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抵债资产作为一种以借款人其它财物抵偿农信社贷款本息的偿债方式,对农信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保全金融资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基层社在抵债资产的管理上存在随意抵押、管理混乱、财务不明、严重流失等问题,加大了农信社的风险隐患,笔者认为应把好“四关”,加强抵债资产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资产的损失。把好“价值认定关”基层社在收取抵债资产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存在着价值高、变现难、透明度低的问题,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给农信社信贷资产造成损失,因此,首先要以联社为单位成立专门的抵债资产管理组织,对以收取的财物进…  相似文献   

2.
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一直是困挠农信社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农信社在清收不良贷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收效甚微。不良贷款清收究竟难在何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依法收贷执行难。责任贷款追究难;抵债资产变现难;清收空间拓展难;寻求政策支持难。  相似文献   

3.
一、抵债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内部管理问题 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是农村信用社依法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而向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收取的用于抵御信贷风险的实物资产。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呈上升势头。这表明农村信用社依法维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盘活资金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对抵债资产方面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给抵债资产埋下了二次损失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为了保全信用社信贷资产,尽可能地减少资产损失,采取了以物抵债的方式清收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已成为普遍运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收回抵债资产的途径较多较乱;经营和处置抵债资产的权力缺乏法律保护,经营、处置抵债资产权责不明;管理和处置抵债资产的成本高、损失大;收回和处理抵债资产的会计处理模糊等等。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切实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信贷资产买卖业务逐渐在我国商业银行间兴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一种新的业务创新方向。相比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买卖业务在农村信用社领域的拓展却还较为陌生,目前仅有沿海发达地区农信社开展了零星、小量的业务,绝大部分的农信社都还没有开办信贷资产买卖业务的意识。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开办信贷资产买卖业务的条件和推动农信社业务发展的渠道,就如何开展信贷资产买卖业务做出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推进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买卖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体制不顺、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农信社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不良债权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关系农信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合作社外生金融安排下的"合作制"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金融的产生是满足金融活动中处于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而内生。我国由政府主导组建的农信社是外生的,难以实现合作制原则,严重损害社员利益。目前的农信社改革中政府热忱、经营者惴惴不安而农民淡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社员在产权缺乏保障下与农信社的博弈预期,来解释现行政府操纵的信用合作社改革中的合作困境。重点提出社员不愿响应农信社改革增资扩股的博弈模型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快社员产权保障的立法,稳定农民预期;确认农村内生金融的合法性并鼓励自主组建农信社,严格按法人治理结构管理;现存的农信社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实行多样化的产权组织结构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负担重的问题已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逐步予以化解: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并精减人员,压缩开支;一方面摸清家底,理顺关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转帐抵债、转让资产抵债及注销债务等还债方式。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是一种综合信息技术,具有技术层次和多种类型的资产登记,库存和交换等应用,包括各个领域的财务、经济和资产。区块链的概念更多是发现、评估和转移任何事物的一个新的组织范例,并且有可能用来协调所有人类活动。农信社是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农信社应用区块链可以实现加密货币与传统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的有效连接,不仅可以实时更新数据,而且还可以通过削减中间商降低成本,因此在农信社中应用和探索区块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个金融实体,农信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一,2014年末农信社资产总额达22万亿元,现在几乎所有农村成人都有农信社银行卡账户;第二,农信社拥有8万个网点,占全国银行总数的1/3,可以直接办理存折的存取现;第三,2015年农信社涉农贷款7.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5%,在消费贷款方面,主要有网商银行、手机银行等贷款渠道。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把全国46个数据中心,2300多家银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好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村级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绥化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将村级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业务,以书面形式委托给乡(镇)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代理服务,指导、监督村级资金使用、资产处置和资源发包,有效解决了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面临的压力明显加大,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有效缓解清收处置工作中所面临的不利局面,结合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中出现的缺乏专业专职清收人员、传统方式清收处置难度加大、金融科技赋能清收处置能力不足及清收处置过程中多受干预等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标本兼治、洁净有效清收处置不良贷款的思路,从提高认识、建立专业专职清收队伍、强化传统清收方式、加快金融科技赋能、强化内控管理及多方联动,合力处置等多方面入手,提出进一步提升清收处置质效建议,希望有助于农信社优化资产质量,有效缓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市场规则不健全,农信社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和贷款过程的不确定性也随之有加大趋势。因此,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实是当务之急。因此,笔者认为信贷资产风险防范途径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安阳县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2007年以来,针对上述问题,安阳县采取4项举措.切实加强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信社,下同)法人治理结构是构成农信社可持续有效运转的内部组织体制和保障组织体制发挥作用的管理制度的总称。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信社的性质为合作制,农信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合作金融组织。其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为:农信社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经营班子(主任等)和监事会;农信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实行一人一股一票制,农信社社员与农信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信社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农信社主任由理事会提名…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发展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农村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但更是新的挑战。现阶段根据大庆市农信社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对政策和体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相应地提出了怎样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发挥农信社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信用社增效,近日,河南省汤阴县农信社在全县10个乡镇聘请了30名社会监督员,对农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三资"管理,做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近年提出来的,是农村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综合的,一个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农村.农业.农民》2009,(10):I0002-I0002
许昌市农信社成立于1951年,下设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鄢陵县、魏都区、襄城县6家联社,272个营业机构,从业人员2304人,网点遍布城乡。市农信社在省联社和许昌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深化改革、规范管理、突出支农、狠抓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经营效益显著攀升、内部管理不断强化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农信社存款余额128亿元,  相似文献   

20.
该文阐述了法人治理结构理论,对我国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显著的特征是责权利不清和失衡及控制权转移,由此产生了诸如“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农信社软预算和“官本位”激励机制的形成。认为我国农信社今后应从建立有效的责权利均衡机制和向社员让渡剩余控制权两个方面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