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病情况2010年12月7日,大庆红岗区一肉猪养殖场存栏肉猪1520头,其中一周前,新从外地引进苗猪360头,平均体重47kg,发病3d,死亡12头,其中当天死亡6头,原存栏的肉猪1160头,平均体重大约在65kg左右,无死亡。2批肉猪从不同规模养殖场引进,均免疫过猪瘟、猪肺疫、蓝耳病、口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7日,苏州近郊一肉猪养殖场存栏肉猪752头,其中一周前,新从外地引进苗猪360头,平均体重47kg,发病3d,死亡9头,其中当天死亡6头,原存栏的肉猪392头,平均体重大约在65kg左右,未有死亡。2批肉猪从不同规模养殖场引进,均免疫过猪瘟、猪肺疫、蓝耳病、口蹄疫疫苗,原先存栏肉猪还免疫过猪支原体病疫苗。  相似文献   

3.
正猪蓝耳病是目前困惑我国一些规模养猪场乃至中小型养猪场的重大生猪疫病之一。猪蓝耳病在养猪场中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以能繁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以及各个阶段的猪群出现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发病特征。一、流行原因分析猪蓝耳病之所以在一些养猪场中发生和流行,据分析,其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一是由于猪蓝耳病毒具有易变性的特性所决定;二是与一些养猪场不规范地使用猪蓝耳病疫苗或频繁地更换猪蓝耳病疫苗的  相似文献   

4.
崔福芹 《兽医导刊》2013,(10):26-27
近来,柞水县及周边地区发生猪高热病,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影响。笔者就下梁镇某养猪场发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特征及应对措施谈一下肤浅之见。一、流行病学调查下梁镇某养猪场存栏猪456头,发病39头,发病率8.6%,死亡12头,发病死亡率30.76%,猪是唯一的感染动物,发病快,范围广,呈流行性。首先是存栏母猪发病,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防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微生态制剂添加饲喂育肥猪,观察其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临床检查健康、100±5日龄的育肥阶段肉猪220头,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02头(8栏),试验组118头(10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瘦肉型生长肥育猪复合预混料";试验组采用"微生态制剂添加剂预混料"。试验期间,猪群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情况,对照组发病24头,发病率为23.5%;试验组发病6头,发病率为5.1%。发病后,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微生态制剂、复合维生素和多糖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发病24头,死亡19头,死亡率为79.2%;试验组发病6头,经8~12 d治疗后,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6.
行业资讯     
<正>华农实验室:某猪场出现变异蓝耳病近日,记者获悉,经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传染病实验室检验,大冶诸美养猪场的猪患有变异蓝耳病。自9月27日至10月7日,大冶诸美养猪场累计死亡277头猪,母猪流产35窝,经济损失60余万元。10月9日,该养猪场场长赵利海将3头发病的猪,作为样品,送到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传染病实验室,检验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等3个项目。据该实验室刘老师介绍,经检验,这3头病猪患有变  相似文献   

7.
我市八桥红光郭姓养猪场是一个以饲养肉猪为主的中型猪场,常年出栏肉猪3000多头。2008年8月6日~8月23日,发病死亡肉猪57头,发病死亡猪多为断奶后转入肉猪群的小肉猪,体重最大的6头肉猪50-60kg左右,其余大部分为30-35kg左右的小肉猪。现将发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余姚市低塘街道严某和高家畈高某两肉猪场暴发猪弓形虫感染性疾病。据现场调查,余姚市低塘街道严某猪场存栏肉猪205头,发病42头,发病率达20.49%,死亡6头,占2.93%。高家畈高某猪场存栏肉猪28头,发病14头,发病率达50%,死亡2头,占7.14%。  相似文献   

