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谷核不育小麦标记蓝粒性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开始用转育稳定的太谷核不育小麦7739—3、贵毕农等15个品种(系)与硬粒小麦V6、V9等杂交,同时又用硬粒小麦V6、V9等13个品种作母本与5912—粒色深蓝杂交,对它们的后代进行复合杂交,并用硬粒小麦作轮回亲本,不断与蓝粒核不育株杂交。1989年在{[(核不育7739—3×硬粒小麦混粉)×(硬6×5912—粒色深蓝)]×硬6}×硬粒小麦混粉的后代中获得15粒蓝粒全不育株,58株白粒可育株。  相似文献   

2.
李凤珍  马晓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01-11402,11404
[目的]研究青海当地栽培小麦品种与硬粒小麦的人工杂交,为利用硬粒小麦来改良青海栽培小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青海省栽培小麦为母本,硬粒小麦为父本进行远缘人工杂交,研究杂交结实率以及F1代的发芽率和成苗率。[结果]栽培小麦与硬粒小麦杂交结实率为48.56%,F1代发芽率为31.68%,成苗率为34.65%。[结论]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具有一定的可杂交性,不同组合杂交结实率、发芽率和成苗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 硬粒小麦(T.durum Desf)是小麦属中除普通小麦(T.aestivum L.)外的另一个具有广泛生产意义的种,,它约占全世界小麦播种面积的10%,总产量约占7-8%;在我国,硬粒小麦的生产和科研几乎是空白。由于硬粒小麦(2n=28)与普通小麦(2n=42)的遗传基础不同,从而决定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差异。为了选育适合我国种植的硬粒小麦品种,开展硬粒小麦性状遗传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选用1986年试验的7个硬粒小麦品种,对其8个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初步估算,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育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硬麦在晋麦区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扩大山西优质小麦品质资源范围,[方法]对选用的16个加拿大硬粒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结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引进的硬粒春小麦优质品种,其籽粒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山农129。获得高蛋白(蛋白含量≥14%)强筋(湿面筋含量≥32%)高产(籽粒产量4 500kg·hm~(-2))品种是硬粒6号、16号、17号;高蛋白中筋(28%湿面筋含量32%)高产品种是硬粒4号、5号、9号、11号;高蛋白强筋中产(籽粒产量3 000kg·hm~(-2))品种是硬粒8号、14号、15号;高蛋白中筋中产品种是硬粒7号、10号;当地品种山农129为高蛋白中筋高产品种。[结论]硬粒小麦除1号、2号、3号、13号外,其余品种对改良山西小麦籽粒品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斯坦冬性硬粒小麦在新疆试种初报李蓉,覃祥安,李新平(新疆农科院品种资源室,乌鲁木齐,830000)硬粒小麦又名杜隆小麦,是世界上宝贵的农作物资源之一。它与普通小麦相比,具有籽粒长,角质率高,呈半透明琥珀色,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用硬粒小麦面粉生产...  相似文献   

6.
用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交,选育出几个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和品系,并选育出几个重穗型小麦品系;用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选育出重穗型小麦品系。证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交,及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是可选育出超亲类型的。并对远缘杂交的品种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罗闰良 《世界农业》1992,(10):17-18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在全世界种植3000万公顷左右,占小麦总产量的8%。发展中国家中,约80%的硬粒小麦种植于西亚和北非。而在西亚和北非,97%的硬粒小麦在没有灌溉的天水条件之下栽培。近几年,一些有良好栽培条件和高投入农业措施的国家,引进半矮秆硬粒小麦改良品种而增加了产量。但这些品种在西亚和北非的非灌溉  相似文献   

8.
我国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及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春性硬粒小麦全国区域试验与冬性硬粒小麦跨省市联合试验的品种和我所育种材料共556份样品进行了品质测定,探讨了我国硬粒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其与通心面质量的关系,研究确定了硬粒小麦几项优质指标及其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而提出了容重、黄籽率、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质量、黄色素含量、蒸煮品质等7项内容的硬粒小麦质量分级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4份不同类型硬粒小麦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建立了准确、快速和简便的硬粒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硬粒小麦品种类胡萝卜素光谱都显示β-胡萝卜素特征吸收光谱峰形,特征吸收峰在425~478 nm,主峰在445 nm,确定的测定波长为445 nm;不同硬粒小麦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变异范围在3.533 3~8.653 3 mg/kg,平均值为5.886 mg/kg,其中墨西卡里75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8.653 3 mg/kg,其次是CD85007-15-2、P468、新九师89-1、M75、中硬86173I、D84001、85(363)6,含量为6.573 3~7.480 0 mg/kg,类胡萝卜素含量极低的硬粒小麦品种有可可瑞特和P163。  相似文献   

