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3(原名“淮核23”)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冬小麦轮回群体经多代选择,于2001年育成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607),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通过大面积连片栽培示范,淮麦23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综合性状好。为了让广大农户和农场了解该品种的产量和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产量潜力,现把其材料整理如下。1产量表现2003至2005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505.74kg/667m2,产量与对照淮麦18相当;2005至2006年度组织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0.…  相似文献   

2.
扬辐麦4号,原名"扬辐麦3046",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辐照宁麦8号/宁麦9号杂交种,于2005年育成、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高抗梭条花叶病、高抗穗发芽的新品种.2006至2007年引进示范种植0.2 hm2,产量达8 280 kg/hm2,2007至2008年推广种植150余hm2,产量达8 158 kg/hm2,并出现超9 000 kg/hm2的田块.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6个高产品种(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各3个),从1996年到2005年进行 了10a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10a总平均产量为2974 kg/hm2。最高产品种 为平安8,平均产量为3189 kg/hm2;最低产品种为长农5,平均产量为2785 kg/hm2,最高比最 低增产14.5%。吉豆3和九农21的平均产量也超过3000 kg/hm2。3个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 较中熟品种高5.7%。以6个品种的年平均产量为依据,划分了年成:2004年为丰年, 产量为 3790 kg/hm2;1997和2000年为灾年,产量为2260 kg/hm2;2005年为欠年,产量为2585 kg/hm2; 其余6年为平年,产量为3140 kg/hm2。中晚熟品种较中熟品种稳产性好,变动指数平均小 8.4%。平安8和吉豆3的稳产性最好,变动指数分别为42.9%和48.4%。从分析不同年份组合与 10a数据评价结果的比较得出:准确评价品种稳产性的最少年限为9a。对大豆生产田单 产低、作物品种适应性差异、品种的适应性与稳产性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6个高产品种(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各3个),从1996年到2005年进行了10 a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10 a总平均产量为2 974kg/hm2。最高产品种为平安8,平均产量为3 189kg/hm2;最低产品种为长农5,平均产量为2 785kg/hm2,最高比最低增产14.5%。吉豆3和九农21的平均产量也超过3 000kg/hm2。3个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较中熟品种高5.7%。以6个品种的年平均产量为依据,划分了年成:2004年为丰年,产量为3 790kg/hm2;1997和2000年为灾年,产量为2 260kg/hm2;2005年为欠年,产量为2 585kg/hm2;其余6年为平年,产量为3 140kg/hm2。中晚熟品种较中熟品种稳产性好,变动指数平均小8.4%。平安8和吉豆3的稳产性最好,变动指数分别为42.9%和48.4%。从分析不同年份组合与10 a数据评价结果的比较得出:准确评价品种稳产性的最少年限为9 a。对大豆生产田单产低、作物品种适应性差异、品种的适应性与稳产性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丹玉98号(丹6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丹962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98号2005~2006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74.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9.2%;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24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5.0%,具有抗病性强、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6]290号。  相似文献   

6.
株两优5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株两优58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测5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1998,1999两年怀化市中稻区试平均产量7893kg/hm2,比汕优63增产4%,全生育期128d,比汕优63短6d;同期参加株洲市晚稻区试平均产量7209kg/hm2,比威优46增产2%,全生育期116d,比威优46短2~3d。1999年通过怀化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00年通过株洲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加速其推广,1998年以来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1999年在怀化鹤城制种1hm2,平均单产3619.5kg/hm2,2000年靖州制种3.5hm2,平均单产3678kg/hm2,2001年靖州制种16.7hm2,平均单产3652.5k…  相似文献   

7.
垦红23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钢03-441为母本、M30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等特点,在2012—2013年黑龙江省东部平岗区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571.6 kg/hm2,比对照品种垦大12增产8.1%;2014—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324.1 kg/hm2,比对照品种垦大12增产5.8%。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6001。  相似文献   

8.
黑河46号是以黑河19号为母本、北垦94-1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6。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秆强度好、不炸荚、适应性广、适宜机械收获等突出特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485.5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6.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79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8.4%。  相似文献   

9.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杂油 1号系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 ,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 (耐 )菌核病、熟期适中等特性。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3 15 7.75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4.5 0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843.40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10 .79%。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淮麦29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淮麦20/绵阳04254通过有性杂交,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突出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9010。  相似文献   

