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之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水库和池塘主要养殖对象,因其味道鲜美、养殖成本低等特点而被广大养殖户接受,成为淡水养殖最大的品种之一,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20%以上。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养殖期间易暴发出血、烂鳃、肠炎、赤皮等疾病,如何有效控制草鱼病害难题,不仅关系到草鱼养殖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渔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养品种,列为“四大家鱼”之一,自然分布较广,养殖产量大,约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草鱼养殖一个瓶颈问题是疾病,常见的危害比较大的疾病主要有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老三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鲍病)、小瓜虫、车轮虫、绦虫病等,各种疾病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给草鱼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张明  李为学 《河北渔业》2010,(1):19-19,27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采用新技术养殖草鱼,通过对草鱼分级饲养、饵料组合投喂,极大地缩短了从放苗到上市的养殖周期,明显地提高了草鱼养殖产量和效益,比过去常规养殖产量增加20%左右,收入增加4500元/hm^2左右,而且鱼的营养和口味更好。  相似文献   

4.
上林县地处亚热带、全县总养殖水面4.2万亩,多数养殖水面水深而清瘦,适宜放养草鱼。群众素有养殖草鱼习惯。池塘、山塘放养草鱼比例为总放鱼量15%-20%,但从渔获物看草鱼产量却占30%-40%,从产值看草鱼占总产值40%-50%,因而草鱼成了“当家鱼”。草鱼易生病。  相似文献   

5.
草鱼注射疫苗防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长友 《内陆水产》2006,31(2):16-16
草鱼[Cteno phar yngodon idellus(Cuvier et Valen- eiennes)]古名(?),又名鲩、白鲩、白(?)、草根子、猴子鱼、棍子鱼等,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是淡水养殖常规品种。因其肉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技术、生产操作相对容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广大地区池塘、网箱等不同水域养殖的主要当家品种。但草鱼抗病力差, 病害多,特别是“草三病”(烂鳃、肠炎、赤皮)和“出血病”是草鱼养殖生产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80%,死亡率约为30%,成为推广草鱼集约化、规模化、精养高产的主要制约瓶颈。  相似文献   

6.
提高网箱养草鱼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唐 《科学养鱼》2004,(12):14-14
近几年来,随着常规鱼的产量不断提高,网箱养草鱼的效益也相对降低。为充分挖掘网箱养殖草鱼的潜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笔者根据我县几年来网箱养殖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一.草鱼病发生及以往治疗情况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鳃病俗称“老三病”是我县发生最普遍,危害最大的鱼病。据笔者三年调查,草鱼致死的70%是由“老三病”引起,每年产量损失5000~7000担(占1986年养殖产量的1/4以上)  相似文献   

8.
王加林 《科学养鱼》2005,(11):56-56
草鱼是当前渔民们喜爱饲养的一个鱼类品种,在全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中约占40%的产量。然而在饲养过程中草鱼的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却大量发生。如果防治不当,就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近期笔者先后深入到养殖户中,对草鱼三病的防治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草  相似文献   

9.
汪长友 《齐鲁渔业》2006,23(4):47-47
如何有效地防治“草鱼三病”和“出血病”,历来是草鱼养殖上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推广注射疫苗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草鱼种注射疫苗后其免疫保护力可达14个月以上,在整个养殖期间一般不发病,成活率可达95%以上。现就草鱼种注射疫苗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等特点,很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成为养殖结构调整中扩大养殖的对象。为了充分利用池塘的生态环境,挖掘草鱼的养殖潜力,提高其养殖效益,探索一套适宜的草鱼养殖模式,2005年我们在洛龙区火龙渔场进行了三种不同饲料在池塘中主养草鱼的对比试验,为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养殖方法。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鱼,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是淡水养殖常规品种。因其肉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技术相对容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广大地区池塘、网箱等不同水域养殖的主要品种。但草鱼抗病力差,病害多,特别是“草三病”(烂鳃、肠炎、赤皮)和“出血病”是草鱼养殖生产上的常见病和多  相似文献   

12.
许德强 《内陆水产》1995,21(8):24-24
内外结合治疗草鱼“三病”有奇效草鱼细菌性肠炎、赤皮和烂鳃病俗称“老三病”,是池塘养殖中常见的鱼病,也是渔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据笔者多年来调查,由病害致死的草鱼中,有90%左右是由“三病”引起的。可见,有效地治疗草鱼“老三病”,对提高池塘产量,...  相似文献   

13.
草鱼历来是福建省内陆山区的主要养殖品种,近几年来随着配合饲料的应用推广,草鱼池塘高密度养殖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养殖产量也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病害也逐步严重.造成大量用药,不仅降低了草鱼成活率,提高养殖成本,同时大大降低了鲜鱼品质.笔者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取鱼草轮作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草鱼是我县池塘和其他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养殖鱼类的40—50%,养好草鱼还能带动其他鱼类的增产。但草鱼最大弱点是易发病,是当前影响群众养鱼积极性和池塘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草鱼“四病”流行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减轻危害,提高养殖产量和优质鱼比重。为此,我们于1987年鱼病流行季节,对县内12个乡、33个村、74个组的成鱼和鱼种池进行随机调查,采用现场肉眼珍断与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经调查,发现我县草鱼“四病”流行规律是:  相似文献   

15.
草鱼作为传统优良淡水养殖品种,一直深受北方地区鱼农欢迎,并被广泛推广养殖.其常见病较多,其中肠炎病、赤皮病和烂鳃病是危害草鱼的主要疾病,通常称为草鱼"三病".全年均可发病,且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应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6.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它在水产养殖中仍占有比较 大的比例,2003年我国草鱼的养殖产量达349万吨。草 鱼出血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为害最大的一种鱼病,属 病毒性疾病,而了解草鱼出血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 的规律,依据2001年和2002年全国养殖草鱼出血病病 情月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掌握草鱼出血病发生的季  相似文献   

17.
草鱼为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由于其生长速度快,饵料水平要求低,个体规格大等优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但是,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及其"老三病"(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一直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随着草鱼出血病四联疫苗开发研究和免疫技术的推广应用,草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年来休闲渔业的发展和草鱼价格的上涨,池塘主养草鱼在大丰市逐步发展.为探索草鱼池塘主养高产高效技术,养殖户韦龙潭在笔者的指导下,利用16 900 m2池塘进行了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相关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水产养殖的大国,养殖水产品总量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其中养殖淡水鱼产量占世界养殖淡水鱼总产量的73%。2006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148万吨,其中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鳊鱼、鲂鱼)为1562万吨,常规淡水鱼养殖品种占中国养殖产量的73%。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草鱼和彭泽鲫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用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迅速增加.在消费市场上已呈供过于求的趋势.价格下跌,养殖效益下降。因此,为了提高主养常规鱼的经济效益,笔者指导养殖户于2003年11月-2004年11月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和彭泽鲫反季节上市的试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草鱼是江苏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用草鱼为主,草鱼、团头鲂为主或青、草鱼为主等多种养殖方式都能获得高产。它在高产鱼池中一般要占到总产量的25~30%。但是江苏省的草鱼养殖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不予以解决,不仅会影响草鱼生产的发展,也将阻碍池塘养鱼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