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现今凡纳滨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养殖环境中浮游植物过量生长,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虾养殖中过量的投饵及高密度的养殖模式等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增高,产生一些对对虾有害的水质因子。  相似文献   

2.
缢蛏,又叫蛏子、小人仙、竹蚶、海蛏、虫先等,瓣鳃纲、异齿亚纲、真瓣鳃目、竹蛏科、缢蛏属,是沿海的主要贝类养殖经济品种,肥水是缢蛏养殖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缢蛏的生长主要靠的是水中的藻类。1缢蛏春季肥水的重要性肥水培藻,对于缢蛏来讲至关重要,缢蛏主要以过滤水体中的藻类为食物;保证水体肥度,能够抑制青苔和泥皮,防止遮挡蛏眼;保持一定肥度.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5,(11):77-77
养殖池塘水体中可溶性的糖在养殖过程中是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并持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糖是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碳源物质,因为水体中碳源物质的缺乏使得水体营养物中的碳氮比例不平衡,大多数的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所以有的养殖户长期大量使用微生  相似文献   

4.
磷酸氢钙在高产鲤鱼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产鲤鱼养殖中,鲤鱼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主要是从配合饲料中获得的,其中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对保证鲤鱼快速生长发育和维特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养殖水体一般不会因饲料缺钙而影响鱼类生长,因为鲤鱼可以通过鳃、鳍和口腔上皮吸收水体和池底中的钙质。但高产养鲤水体常缺乏磷源,必须依靠饲料外源添加。饲料中的磷源,一是植物子实中的磷,它主要是以六磷酸肌醇钙镁盐的形式存在,由于鲤鱼没有胃,缺乏植酸酶,故不能利用子实中的磷;二是鱼粉  相似文献   

5.
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了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鱼类受其影响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霍录广  周凯  白梅 《水产养殖》2021,(2):48-49,51
刺参(Apostiehopus japonicus),又名仿刺参,隶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仿刺参属(Apostichopus),因营养和经济价值高,已成为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刺参为底栖生物,以底栖藻类、微生物菌团为食,底栖藻类的丰度决定着刺参的生长速度。在刺参养殖过程中,刺参要求水体清瘦,清瘦的水环镜会导致水体中水生植物如刚毛藻、基枝藻、硬毛藻和浒苔(后面简称海草)等大量滋生,严重影响刺参的生长,如何控制养殖环境中这些水生植物的过多生长,已成为海参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Degani采用人粪尿、牛粪尿和稻草制成混合浆发酵,在奥利亚罗非鱼饲料中添加50%的含量,其结果几乎是相等于含28%的粗蛋白正常饲料的养殖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发酵的混合浆能够降低水体生物耗氧量,促进浮游生物的迅速生长。Gaigher在南非,澳兰治省直接利用来自罐头厂,酿酒厂、糖厂的副产品及猪粪尿进行不用人工投饵网箱养殖非洲鲫鱼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国外利用用人粪尿、牛粪尿和稻草制成混合浆,经发酵后,作为蓝罗非鱼的部份饲料,取得较好效果,即在饲料中添加50%的这种混合浆与含粗蛋白28%的饲料一起饲喂蓝罗非鱼。这主要是由于发酵混合浆能够降低水体生物耗氧量,促进水生生物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9.
张家港市自2004年开始开展水生动物病害测报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水体水质现场分析和水生动物病害测报两个方面。经多年测报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水产养殖水体中某些化学因子对水生动物生长和病害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它们甚至可使水产养殖造成重大的损失。现针对近几年来我们在监测水产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刚  邹勇 《科学养鱼》2006,(10):80-80
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可见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性。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水体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调节好水质,不仅能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而且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产量,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水质的调控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水位的控制、水质理化因子的调节以及水生植物的栽培等方面。一、水位控制水位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例如对于养鱼池,特别是混养池塘要考虑到各水层鱼类的生长,合理的水位可以减少鱼类相互之间的干扰,让它们有效利用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11.
青苔对淡水小龙虾的危害性及其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苔又名青泥苔,是部分丝状绿藻的俗称,其中主要种类是水绵。水绵经常在淡水小龙虾养殖水体中,特别是养殖稻田中大量生长,严重影响小龙虾的养殖产量和养成规格,甚至引发小龙虾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2.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池塘中氨氮过高的问题,尤其在高密度精养模式下,养殖水体氨氮会逐渐累积,当其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不但会对鱼类产生直接毒害作用,而且能够诱发多种疾病,从而成为制约鱼类正常生长的水体因子之一。本文就氨氮的形成、氨氮的危害及氨氮的消除途径和控制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中残饵、粪便等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常引起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非正常变化,导致藻类异常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生长甚至存活以及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DO是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最佳养殖容量为46.0 g/m3或32.2 g/m2(322 kg/hm2)。  相似文献   

