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接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的接种方法很多,普遍采用的是接种箱接种和蒸汽接种。大型食用菌场也有使用电子接种器和超净台接种的。前两种方法简便、经济,但接种速度较慢。后两种方法提高了接种效率,但价格较贵,不易被一般种植户所接受。为了寻求一个经济、高效的接种方法,笔者对红外线接种箱做了改进,探索出一套简便,实用的接种方法。 (一)工作原理 红外线接种箱是利用红外线灯发出的热量杀死空气中的杂菌,无菌热空气膨胀、扩散,使灯下形成无菌区。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接种器在菌种制作过程中十分关键,而采用传统的接种箱、蒸汽流、火炉法等进行接种,虽然简易,但污染率较高,而购买接种仪等又投资太大.近年来,我们在总结各类食用菌接种器的基础上,利用超净工作台的原理,在当地制作推广了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接种器,接种成功率达到98%以上,提高工效7倍左右,深受制种专业户和小型菌种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新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是一种不用电、不用药物、不用酒精、不需要消毒灭菌直接全开式运作的接种设备。既可1人独立作业,也可2~3人协同生产,无毒害污染,接种成活率和成品率均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年实验室验证、教学试验及批量生产证实,用食用菌接种器产生的臭氧进行空间消毒、无菌操作、分离、转管、扩大培养菌种,成功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程名贵 《食用菌》1994,16(5):38-39
笔者于1989年开始致力于食用菌机械化栽培的研究,针对我国一家一户小型分散栽培的特点,经四年的努力,研制出袋栽食用菌全自动联合接种机,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现简报如下: 一、工作原理 该机是由多项间歇传动机构,输送带,消毒槽,压辊,打穴器,菌种分配器,封穴薄膜的涂胶、切割、贴封系统,机罩,电子灭菌器,料斗,菌种挖掘器,电动机等组成。消毒槽、压辊、打穴器、菌种分配器以及薄膜的涂胶、切割、贴封系统等排列设置在输送带上面,与输送带之间留有料袋通过空间,当输送带载着料袋作间歇前进通过各项装置时,由各项装置对料袋进行表面消毒(只对接种的一面消毒)、压扁整形、打穴口、接种、封穴口,从而完成整套接种工序。该机除菌种挖掘器有一微电机驱动外,其余均由一台电动机驱动。  相似文献   

6.
冯立才 《食用菌》2007,29(1):56-57
缩短发酵周期并使菌球细小稠密是食用菌液体发酵所希望得到的结果。采用匀浆接种法已被证明是一项有效措施。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可供无菌操作的匀浆器,笔者研制了一种匀浆器,经试验效果不错,在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食用菌生产接种污染率高的问题,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食用菌棚式接种技术。利用该技术接种,省工、省时、简便易学,接种效率是其它办法的2倍,成品率达到95%左右。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农学院殷戎一副教授等人研制成功的新型食用菌制种消毒剂,取代了传统的食用菌制种消毒剂——甲醛和高猛酸钾,具有无毒无害,无腐蚀性的特点,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采用这种新型消毒剂在净化环境的条件下,还可以使食用菌制种脱离原来的箱体,在室内进行开放式接种,从而简化制种工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接种时采用新型消毒剂,对食用菌菌丝的抑制作用小,菌丝萌发速度快。经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专利局核准,进行大批量生产,在全国菇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的接种方法有多种,混合接种是食用菌速生栽培技术的关键。菌种选育、栽培料制备、接种和发菌又是混合接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混合接种技术需要选育抗杂能力强的菌种;制备的培养料既要适合菌丝的生长,又要降低杂菌的密度;混合接种的过程要减少杂菌的污染;发菌温度要因菌种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袋料)常规接种法不仅速度慢、易感染,而且从袋料的两头(或中间)接种,菌丝体生长时间太长。湖南省里郴州地区鲤江煤矿工人张祟时,通过数年的反复研究,成功地研究了一种能促进菌丝快速生长的“多功能接种器”。最近,已申请专利。专家们进行现场测试,菇农通过实践运用,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突破,一条新的路子。其主要特色是:接种快,菌丝体生长快。整个接种时间比常规法快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接种是食用菌栽培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夏季工作人员在接种室往往汗流浃背,且有甲醛等有害气体,因环境恶劣,接种质量下降,接种成功率受到一定影响。在北方的严冬季节,食用菌出菇房管理比较困难,因食用菌子实体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不容易协调。在火炉加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根据食用菌的生产工艺流程,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设计一款小型的食用菌立体工厂化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准备室、接种室和培养出菇室3个生产车间,用于食用菌培养基配置、装袋、接种和培养等生产过程,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食用菌从二级菌种接种培养至可销售的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同时采用多层的立体栽培架培养,大大提高栽培密度和生...  相似文献   

