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鸡腹水症又称鸡水肿病、心脏衰竭综合征等,大多发生于4~5周龄,死亡多在5~7周龄,死亡率有时可高达30%。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不振,腹部下垂,不愿走动,严重者呼吸困难,皮肤高度瘀血,遇刺激可加速死亡。病鸡剖检变化为腹腔内积聚大量黄色水样或胶冻样液体,心包积液,心脏扩张;肝肾肿大瘀血,有的肝脏发生破碎;骨骼肌严重瘀血。该病常年均有发生,冬季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发生。目前,饲料水平的提高,肉仔鸡生长速度加快,造成肉鸡生长过程中相对缺氧,使该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大大影响了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与本区一肉鸡饲养场(存栏1万只规…  相似文献   

2.
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心脏衰竭综合征等,大多发生于4~5周龄,死亡多在5~7周龄,有时死亡率高达30%。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不振,腹部下垂,不愿走动,严重者呼吸困难,皮肤高度淤血,遇刺激可加速死亡。  相似文献   

3.
肉鸡腹水症又称鸡水肿病、心脏衰竭综合症等,大多发生于4~5周龄的雏鸡,死亡多在5~7周龄,有时死亡率高达30%。该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鸡精神不振,腹部下垂,不愿走动,严重者呼吸困难,皮肤高度淤血,遇刺激可加速死亡。剖检病鸡可见腹腔内集聚大量黄色水样或胶冻样液体;心包积液,心脏扩张;  相似文献   

4.
肉鸡腹水症(Ascites syndrome in Broilers,ASB)是一些高海拔(1500m以上)地区幼龄肉鸡最常见的病,因此也称之为"高海拔病"。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给养鸡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腹水综合症最常发生于生长期的肉用仔鸡,特别是一些快大型的肉鸡品种,3日龄即可发病,2~3周龄的鸡敏感性高于大龄鸡,症状突出表现在4周龄以后,死亡高峰见于4~7周龄快速生长期。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16周龄鸡,其中2~7周龄的仔鸡发生最多,特征表现为病鸡两侧小腿和肌腱束变粗、跛行。该病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不到1%。本病可在肉鸡中迅速传播,病毒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在鸡群中传播蔓延,引起病鸡死亡、淘汰、生长停  相似文献   

6.
肉仔鸡腹水综合征(Ascitessyndrome,AS)是快速生长的肉仔鸡的一种常见疾病,以明显的腹腔积水和心肺功能衰竭为特征。我国肉仔鸡生产规模已达年产30亿只,由腹水征造成的损失很严重。近几年来,随着肉鸡业和饲料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成为阻碍肉鸡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发病特点AS多发于生长快速的肉用仔鸡,如艾维茵、AA鸡,品种间发生该病的差异性较大;多发于公鸡(70%);发病日龄多数国家在3周龄左右,死亡高峰期为5~7周龄;在天气转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通风不良和光照过长都可能引起该病的发生。二、临…  相似文献   

7.
肉鸡坏死性肠炎由魏氏梭菌引起,该病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平养的肉仔鸡。该病以严重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为10%~20%,本病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且一般的药物和常规剂量难以产生疗效。该病常导致鸡只死亡或降低鸡的生产性能,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肉鸡猝死综合症又称“暴死症”,是国内肉鸡生产中新出现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引进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的鸡种中,该病的死亡率达2%~5%,且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的特点,是非传染性疾病中造成死亡的首要病症。因为该病不像某些传染病那样造成暴发性死亡,生产中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一旦发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防治,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损失。1.发病情况:该病多发于3周龄的肉鸡,公雏多于母雏;生长发育快、体质优良的鸡多于体轻瘦弱的鸡,父母代肉种鸡在14周龄左右出…  相似文献   

