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考察1997年~2005年期间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量、进口量和出口量等方面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情况进行了比较。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产量继续增长,但入世后的增长幅度比入世前有所下降;出口增加,且入世后的增长幅度大于入世前的增长幅度,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金额的比例保持增加:进口额比入世前增加较多,入世后的增长率则比入世前下降,入世后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额占农产品总进口额的比重下降。  相似文献   

2.
向艾 《农业展望》2012,8(2):51-54
根据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这一思路,运用散点图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并运用洛伦兹曲线将中国农业贸易模式动态与世界农业贸易模式动态进行比较,以观察中国农业贸易模式的变化。研究显示,1996~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模式较稳定,整体比较优势没有明显的流动性;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失去了比较优势;中国农业贸易总体专业化程度比世界农产品贸易专业化程度高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出口专业化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上,出口贸易专业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在对农产品范围和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且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结构变化趋势差别非常明显.因此农产品贸易应以比较优势为指导,着眼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适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加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24-12826
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疆农产品贸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入世后的5年多时间,新疆进出口农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疆农产品贸易在该区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是上升的,但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弱。为加快新疆农产品贸易发展步伐,应采取大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做大做强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等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燕丽慧  罗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55-17257
在介绍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产品贸易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后过渡期"国外技术壁垒与我国农产品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入世3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所遭受的冲击虽未如入世前预计的那般明显,但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不断遭遇国外技术壁垒。今年,我国步入入世“后过渡期”,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贸易环境。一般来说,后过渡期是指2004年12月11日之后的若干年,期间大多数农产品已开始实施我国入世后的最终关税,我国农业基本完成过渡时期市场准入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双方农产品贸易流通强度不断增加,贸易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通过比较中美双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使用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贸易竞争优势(trade competitive,TC)指数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豆、猪肉和玉米等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美国最典型农产品大豆的RCA指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TC指数长期保持在0.9以上;中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水产品类和蔬菜水果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7年中国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的RCA指数分别为3.67和2.48,TC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寻求贸易合作伙伴以降低进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得到相应发展,但仍存在相当的阻碍。本文首先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的国际环境,同时指出了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入世5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农产品贸易从颇差转变为逆差,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进口资源性和原料性农产品。中国农产品贸易遭遇到关税、非关税等贸易壁垒,贸易环境相对不利。提出了改善贸易环境、改革贸易管理体制、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在贸易规模,商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经营主体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在WTO框架下趋利避害,大力发展农产品贸易,更好的分享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楼 《现代农业科学》2009,(1):153-155,159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RCA)对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状况和美国相比的比较优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尽管存在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但在整体上中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较低,且仍处于下降的趋势,令人堪忧。因此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河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基本生产情况、出口市场情况以及出口的有利条件,并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5类特色农产品中,茶叶和甘蔗的综合比较优势较小,麻类的综合比较优势亟需进一步深化,最具备发展成为具有综合优势的是瓜果类和烟叶.最后,以河南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  相似文献   

13.
何学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02-603,605
区域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比较优势是专业化的基础.通过对西部地区5种主要农产品在1990~2003年的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程度的实证分析,表明西部地区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提出了完善政府职能做好农业区域规划和在典型示范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农民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宝玉  李刚  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58-12762,12811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标SAI,YAI和AAI测定了环渤海区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规模等方面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具备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有高粱、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蔬菜和花生,其中除了谷子和蔬菜,其他几种农产品均不具有单产比较优势。提出根据区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产业布局,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西那坡县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选择的基准,并通过计量分析方法,测算出那坡县农业种植业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度进行综合评判。研究结果表明,那坡县因耕地资源匮乏、耕作方式落后和生产销售成本高而在粮食等耕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上缺乏比较优势,而在八角、中草药、桑蚕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垄断型的经济作物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建议把重点品种划分为3个层次进行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free trade and the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section and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China from 1987 to 1996 was evaluate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diffe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determined, the time series property of change in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was analyzed, and the reasons of forming and changing of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from the viewpoint of factor endowment was discussed. Moreover, the econometric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产品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逐步走向农业国际化.如何利用地区资源条件,发挥新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说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地区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的不同,按比较优势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与国内国际贸易.从新疆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价格比较法、国内资源成本法和结构比较优势法对新疆的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番茄、林果园艺等主要农产品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优势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得出新疆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自由贸易理论,应用显示比较优势方法,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对我国大类农产品及主要农产品1987~1996年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确立出了不同产品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时序特征;从要素禀赋角度探讨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原因;对显示比较优势的计量模型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毗邻,具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我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分析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充分发挥贸易互补性,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统计分析法与贸易指数分析法相结合.[结果]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间的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进口商品,如蔬菜、水果、鸡、羊等活动物、天然蜂蜜、动植物油脂和食品、饮料、酒和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制品;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到中国农产品也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农产品,如棉花、动物皮毛等.[结论]在发展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时,应充分发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促进双方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