11.
淮麦4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我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基因组建的冬春轮回选择群体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70007)。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中强筋、适应性广、熟期较早、熟相好、抗倒性好、综合抗性好等诸多优点。为加快淮麦43在江苏沿淮及淮北晚茬麦区的推广应用,介绍了淮麦43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富麦66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与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泗麦1108中间材料F4为母本、高产多穗型中熟小麦品种淮麦1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全生育期214.7 d,较对照济麦22早熟1.0 d左右,株高71.2 cm,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561.8万个/hm2,穗型较大,穗粒数34.6粒/穗,千粒质量46.5 g.该品种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具有产量潜力高、成熟落黄较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富麦668于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211009),适合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Ⅱ优936(Ⅱ-32A/福恢936)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产量459.28kg/6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3%,抗性鉴定为中感稻瘟病.光泽县2004年试制种32hm2,收种子0.99万kg,平均产量206.3kg/666.7m2.其中制种户刘金保试制0.2hm2,生产种子900kg,平均产量300kg/666.7m2,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II优936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2年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50个大豆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本文分析了这50个审(认)定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平均产量由1982-1985年的1892.73 kg/hm2提高到2001-2005年的2820.67 kg/hm2,增幅为49.0%;最高产量由3072.0kg/hm2提高到4389.3kg/hm2,提高了4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时代和选育目的的不同而在37.00%~46.44%和16.80%~22.50%之间变化。山东省夏大豆的理想株型应是株高70~80cm,主茎节数14~16节,有效分枝1~2个,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密而均匀的结荚。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是利用“淮87-21”为母本,“周83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180-200kg/667m^2。适应性较广,适宜在淮河流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甜单303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甜单303是甜菜遗传单粒型多倍体杂交种.该品种在2002~2003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6点次的平均块根产量为39877.8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和甜单二号平均高12.16%;平均含糖率16.47%,比对照低0.46度;平均理论产糖量为6667.5 kg/hm2,比对照高8.77%.在2003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中,4个试验点平均块根产量为41273.9 kg/hm2,比对照种甜单二号提高17.88%;平均含糖率16.89%,比对照低0.52度;平均理论产糖量为7135.6 kg/hm2,比对照高14.18%.该品种抗褐斑病性与对照种相仿.2004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7.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糯玉米新组合Wxn×Wxa,2001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山农花糯1号.该品种夏播鲜穗采收期80 d,子粒成熟期92 d,鲜穗产量达15 000~18 000 kg/hm2,子粒产量7 500~12 000 kg/hm2.同果穗子粒颜色有多种,商品价值高.该品种株型紧凑,抗大小叶斑病、抗青枯、抗倒伏,是优质的青食玉米。  相似文献   

18.
垦大6号(原代号农大95-3014)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以农大89-2729为母本,北89-2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1995年出圃,1996~1997年参加本所产量鉴定圃的试验,1998~1999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1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垦大6号。2000年在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招标会上招标为中强筋优质家庭用粉小麦品种。1 产量表现该品种1996~1997年在本所的产量鉴定圃中平均产量为4 573.6 kg/hm2,比对照垦红8号平均增产11.0%;1998~1999年在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8.9kg/hm2,比对照垦红8号和垦红14号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19.
两优37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37S与R1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在武夷山市的武夷、洋庄乡等地试种,2007年在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点。1产量表现根据两优3773的生育期特点,它能充分利用武夷山市北片三大乡镇稻田的光温条件,2006年在武夷山市洋庄乡设3个示范点:其中洋庄村示范0·15hm2,平均产量612·0 kg/667m2,比汕优63增69·4kg/667m2,增产12·8%;大安村示范0·14 hm2,平均产量542·6 kg/667m2,比汕优63增48·0 kg/667m2,增产9·7%;东村…  相似文献   

20.
柏光晓  任洪 《玉米科学》2007,15(Z1):027-029
贵单8号是贵州大学农学院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04~2005年贵州省玉米杂交种西部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9 867.7 kg/hm2,16个点次全部增产,其中8个点次是第1位,两年分别比对照增产23.27%和23.4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864.5 kg/hm2,平均较对照增产16.92%,5个试点全部增产,其中3个试点是第1位。该品种种子顶土能力强,幼苗生长健壮,抗旱耐瘠,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2006年5月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中西部玉米主产区及我国西南山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它的育成和应用将推动西南山区玉米大面积产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