15.
增氧设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斌 《中国水产》2011,(11):49-50
养殖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关系到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根据对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水平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在水体总溶氧量中,70%左右的溶解氧来自于水体中的植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30%左右来自于大气的溶入。通常情况下,水体上层的溶氧量较高,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较低,往往低于lmg/L。溶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鱼、虾的摄食量、饲料转化率以及生长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养殖鱼类在溶氧Nc3mg/L时的饲料系数要l:t4mg/L时增大1倍;在溶氧量7mg/L时,  相似文献   

16.
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溶氧是好氧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水体溶氧的多少,对水质的保持和水产养殖活动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有人测算,草鱼在溶氧含量为5.5mg/L的水体中生长比在2.7mg/L的水体中生长增肉率提高9.88倍,饲料系数降低5.5倍。为了提高养殖水体溶氧含量,许多地方正在推广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本文就此进行粗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淡水珍珠养殖过程中,除了病原菌的感染造成损失外,水体酸性也会造成蚌体死亡。笔者就有关水体酸性对蚌体危害、水体酸性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技术作一个简单的阐述。一、水体酸性的危害我国淡水珍珠养殖的插珠蚌以三角帆蚌为主,蚌壳较薄,而蚌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CaCO3),碳酸钙遇酸后会发生溶解。反应式为:CaCO3+H+→H2O+CO2+Ca++,这就是水体酸性对珍珠蚌造成危害的机理。珍珠蚌受酸的危害,其主要症状为:1.蚌壳生长不快,出现套壳现象(即新生长的蚌壳被老壳所包围);严重的双壳不能闭合,外套膜清晰可见,即所谓的“水肿”现象。由于外套膜及…  相似文献   

18.
七、效果检测与效益分析(一)效果检测水库施肥在于通过增加水体的营养盐分,从而增加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及各营养级的生产量,最终达到增加鱼产量的目的。因此,施肥的效果如何,可通过检测水体中从营养盐分、浮游植物到鱼类生长等一系列环节的变化情况来了解。  相似文献   

19.
徐永祥 《淡水渔业》2003,33(6):55-56
淡水珍珠养殖过程中 ,除了病原菌的感染造成损失外 ,水体酸性也会造成蚌体死亡。现笔者就有关水体酸性对蚌体危害的症状、水体酸性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技术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1 水体酸性危害的症状我国淡水珍珠养殖的插珠蚌以三角帆蚌为主 ,蚌壳较薄 ,而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 ,碳酸钙遇酸后会发生溶解。反应式为 :CaCO3+H+→H2 O +CO2 +Ca2 +这就是水体酸性对珍珠蚌造成危害的机理。珍珠蚌受酸的危害 ,其主要症状为 :1 1 蚌壳生长不快 ,出现套壳现象 ,(即新生长的蚌壳被老壳所包围 ) ;严重的双壳不能闭合 ,外套膜清晰可见 ,即…  相似文献   

20.
正高密度、集约化的池塘养殖,容易造成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等沉积在池塘底部,形成恶性积累;加之大量的人工饲料、消毒剂等投入养殖水体,使水体造成污染,影响鱼类正常生长,造成鱼病暴发。集约化的池塘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80%,饲料质量的好坏,投喂技术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养殖经济效益。所以,通过科学投喂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是健康养殖的主要条件。1严把饲料质量鱼用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养殖户选择配合饲料时应该全面了解性价比和安全性,饲料中必须能完全满足饲养对象的生长需求,而且绝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