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在促进鱼类生长、提高免疫力中发挥重要的营养作用.添加苏氨酸可以更好地平衡氨基酸,使饲料中的氨基酸比例更接近理想蛋白质,降低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饲料中缺乏苏氨酸时,鱼类摄食量降低、生长速率下降、免疫机能抑制等症状.近年来,随着饲料中植物蛋白的广泛使用,苏氨酸逐渐成为限制性氨基酸,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1、鲑鳟鱼类对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需求鲑鳟鱼类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与温水性鱼类相比,一是需要较高的蛋白质,一般为30%—55%,且动物性蛋白质占总量蛋白质的35%—70%;二是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但对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的需要量比温水性鱼类高0.6—2.5倍,而且要求氨基酸平衡性(即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氨基酸之间比率)较好;当限制性氨基酸缺乏时,鲑鳟鱼类极易出现营养性疾病,导致免疫力和应激能力的降低。这就要求饲料中所提供给鲑鳟鱼类的蛋白质应为“理想蛋白质”,且易消化和吸收。表1鲑鳟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鱼类…  相似文献   

3.
采用4种不同动、植物性蛋白质及其含量的饲料分别喂养4组倒刺鲃鱼苗30d。试验结果:植物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比含量较低的饲料更好促进鱼苗的生长;饲料中含有一定比例动物性蛋白质比不含动物性蛋白质会更好促进鱼苗的生长,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4种不同动、植物性蛋白质及其不同含量的饲料分别喂养4组倒刺鲃鱼苗别。试验结果:植物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比含量较低的饲料更好促进鱼苗的生长;饲料中含有一定比例动物性蛋白质比不含动物性蛋白质会更好促进鱼苗的生长,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青鱼饲料添加组氨酸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实质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有关鱼类对氨基酸的数量及平衡的报道较多。但关于青鱼对游离氨基酸利用的研究不多,一般认为,鱼类对饲料中氨基酸和添加的游离氨基酸存在着吸收的不同步的现象,同时还影响别的必需氨基酸吸收的同步化,使氨基酸得不到平衡互补,从而影响游离氨基酸的结合率以至整个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有的试验表明:添加游离氨基酸能  相似文献   

6.
牛蛙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蛋白质是动物进行各种活动和构成动物体的最主要的物资基础。动物的生长虽然包括体蛋白质的增加和脂肪的积累两个方面,但主要的还是体蛋白质的增加。显然。蛋白质是决定动物生长快慢的最关键的因素。同时它又是饲料成本中费用最大的部分。如果要取得最佳的养殖效益,必须研究满足其快速生长的最适蛋白质含量。目前,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已有许多的鱼类营养学家以某些鱼类、贝类、虾类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范围,以及其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也对草鱼、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配合饲料早在20年代国外就已开始研究,50年代才运用于养鱼业,由于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而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国外所养殖的鱼类多为名贵品种,需要饲料蛋白质含量较高,因而饲料的价格也较高。我国目前高蛋白饲料相对价格高,来源困难,要运用配合饲料养鱼成果,发展我国鱼类养殖业,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此,我们根据因地制宜,来源广、产量大、价格低廉等寻找原料的原则,相应选择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不高的种类,于1979年在烟台地区发电厂散热池里,用网箱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鲤鱼是北方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其饲料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含量,更要注重蛋白质的质量。优质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比例合适,容易被鱼类所吸收。目前国内北方鲤鱼的配合饲料中采用的主要原料为豆粕,菜粕,而豆粕、菜粕类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蛋氨酸缺乏会导致生长缓慢,饵料系数高,其主要原因是蛋氨酸不足引起氨基酸不平衡,饵料利用率下降,造成饲料浪费。有关专家认为添加单体蛋氨酸能提高鲤鱼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但也有专家认为鱼类对饵料中氨基酸和添加游离氨基酸存在着吸收不同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鲑鳟鱼类对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需求 鲑鳟鱼类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与温水性鱼类相比,一是需要较高的蛋白质,一般为30%—55%,且动物性蛋白质占总量蛋白质的35%—70%;二是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但对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的需要量比温水性鱼类高0.6—2.5倍,而且要求氨基酸平衡性(即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氨基酸之间比率)较好;当限制性氨基酸缺乏时,鲑鳟鱼类极易出现营养性疾病,导致免疫力和应激能力的降低。这就要求饲料中所提供给鲑鳟鱼类的蛋白质应为“理想蛋白质”,且易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10.
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均需求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五大类营养物质。不同种鱼类和同一种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同。本讲介绍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对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这些资料对构成配合饲料各营养素的适当含量,编制合理配合饲料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一、蛋白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鱼的生长主要是指蛋白质在体内的积累。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较高,一般说来是哺乳动物和  相似文献   

