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主要症状病鱼分散在水面或靠近地边,游动缓慢,不吃食。用肉眼观察,体表、背鳍、尾鳍、颌部发白,发白之处鳞片易脱落,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结条不同程度的腐烂,并附有污物。鳃丝溃烂、出血、鳃盖上有孔洞,鳃丝表面附有乳白色粘液,解剖内脏观察,胃有积水,肝病变,肠内无食物或有少量。镜检没发现奇生虫寄生,在高倍镜下发现体表及鳃部感染大量的细菌02治疗方法及结果根据症状,确诊为细菌性烂鳃病及白皮病,随即采取措施。用0.7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死鱼继续增加,后改用吹哺吐酮全地泼洒,同时投喂土霉素药饵,10日内死鱼仍然不…  相似文献   

2.
1病原  有的学者认为病毒为该病的主要病原,有的认为是由寄生虫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也有的认为是这几种致病因子混合感染所致。2症状  病鱼少食或不食,有时在池边、水底静卧或缓游。有的体色发黑,有的病鱼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有的鳃丝呈白色,肛门红。解剖观察,肝脏发白或呈点状、斑块状出血,胆囊大,胆汁浑浊变淡呈黄色。脾脏黑红色,无光泽,有的有腹水。3诊断3.1根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活检时前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  相似文献   

3.
崔一新 《内陆水产》1997,22(11):22-23
目前,国内采用饲养日本鳗的传统方法来饲养美洲鳗,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病害的防治,对不少鳗业者来说,尚不成熟,甚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红头病便是其中一害,它虽然发病缓慢,但难治疗,死亡率也较高。1红头病症状1.1体表发病鳗体色发白,无光泽,病鳗鳃部、头顶下颔甚至整个头部及胸鳍、腹鳍均呈鲜红色,鳃丝水肿,内脏无明显病变,肌肉痉挛发硬而死。1.2活动发病鳗游动无力,多卧于池底或停留于饵料台上及排污孔四周,反应迟钝。1.3援食发病鳗大多不摄食。1.4死亡发病持续时间长,一星期内发病率30%,死亡率也较高。2病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鳜鱼高密度养殖的飞速发展,疾病也随之发生,特别是鳜鱼的出血病,在流行季节发病率一般为50%,严重的塘口发病率达90%以上,甚至全军覆没,现将此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主要症状 病鱼吃食明显减少,甚至不食。有时在池边水底静卧或缓游。有的体色变淡,黑纹变浅或消失,严重的头部、体表、鳍条及鳃丝有明显的出血点。有的鳃丝呈白色,肛门红肿,解剖观察肝脏呈点状斑块出血,胆囊大,胆汁呈淡黄色,有的有腹水,肠粘膜斑块状出血,内含黄色粘液。2病因分析2.1池塘久未清淤淤泥深,平时因投饵过多,残饵及…  相似文献   

5.
一、草鱼细菌性出血病与病毒性出血病 1.症状与诊断草鱼细菌性出血病:发病后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腹水并有溶血现象。早期肠道内有少量食物,并且有充气的现象、多粘液,同时鳃丝末端腐烂。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病鱼体表各组织器官或组织出现斑点或块状出血,甚至全身出血,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的常见疾病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义 《水产养殖》2002,(4):25-26
1 烂鳃病1.1 病原 柱状纤维粘细菌。1.2 症状及流行情况 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不食;鳃分泌大量粘液,鳃丝腐烂,严重时鳃丝上附有污物。黄颡鱼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4~6月为发病高峰,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7.
1 症状 金鱼无食欲,体消瘦,活动呆滞,体表无明显症状。翻开鳃盖,可见鳃盖内表皮有轻度充血,鳃丝末端浮肿、粘液增多,粘附有污物,鳃丝间偶有发现白点,呈淡红色。剖检时,除肠内无食物外,各内脏器官基本正常。镜检一个视野有4个小瓜虫或幼体,两个视野有3只指环虫,且鳃丝上皮细胞脱落,血管有血窦,严重时呈坏死性烂鳃。所检查的5尾金鱼4尾都是如此,另一尾病症较轻。因此,诊断为金鱼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和烂鳃病并发。2 发生原因2.1 进货时金鱼在产地就有虫卵和孢子,至水温、环境适宜时,虫、菌即大量繁殖,感染金鱼。2…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鳗养殖过程中,自1995年开始发现一种新的疾病,1996年呈暴发性漫延,病鳗起始不摄食,易吊挂于饵料台,体表及鳃部粘液分泌增加,池水由于鳗短粘液分泌增加、脱落而于水面聚积泡沫,随病情发展,水面泡沫量增加。悬挂于饵料台的病鳗于体表出现明显的斑块状粘液脱落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显浅蓝色,主要发现于躯干部。随病情发展,病灶处呈严重炎性反应,皮肤溃烂,病灶周缘呈红色,严重时,溃烂病灶深入肌肉组织。病鳃鳃丝水肿,顶端充血,有时鳃丝溃烂;肝脏、肾脏肿大,胆囊有时亦肿大;肠道无食物,有炎症或积水;臀鳍,胸鳍有时…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2001,26(3):25-26
初春的气温变化比较大,气温显著回升,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细菌、病毒和真菌)迅速复苏并繁殖;又由于越冬期间多拉网及鱼体冻伤,造成体表感染而致病。 3月份鱼类容易得烂鳃病、竖鳞病、痘疮病、水霉病、小瓜虫病等。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鱼害粘球菌。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一般稍弯。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居,不吃食。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的时候,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渔业》2009,(9):42-42
病名:泰国笋壳鱼白鳃白肝综合症 病因:暂不清楚。 症状:病鱼于塘边浮游,活动无力,拒食且病鱼体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尤其是鱼的尾部两侧最为明显;鳃丝末端糜烂,鳃丝浮肿沾有污泥,肝脏白色或土黄色、易碎,有腹水。  相似文献   