9.
肉仔鸡腹水症是由多种致病因子造成鸡慢性缺氧、代谢机能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腹腔内潴留大量积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危害快速生长的幼龄肉鸡,当今已成为世界性肉鸡饲养业的严重问题.一、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该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低温舍饲季节.肉仔鸡发病多在4~6周龄,有的发生在3周龄,生长快的雄性鸡最易感.发病率因各地环境因素不同而不等,鸡群发病率一般达3~5%;严重可高达20%以上,患病鸡死亡率60%以上.肉仔鸡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太明显,后期腹部膨大,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用手触压有波动感,喜卧,不愿活动,走动类似企鹅,食欲减少.严重时生长缓慢,呼吸困难,皮肤发绀,突然倒地死亡.若并发某种传染病会加速病鸡死亡,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肉鸡腹水症是导致肉鸡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4~6周龄最易发生,死亡率达15%~30%.该病以病鸡的腹腔积聚多量浆液性液体、右心扩张、肺部瘀血、水肿和肝脏病变为特征,肉鸡生长速度过快、慢性缺氧、高海拔、寒冷、肥胖、氨气过多、维生素E缺乏、饲料中含盐量过高等均可引起发病.2008年沈阳某鸡场饲养的4000羽艾维茵肉鸡发病,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与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除直接引起鸡死亡与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肉鸡坏死性肠炎南魏氏梭菌引起,该病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平养的肉仔鸡.该病以严重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为10%~20%,本病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且一般的药物和常规剂量难以产生疗效.该病常导致鸡只死亡或降低鸡的生产性能,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腺胃炎俗称“肉鸡矮小综合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秋季多发,尤以8-9月份为重。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肉鸡和蛋鸡,但以生长快速的肉鸡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于15—20日龄,个别病例可在5~10日龄发生。发病率为8%-33%(与季节有关),病死率5%~25%(与继发感染有关)。该病病程长,而且易反复。一般病鸡生长缓慢,发育不整齐,采食量下降,消瘦死亡,发病期间出现严重过料现象,精神不振,呆立,缩颈,羽毛蓬乱,冠髯苍白,畏缩,可视黏膜苍白。排黄白绿色稀粪,粪中有时出现血液。肉鸡严重发育不良,生长迟缓,重症者昏迷,直至衰竭死亡。该病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饲料报酬下降,影响肉鸡出栏体重,使养殖户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以腹部积液,心衰,肺脏充血坏死,肾脏肿大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影响2~6周龄肉鸡,最早也可发生于1周龄内肉鸡,正常情况下体型较大鸡只容易发病。发生该病后可造成鸡只陆续零星死亡,最高可达30%以上。本文通过对1例肉鸡腹水综合征临床症状诊断和流行病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肉鸡腹水症是由多种致病因子,造成鸡慢性缺氧、代谢机能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腹腔内储留大量积液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快的新的肉鸡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快速生长幼龄鸡,当今成为世界性肉鸡饲养业的严重问题。1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该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低温舍饲季节。肉鸡发病多在4-6周龄,有时发生在2-3周龄,生长快的雄性鸡县易感,发病率因各地环境因素不同而异,鸡群发病率一般达3%-5%,严重可高达切仍以上,患病鸡死亡率约ho%以上。肉鸡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腹部肿大,腹…  相似文献   

16.
肉鸡腹水症俗称“大肚子”病,又叫肺动脉高压综合症,鸡水肿病等,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性应激病。其特征是腹腔聚积过多的浆液性渗出物。1 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此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寒冷季节高发,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乱,两翅下垂,腹部逐渐膨大,触之波动,行动迟缓,卧地不起,样似企鹅。食欲减退,呼吸增快,消瘦。常发生于2~7周龄鸡,最早见于7日龄鸡。死亡率不一,高的可达70%,尤其对于快速生长的幼龄肉鸡危害严重。剖检病鸡:可见腹腔积有清亮淡黄色液体,含量不等,内含有纤维絮状蛋白凝块;心脏…  相似文献   

17.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综合征最初的报道多见于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生,是目前造成商品肉鸡死亡的重要疾病,该病的死亡率日趋上升.生长速度快的肉鸡品系易患此病,促使肉鸡生产性能提高的饲养方案常引起鸡群死亡率的上升,而死亡鸡中因腹水综合征的占很大比例.该病3~5日龄均有发生,但多发于4周龄以上发育良好的肉鸡,以秋、冬寒冷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疆石河子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较为频繁,而且与以往的发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3~5周龄的鸡较多发,而且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的发病率比蛋鸡高:发病鸡群的死亡率不大,一般发病率10%~加%,死亡率5%~8%左右。个别发病严重的鸡群死亡率在10%-15%左右:首免使用法氏囊中毒偏强疫苗的鸡群在免疫后2~3天,有个别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9.
肉鸡传染性矮小综合症又称吸收不良综合症或苍白鸡综合症。1周龄以内的小鸡最易发病,发病率为5~20%。病鸡生长缓慢,有些甚至停止生长,到4周龄时仅为正常鸡的一半大小或更小。 多数病鸡腹部臌大,有些表现为腹泻,羽毛蓬乱,脚  相似文献   

20.
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肉鸡坏死性肠炎流行较为广泛.天气持续少雨干旱,使用劣质鱼粉等是该病的诱发因素.该病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平养的肉仔鸡,以严重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1998年秋季,邵武市张厝乡广泛流行肉鸡坏死性肠炎.其特点为,鸡群中有10%~20%鸡只发病,严重消化不良,生长停滞,饲料报酬下降.该病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且一般的药物和常规剂量难以产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