9.
綦江县赶水镇某规模化养猪场,2008年3月初从外地购进洋三元商品仔猪102头,引入后实施隔离观察3日后无异常,全群分别采用猪瘟脾淋苗、猪蓝耳病疫苗、猪口蹄疫0型合成肽疫苗三种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第7天发现2头猪减食,体温40℃~41.5℃,3天内就有24头猪发病,死亡6头。我站组织技术骨干与县畜牧中心专家组进行了会诊,临床初诊为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科学诊断及具体防治.方法:对某养猪场2013年1月~2014年1月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情况、治疗方式、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病症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共治疗3 611头发病仔猪,治愈2 095头,治愈率高达58.0%;共治疗5 871头发病肥猪,治愈5 011头,治愈率高达85.4%;共治疗879头发病种猪,治愈748头,治愈率高达85.1%。结论:按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治疗高致病性蓝耳病同时,积极治疗继发性病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猪气喘病(猪霉形体肺炎)在我县的母猪,肉猪中发病率高达40%以上,此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性:发病严重的引起死亡(其中较多的因并发感染而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轻者导致肉猪日增重下降、饲料耗量增加和延长肥育期,造成间接经济损失,目前常用抗菌药物对猪气喘病的疗效不佳,为此笔者从1989年4月起,对本县二个暴发猪气喘病的规模养猪场试用“治喘灵”洽疗病猪,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临床上2个猪蓝耳病发病猪场使用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后的防控效果,初步得出结论如下: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免疫猪群后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有助于改善猪蓝耳病活跃猪场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11日,农业部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22个省市感染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全国母猪存栏减少,肉猪存栏下降。2007年6月底,全国存栏肉猪为4.76亿头,母猪存栏4400万头,与2005年相比,母猪和肉猪的存栏数均减少了很多。  相似文献   

14.
正猪沙门菌病是猪霍乱沙门菌、猪伤寒沙门菌等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亦称猪副伤寒。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包括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也常发现这些沙门菌。当营养不良、气候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和维生素等,仔猪机体抵抗力降低,引起机体发病,甚或爆发。1发病流行情况民勤县大坝乡某规模养猪场,饲养杜洛克种公猪2头,长白母猪20头,年出栏肉猪460头,按程序进行口蹄疫、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接种。2017年9月以来,该  相似文献   

15.
<正>猪沙门氏菌病是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亦称猪副伤寒。该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也常发现这些沙门氏菌。当营养不良、气候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和维生素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机体发病,甚至爆发,造成经济损失。1发病流行情况天祝县祁连乡某规模养猪场,饲养种公猪1头,母猪2头,年出栏肉猪200头左右,按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免疫注射。2014年1 0月以来,该场断奶仔猪(1-3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南阳市规模养猪发展迅猛.2005年底全市存栏猪987.3万头.其中年出栏万头商品猪的规模猪场489个,规模场存栏猪589万头。在全市调查规模养猪场326个。存在猪喘气病的场152个.占调查场的46.7%.发病场内发病率30.6%.患病猪与健康猪比较.日增重降低约13%~17%.饲料转化率降低约16,3%.平均出栏时间延长18~20天.按出栏猪计算.每头猪整个育成周期平均多消耗饲料41.17千克:  相似文献   

17.
1986~1987年度,英国拥有繁殖母猪84万头,生产商品肉猪1500万头左右。经过20年来对高效率生产优质瘦肉的精心选择,使屠宰肉猪平均背膘厚度在近10年内平均每年降低0.5毫米。繁殖群平均规模为55头母猪以及约4000个猪场,生产的猪占全英总猪数的80%以上。因此,目前英国养猪生产已转为以少量大规模养猪场为基础,并从而已具有了高技术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讷河市某养猪场发生"猪无名高热"病例,猪多为13~25周龄的育肥猪与产仔前后的母猪,仔猪没有发病.该养猪场饲养生猪285头,育肥猪210头,仔猪57头.发病母猪2头,育肥猪31头,发病率12%,死亡育肥猪10头,病死率30%. 1 临床症状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共同点是高热不退(41℃),全身发红,呼吸急促.有的病猪有神经症状,大便干燥或腹泻,卧地不起或全身抽搐,眼发红、有眼屎、鼻孔流鼻液,耳发紫变厚.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唐山市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免疫状况,设计、推广合理的免疫程序,2007年7月开展了全市性的规模养猪场蓝耳病免疫程序评估,现将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猪蓝耳病已发生转型,由原来的母猪流产型转为仔猪呼吸道肺炎型,其与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等病继发混感已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对仔猪的危害极为严重。现将某养猪场发生的一例猪蓝耳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山西省阳城县一生猪饲养场,有三批同期出生临近断奶的仔猪35头,于2014年8月2日晨发现死亡2头,当时场主以为是母猪挤压而造成,未予重视。3天后部分仔猪出现腹泻症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