0.1mg/L+Vclmg/L,以不定芽形式增殖,增殖系数为5.6,增殖周期为30d左右;生根培养基为改良1/2MS+NAA0.3mg/L+IBA0.2mg/L+AC0.5g/L,生根率91%。  相似文献   

7.
以矮牵牛种子为外植体,将其接种在MS+6-BA1mg/L+NAA0.03mg/L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7~10天种子开始萌芽,15~20天新芽被诱导成愈伤组织,30天左右愈伤组织被诱导分化出丛生芽,再将丛生芽接种于MS+6-BA0.5mg/L+NAA0.05mg/L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出成苗,最后将成苗接种于1/2MS+NAA0.03mg/L培养基中,5~7天可生根,7~10天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
野葛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和IAA3种激素.诱导野葛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再将愈伤组织接种在不同浓度6-BA的MS培养基上.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结果表明.野葛幼叶、茎段和顶芽在适宜激素的诱导下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激素组合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NAA1.0mg/L 6-BA1.0mg/L.其诱导率为75%.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NAA1.0mg/L 6-BA3.0mg/L IAA0.2mg/L,其诱导率为70%。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不定芽的分化诱导率不同.茎段愈伤组织在不同浓度6-BA下均能诱导出不定芽;光照有利于芽的分化.在光培养条件下,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平均诱导率为66.7%。  相似文献   

9.
以托柄菝葜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MS、1/2MS、1/4MS、B5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托柄菝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1)启动培养基为1/2MS 6-BA 2.0 mg/L IBA 0.1 mg/L;(2)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MS 6-BA 3.0 mg/L IBA 0.2 mg/L,月平均芽增殖率可达 177.8%;(3)生根培养基为1/4MS NAA 1.5 mg/L 活性炭1 000 mg/L,培养25 d后生根率可达93.3%。  相似文献   

10.
以红蝉花(Mandevilla sanderi)带腋芽的成熟茎段、幼嫩茎段和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的结果表明:茎尖是初代培养最适合的外植体,MS BA2.0~4.0mg/L NAA0.1mg/L有利于外植体腋芽的萌生;最有效的芽增殖培养基为MS BA4.0mg/L NAA0.01mg/L,增殖系数达到4.3;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MS NAA2.0mg/L C0.2%,生根率可达76.7%。  相似文献   

11.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的“木文化”创造了科学世界,森林文化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是森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3个方面论述了对“园林文态”的理解,并进一步阐明在当今园林建设实践中,实现“园林文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的国际关系中,文化问题已经成为比以往更加敏感的话题,并引起了国际关系中不少重要的变革。文化主权和文化扩张构成了当今国际关系上主权斗争的一个新的领域,文化争执更应该说是对主权这一概念的一种挑战。主权在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在世界"全球化"的环境中,我们必须正视我国的文化身份问题,伟大的复兴需要我们伟大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腾飞,也是古老文明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以新的姿态和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介绍文化、旅游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定义,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下,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对石林县生态文化中的森林生态文化、花文化、虎文化、石文化、火文化、祖灵文化、酒文化作了论述,认为其综合特性是:多元与融合、封闭与开放、自然与粗犷.对弘扬和传承石林生态文化的路径和方式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体系架构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文化、生态文化与森林文化的关系、生态文化的系统性、生态文化的要素与形态,提出生态文化是“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文化,是“真、善、美”结合的文化的观点,构建了生态文化体系的基本架构,提出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源头,森林音乐文化也源于其中。湖湘文化作为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文化、性格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湖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湘音乐文化,也具备浓郁的地域森林特色。湖南森林文化与湖湘音乐文化的融合,产生了一系列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艺术经典。  相似文献   

17.
周冰彬  陈晓阳  李慧 《河北林果研究》2007,22(4):348-350,354
黧蒴栲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现象十分严重。不同培养条件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WPM为黧蒴栲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抗坏血酸(Vc)、活性炭(AC)、聚乙烯吡哆烷酮(PVP)对抑制外植体褐变均有作用,其中,PVP效果最佳,最适浓度为3 g/L。光照条件和温度对黧蒴栲褐变的影响都很大,初期暗培养和降低温度到19℃,能显著抑制外植体的褐变。  相似文献   

18.
爬山虎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爬山虎茎尖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爬山虎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爬山虎启动培养时,以茎尖作外植体比带腋芽茎段得到的无菌材料多,最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玛,适宜的细胞分裂素浓度为6-BA0.3mg/L;爬山虎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B5 6-BA1.0~1.5mg/L IBA0.1mg/L或B5 6-BA1.0~1.5mg/L NAA0.05mg,L;爬山虎试管苗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B5 IBA0.2mg/L,经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19.
芦荟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两种途径人手,对芦荟的组织培养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认为通过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是实现芦荟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病毒是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茎尖处理、茎尖结合热处理、冷处理、化学药剂处理及愈伤组织处理等方法可以去除植物病毒。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化学药剂培养脱毒、愈伤组织脱毒、冷处理脱毒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