13.
一项利用福建当地食用菌和茶叶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功能性茶钦料的科研项目———《药、食用菌工程发酵茶研究》 ,于不久前通过鉴定。药、食用菌发酵茶是以中低档乌龙茶为主原料 ,添加少量天然可食用辅料 ,接种驯化过的适宜在茶叶基质中生长的灵芝、猴头、茯苓和冬虫夏草等药、食用菌菌种 ,经固体发酵工艺培养而成。药、食用菌工程发酵茶不是药、食用菌与茶叶的简单混合 ,而是药、食用菌菌丝在茶叶基质上充分发酵生长 ,是茶和菌的自然融合。专家一致认为 ,以茶叶为主要培养基质 ,接种药、食用菌菌种 ,按固体发酵工艺培养 ,研制出多种药、食用菌…  相似文献   

14.
《浙江食用菌》2011,(2):12-12
本所自1988年研制出全国首台食用菌接种器,并不断对该机进行研究改进,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1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近百万元。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的生产少不了接种铲与接种针或接种锄。在生产母种和原种的转扩培养时,手拿接种锄和接种铲总觉得不便,工作效率不高,且往往因时间过长增加了污染的机会。笔者参阅1995年第3期《食用菌》中的“两种新型接种锄、接种铲的设计”一文后,觉得还不很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在常规法栽培食用菌中主要使用固体颗粒种和枝条种。固体颗粒种的主要优点是接种后接种块能覆盖住料面菌丝萌发面积大,菌丝萌发后接种口不易污染,缺点是其接种速度较慢、效率低,用种量大。近年来枝条种在食用菌栽培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接种速度快、用种量少,受到广大菇农的欢迎。笔者以平菇栽培窝口制菌袋为例,将枝条种的制作方法及配套平菇菌袋制袋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总结其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以供食用菌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绍彬  耿凤琴 《食用菌》1991,13(1):20-20
食用菌的传统接种是在无菌室或无菌箱内进行,接种前先用高锰酸钾与甲醛熏蒸和紫外灯照射消毒,设备投资较大,有时还会出现污染,且甲醛对人体有害.为此,笔者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在沈阳医疗器械厂等单位的帮助下,研究成了一种简易的浴罩接种技术.该技术已在辽宁50多家食用菌农户、5个农业技术学校及食用菌专家等检验使用,接种成功率均达100%,使用率高,操作简便.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食用菌生产单位,一般是用镊子或接种铲把原种接到栽培种培养基中,接种速度慢,容易污染杂菌.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轻便接种器,经应用效果良好.它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一)制作方法取一根无缝钢管,长29.5cm,直径1.2cm,内径1.0cm.下端用锉刀锉成4个齿,长4.0cm,宽0.5cm,末端锉成刀口状.上端锉一条活动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关键 ,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要想菌种在接种过程中不被其它的微生物污染 ,接种就要在接种箱 (或接种室 )中进行。笔者制作出一种简易接种箱 ,它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如下 :1 制作方法 选取一个长为 6 0~ 80cm ,宽为 4 0~6 0cm ,高为 5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食用菌原种扩繁时,一般都在接种箱中操作,因瓶(袋)体积大,接种箱容积小,需分批灭菌接种,每更换一次新瓶要重新灭菌,费工费时。为提高转接三级种效率,我们设计了电炉接种器。制作方法取800~200瓦电炉一台,用薄铁皮做一个内径为30~50厘米、高40~60厘米的圆筒,罩在电炉外即成(见图)。这样热流由于铁筒围拢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