11.
自今年3月份以来,福建省福清、仙游等地的欧鳗养殖场送检的病鳗中陆续发现有两极虫的感染。这些两极虫多寄生于鳗鱼的鳃丝内,引起鳗鱼鳃部红肿出血,粘液增多、食欲不振等病症。1、发病情况病鳗多为3月龄以下的幼鳗,发病初期体表无明显病症,鳃丝鲜红、出血,有的有增生或溃烂,粘液明显增多。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细菌检查多为阴性。临床表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发病后期出现体表出血、破损等病症,常有一些幼鳗死亡。2、病原本病的病原体是原生动物、粘泡子虫类、两极虫科的一种两极虫(MyXidiumSpp)。寄生于鳗鱼鳃中的抱子呈纺睡…  相似文献   

12.
治愈鲢鳙鱼暴发性流行病一例江西省新干县流坑村一山塘养成鱼1.67公顷,鲢鳙鱼去年没有起捕,现平均个体重0.8公斤左右。今年6月15日突然发现鲢鳙鱼大批死亡。病鱼体发黑,体表充血发红,尤其鳍及鳍基充血为甚,鳃贫血苍白,鳃丝肿胀多粘液,部分病鱼鳃丝腐烂,...  相似文献   

13.
夏云林 《淡水渔业》1975,(12):20-20
我们在1974年4月27日发现草亲鱼塘内的草鱼体表发黑,各鳍条基部充血(胸、尾鳍基部更为严重),鱼体背部鳞片间隙充血并有血点,肌肉色泽正常,病鱼缓慢独游,鳃丝充血,粘液较多。经镜检未发现病菌与寄生虫。解剖检查,整个肠道无食,未发现充血及化脓病症出现,心脏内未淤血,其它器官、组织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14.
邹新群 《内陆水产》2002,27(9):33-33
鱼类患病后,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但有些鱼病症状相似,如不能正确区别,就会失去治疗良机。现将几种容易混淆的鱼病区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出血病与肠炎病两种病均主要危害当年的一龄草鱼种,病鱼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呈鲜红色,但出血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而肠炎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充血发炎,严重的呈紫色,剖开肠道无食,有血脓,观察体表,鳍条被蛀蚀,腹部膨大,挤压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鳃霉病与烂鳃病草鱼多患这两种病,病鱼头部乌黑,鳃瓣苍白。但鳃霉病病鱼的鳃丝肿大、发炎,而烂鳃病则出现鳃组织腐烂、崩溃,鳃丝…  相似文献   

15.
1.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其“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1,26(10):33-33
根据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养殖户反映2001年是鳜鱼出血病爆发流行,危害严重的一年。发病早期的病鱼,目观症状,可见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眶、鳍基部及体表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体表两侧严重充血或出血,眼眶周围严重充血,肛门红肿。有的鱼腹部膨大,眼球突出,少数病鱼出现竖鳞、鳃丝末端腐烂的现象。解剖后发现鳃颜色较淡,有的鳃丝边缘有轻度腐烂现象。脾、胃肿大、色淡、胆囊膨大、贫血,肠道充血发炎,常有大量粘液,一般没有食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泡。肠系膜及肝脏有分散的出血斑点,鳔壁充血。有的严重的病鱼腹…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7月下旬以来,作者在济南市西部的养鱼场和南郊的钓鱼场发现精养的鲤鱼和鲫鱼发生大面积败血病,且流行时间较长,有的养鱼户的鲤鱼9月底还有发病,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鱼的主要症状病鱼食欲大大降低,吃几口饵料就游走,鱼体两间,各鳍条及鳍基部充血,严重者吻端、下颌、眼眶、鳃盖也充血,鳃丝贫血是灰白色,有的鳃丝充血肿胀,多粘液。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发白,严重者肝脏糜烂,有的有腹水,胆囊色变浅,部分肠道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许多黄色粘液,镜拉鳃丝及体表充血部位粘液。发现大量粘球菌,仅…  相似文献   

18.
池塘鱼病传播的途径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1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就给...  相似文献   

19.
丛宁  成强 《内陆水产》2001,26(11):36-36
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虾蟹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虾蟹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经鳃部流出的水流缓慢,触摸体表有滑腻感;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钟形虫、累枝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及丝状藻。发病中晚期,常栖于水草上或水边潮湿岸上懒于活动,虾蟹周身外被厚厚的附着物,鳃部挂有污泥且粘液增多,鳃丝间塞满纤毛虫及丝状藻,鳃呈黑色或灰褐色,呼吸困难,鳃丝受损,继发感染细菌病,导致虾蟹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生长发育停滞,体质弱不蜕壳;解剖观察常见肠空,有的肝脏呈浅肉黄色或深褐色或无色透明状病变,最终衰竭死亡。2预…  相似文献   

20.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