11.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营养平衡实际上是氨基酸的平衡。饲料中一旦缺乏某种氨基酸,会使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比例失调,限制其它氨基酸的利用,多余的氨基酸则脱掉氨基作为能量被消耗掉,从而造成蛋白质利用不合理。但是所有的植物蛋白都存在某种或某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为蛋氨酸和赖氨酸,因此,当饲料中植物蛋白源的添加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鳟鱼对蛋白质的需要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在水温高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适当增加。Delong和Haver(1958)指出,在8.3℃水温环境下大麻哈鱼对蛋白质需要为40%,在14.4℃时则需要55%。能势和新井(1972)用鳗鲡试验,测得蛋白质最适需要量为45%。Sin(1973)研究出不同规格的鲤鱼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量,鱼种的蛋白质需要量43~47%,鱼种和未成鱼的蛋白质需要量37~42%。成鱼和亲鱼蛋白质需要量则为28~32%。鲶鱼在20℃水温时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为35%,25℃时则为40%。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8)
酒槽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20%,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酒糟可在生产中当作饲料来饲喂动物,尤其因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对牛适口性好,在瘤胃中酒糟蛋白降解率较高,补充肉牛育肥快速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生产中可作为肉牛育肥的蛋白质补充料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正> 近年来,从能量研究查明,鱼类对蛋白质的要求量随饲料中可消化能量含量多寡而异(荻野,1976)。提高饲料中可消化能量,可以降低饲料蛋白质作为能量的消费,使蛋白质利用率提高,两者同存在一个最适  相似文献   

15.
军曹鱼稚鱼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军曹鱼--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适合在热带亚热带网箱养殖鱼类的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含量,进行了两期生长实验。在第I期的生长实验中,在以鱼粉为基础饲料中添加酪蛋白代替淀粉,使饲料形成含蛋白36-60%的梯度,7种饲料据估算是等能量的。经过8周的生长实验,投喂含44%、48%和52%蛋白质的几种饲料的稚鱼(实验开始时体重33g)的体重增长及饲料转化率均优于其他几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摄食含44.5%蛋白质的饲料的稚鱼,体重增长率最高,这被认为是最适合于稚鱼生长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在第II期生长实验中,给稚鱼投喂含脂肪3-18%的7种等氮和等能量的饲料,稚鱼(初始体重41g)的生长率在脂肪含量为3%时最低,随着饲料含脂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逐渐升高,然后持平。采用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饲料脂肪含量达到5.76%时,鱼的生长达到一个转折点,饲料脂肪含量超过这个转折点至实验的最高浓度18%时,鱼的生长情况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海水仔稚鱼早期阶段氨基酸的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海海鱼鱼卵中的游离氨基酸占鱼卵总氨基酸含量的近50%(干重),游离氨基酸库中的游离氨基酸似乎是卵黄蛋白的水解产物。仔鱼吸收卵黄内源营养的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库中的游离氨基酸逐渐减少,到仔鱼开始摄食时,库中的游离氨基酸已近枯竭,游离氨基酸不仅是代谢能源,而且是体蛋白合成的基本原料,仔鱼开始摄食后,氨基酸作为分解代谢的重要物质,可能有高达60%的能量由氨基酸提供,由于仔稚鱼的生长主要是通过合成蛋白质增加鱼体的重量,加之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很高,因此,仔稚鱼需要其饲料中有较高的氨基酸含量。仔鱼开始摄食后,其消化系统对蛋白质的水解和吸收能力较弱,海水仔稚鱼的早期阶段,仔鱼的肠道对游离氨基酸的吸收要高于对多肽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吸收,仔鱼开始摄食后,由浮游生物获得大量的游离氨基酸,用微粒饲料培育仔稚鱼,微脂粒技术可能是向饲料中添加游离氨基酸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海水鱼类营养需要特点 蛋白质、糖和脂类是海水鱼类的主要营养来源,维生素、无机盐等在维持鱼类正常的新陈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海水经济鱼类多属杂食性或肉食性鱼类,其消化道的长度与体长之比,一般较陆生畜禽小得多,并有其独特的消化代谢特点,因而决定了其对营养需求的特殊性。 1.蛋白质的需求特点 海水鱼类对饵料中蛋白质水平的需求较高。一般而言,温水性鱼类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0%-36%,冷水性鱼类则要求45%-50%的蛋白质含量,都大于一般畜禽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12%-22%)。在蛋白质品质方…  相似文献   

