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血变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急性血孢子原虫病。目前报道的住白细胞原虫有28种,其中危害鸡的有3种,即卡氏、沙氏、安氏住白细胞原虫。  相似文献   

2.
1996年7月1~7日,我市连续发生几例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发生情况见附表。 附表 住白细胞原虫病鸡发病死亡统计表1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呆立或嗜睡,有的脚软,行走困难,或不愿站立。食料减少或废绝。有的发黄。少数病鸡口腔积血,气管、肺出血。法氏囊一般无变化,少数有轻度充血。3 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通过库蠓的叮咬传染给鸡,造成流行发病。危害最严重的则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而鸡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唯一宿主。近几年来我县的一些大型鸡场和部分养鸡专业户的鸡接连发生鸡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每年多发生于5—10月,各个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死亡,中鸡和成年鸡感染后病情轻,死亡率较低,但发育受阻,蛋鸡则会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4.
王翔 《中国家禽》1999,21(5):25-25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急性血孢子原虫病。该病在许多地区都有发病报道,1998年在海安地区呈大范围流行。为了提高广大养殖户认识该病的能力,做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尽量减少由该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2000年8月5日江苏扬州某养鸡场专业户饲养的非免疫白色来航鸡发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相似文献   

6.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俗称鸡住白虫病、鸡白冠病。该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内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一种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与红细胞中引起的急性血孢子原虫病。该病经蚋、库蠓等血吸虫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幼雏危害严重,死亡率高,发病病程短。病鸡以鸡冠颜色苍白和内脏实质器官与肌肉组织大范围出血为特征,造成鸡体贫血,因此该病又称“白冠病”。成年鸡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仅表现出产蛋减少,多为隐性感染的带虫鸡。该病除鸡容易感染外,鸭、鹅、火鸡和雀等也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8.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血孢子虫病.临床以鸡冠苍白、咳血、下痢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9.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血孢子目住白细胞原虫科的原虫引起的疾病。自1905年于北美发现本病以来,陆续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本病的报道,尤为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地。在中国,主要在南方地带发病较多,损失也较严重;在北方也有本病的发生报道。为了了解住白细胞原虫在北京地区鸡场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7月至10月对北京郊区及郊区县19个鸡场的鸡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抗原和标准血清 鸡住白细胞原虫琼扩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由日本制药株式会社研制。12 被检血清…  相似文献   

1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圆形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该病常发生于秋季,主要由库蠓和蚋叮咬而传播.我国南方发生于4~10月份,是地方性流行,北方发生在7~9月份,各种日龄的鸡都能传染,该病感染3~6周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50%~80%,8~12月龄的成年鸡较雏鸡更易感,但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程度渐轻,死亡率也降低.成鸡发病后死亡率约5%~10%.  相似文献   

1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原虫在鸡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寄生于鸡体内的原虫主要是由库蠓传播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本病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比较流行,其他地区陆续有发病报道。我市最近几年也偶有发病,并且给养殖业带来较大损失。本病的高发期为夏、秋季节,为了有效预防本病,减少损失,现介绍笔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白冠病又名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是由带有住白细胞原虫的蚊虫、蠓叮咬鸡后,住白细胞原虫侵害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各龄家禽都易患,日龄越小,易患性越大。由于养殖场条件有限,  相似文献   

1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内脏组织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 ,以出血和贫血为主要特征。自 1 996年以来 ,我县每年 7~ 1 0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主要危害蛋鸡特别是产蛋期的鸡 ,导致大批死亡 ,产蛋量下降 ,软皮蛋、薄壳蛋增多 ,经济损失严重。我们根据该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取得良好结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1 .1 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采食量一般下降 3%左右 ,个别严重的可下降 5 0 %以上 ,羽毛松乱 ,…  相似文献   

1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白细胞而引起的鸡的传染性贫血疾病。病鸡鸡冠苍白,又称白冠病。近几年来,该病在日照市不断发生,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鸡都可感染,夏秋季节多发,其中8—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雏鸡、育成鸡发病率、死亡率高,可达30%~  相似文献   

1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Leucocytozooncaulleryi)寄生于鸡的圆形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该病常发生于秋季,主要由库蠓和蚋叮咬而传播。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最初由Mathis和Legar于1909年在越南北部发现,随后泰国、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本病的流行。1980年张泽纪在广州地区分离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证实了该病在中国大陆的存在。目前,我国有20个省市先后发现本病。1998年、1999年来,在山东、河北等地本病发病呈现增多…  相似文献   

16.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中而引起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致病力强,危害严重。据统计,3~6周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50%~80%,中、大雏死亡率10%~30%,成鸡死亡率5%~10%。该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尖喙库蠓传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因此,该病是在有尖喙库蠓和蚋的地区及其活动时期发生,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1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已知的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很多种,其中对鸡危害性较大的有两种,即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成年鸡发病率低,症状较轻或不明显,为带虫者。1-3月龄的雏鸡发病率高,症状明显,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血孢子虫病。临床以鸡冠苍白、咳血、下痢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常发生于秋季,主要由库蠓和蚋叮咬  相似文献   

19.
张蕾 《山东畜牧兽医》2012,(10):101-10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其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对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中鸡发育受阻,成鸡贫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Plasmodiidae)住白细胞原虫属(Leucocytozoon)的原虫寄生于鸡的内脏组织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已知有两个,即卡氏住白细胞虫(L.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L.Sabrazesi),前者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业和北美等地,后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印度和中国,本病是一种以阻碍雏鸡生长发育、死亡、成鸡严重贫血、生产性能下降、内脏和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疾病。一、地理分布和危害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自1960年在福建省确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