10.
苏联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70年代末已达到600—700万公顷,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7—8%。以种植春性硬粒小麦为主,主要种植在乌克兰共和国,北高加索等地。其单产是8—20公担/公顷,为普遍小麦单产的32—40%。目前苏联区划的春性硬粒小麦品种有15个,其中哈尔科夫46,别捷丘柯139,萨拉托夫40,克拉斯诺库特卡6号,阿尔泰卡,阿尔马兹,奥伦堡2号等品种最有价值,这些品种的特点是丰产性能好,面筋含量高。  相似文献   

11.
江苏淮南麦区是中国红粒小麦的主产区,可分为软红麦与硬红麦2种类型.为了促进江苏省小麦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工作,带动该地区小麦产业的发展,以区域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时期江苏红粒小麦育成品种的性状变化.自1981年以来,江苏省通过省或国家审定的红粒小麦品种有53个,随育种进程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呈上升趋势,产量构成要素中千粒重增加最多,软红麦的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硬红麦的质量达不到国家强筋麦指标;赤霉病抗性改良较明显,白粉病改良有较好进展.育种技术中,常规育种仍然是品种选育的主体,常规育种中形成了滚动回交、协调选择等一系列育种理论,细胞工程及分子技术已经在江苏省小麦育种中得到应用.30年来的品种培育对小麦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复性电泳技术对小麦品种强筋小麦新麦19号和硬粒小麦生育后期的POD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与硬粒小麦子粒的POD酶谱有明显的差异,140kD和39kD是强筋小麦所特有的酶带;硬粒小麦活性较强筋小麦高,在146~96kD、23~10kD两区域均有酶的表达.强筋小麦和硬粒小麦的倒1、倒2两个不同叶位的POD酶谱中有4条酶带很保守,分别是300kD、52kD、39kD和37kD.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控制接种和发病条件,对硬粒小麦品种和与其亲和的从硬粒小麦上分离到的小麦叶枯病菌株以及软粒小麦品种和与其亲和的从软粒小麦上分离到的小麦叶枯菌株2个组合进行了病程的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12h,分生孢子发芽并从气孔侵入气孔空腔,病害潜育期为8-10d;接种后14d,聚集在气孔空腔内的菌丝体开始以气孔空腔为模板形成分生孢子器并伴有个别分生孢子器完全形成和分生孢子成熟,病组织上病原大量释  相似文献   

14.
硬粒小麦是小麦属内的一个四倍体栽培种,它具有A、B两个染色组的28条染色体。由于硬粒小麦的抗旱性、耐瘠性和抗真菌病能力较强,特别是其籽粒品质好、食味优良、营养价值高,因此,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育种工作者先后开展了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的种间远缘杂交工作,试图从中选育出兼具双亲某  相似文献   

15.
硬粒小麦是意大利的传统作物,用硬粒小麦制作的通心粉和其它面食是群众喜爱的食品,全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量为39.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于硬粒小麦的营养和加工品质好,制出的通心粉面条呈黄琥珀色半透明状,耐煮不浑汤,味香而有嚼头,因此,硬粒小麦的生产在意大利不断发展硬粒小麦的加工也日益完善而成为意大利农业的主要特色,以硬粒小麦为原料的面制品也成为意大利的主要出口贸易商品而历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硬粒小麦育种研究概况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我国硬粒小麦育种的概况及硬粒小麦材料的创新和育种方法的研究.利用复合杂交选育出了一批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硬粒小麦品系.株高在60~95cm,千粒重在40~55g,产量水平达到或接近普通小麦大面积的生产水平.对其品质性状、栽培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已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有的品系湿面筋可达到 38.7%,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8.500mg/kg以上.栽培上,应注意播种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此外,还对硬粒小麦的主要用途和营养价值做了阐述,并对硬粒小麦开发和利用作了分析,认为我国硬粒小麦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7.
施氮时期对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施氮时期推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但增幅不同,单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变化与此相似,蛋白质产量呈常态变化,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太谷核不育硬粒小麦与硬粒小麦品种吉拉多杂交并连续回交,在回交的F1群体中,我们发现不育株的株高明显高于不可育则可育株的株高近似于回交父本。对1996年的考种资料经统计分析及交换值的测定,初步确定此材料是太核不育基因Tal与高秆基因连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产上利用的小麦,主要是普通小麦,其次是密穗小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等。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六倍体小麦的次生起源中心。我国六倍体小麦品种数量很大,共1.5万个以上,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据统计,普通小麦已有120余个变种,居世界第三位(土耳其150个,苏联140个。П.А.Гандиляи  相似文献   

20.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小麦属的栽培种当中均占第2位。硬粒小麦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产品营养价值高,食味好,便于贮藏和食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硬粒小麦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