18.
青鱼、草鱼、团头鲂的肌肉及有关天然饲料的生化组成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主要阐述不同生长阶段的青鱼、草鱼、团头鲂的肌肉及与这三种鱼食性有关的天然饲料生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鱼的肌肉中以水分含量最高,蛋白质、脂肪、灰分、醣依次减少。三种鱼处在不同生长阶段(即夏花、一龄鱼、二龄鱼和食用鱼),其肌肉生化组成特点是:水分随鱼体生长逐渐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青鱼r=-0.88,草鱼r=-0.94,团头鲂r=-0.93;脂肪含量随鱼体生长逐渐增加,青鱼和团头鲂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和r=0.94,雨草鱼的相关系数r=0.47,不显著;蛋白质、鱼、灰分含量的交幅不大,趋于相对稳定。三种鱼的肌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必需氨基酸含量(干重计)为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以食用鱼阶段相比较,青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51.5%,草鱼和团头鲂的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氦基酸总量的50%和46.7%,均可称得上高质量的完全蛋白质。青鱼的天然饲料(干物汁),螺蛳的蛋白质含量为53.18%,脂肪5.0%,醣17.3%;黄蚬的蛋白质含量为48.68%,脂肪10.15%,醣31.5%;草鱼的天然饲料(干物汁),宿根黑麦草的蛋白质含量为31.62%,脂肪6.43%,醅38%;苦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8.89%,脂肪2.79%,醣36.22%。在这些天然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组分种类齐全,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50%左右;饲料的能量蛋白比(C/P比),螺蛳为61.4,黄蚬为84.64%,宿根黑麦草为107.13%,苦草为129.96。实验证明,这四种天然饲料的蛋白质,脂肪,醣的含量和C/P比,与青鱼、草鱼、团头鲂的营养需求相适应,可称为优良的天然饲料。本研究为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学研究及鱼用饲料的开发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能为鱼类的生长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1],还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减少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等[2]。饲料脂肪水平影响鱼类肌肉等组织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因此,查明并掌握鱼类脂肪需求量及代谢规律有利于指导鱼类饲料生产,达到节约蛋白质的目的。笔者主要从生长、组织形态、消化和吸收、脂肪酸组成及基因表达等方面分析综述了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郑卫东 《齐鲁渔业》2007,24(4):45-45
1蛋白质蛋白质对龟的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龟直接从饲料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一般认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就好,养殖对象生长就快。龟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需求比较高,其生长阶段不同,需要量也不一样,根据科研人员介绍,一般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稚龟50%左右;成年龟43%~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