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裂区区组设计,以肥料品种为主处理,以施肥量为副处理(不同肥料相应的施肥量按等有效养分量计),对杉木开展螯合型复合专用肥与通用型复合肥施肥效果对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不论是未成林还是幼林,施肥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杉木幼树的生长,而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产效果明显;专用肥与等有效养分量的通用型复合肥相比(基本等价投入),施专用肥后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而且长势旺盛,未成林地树高生长量平均可提高3.5%~9.6%,幼林树高、胸径平均可分别提高7.1%~27.3%和14.6%~22.9%;Ⅰ型专用肥(N∶P2O5∶K2O=12∶12∶6)较适合未成林地施用,Ⅱ型专用肥(N∶P2O5∶K2O=15∶9∶6)更适合幼林施用,适宜的施用量为450~600 g/株.  相似文献   

2.
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对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造林11和15个月的盈江省藤分别开展施肥试验,施肥后1个月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包括地径、冠幅、叶片数、叶片长及新叶数,研究不同肥料种类(N:P:K为11:8:6的复合肥、N:P:K为20:5:20的复合肥、过磷酸钙)、施肥量(25 g/株、50 g/株、75 g/株)以及是否施用尿素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量、是否施尿素以及两者的组合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不同肥料种类及不同的施用量对苗木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不同肥料种类对冠幅、叶片长和新叶数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P冠幅=0.017<0.05,P叶片长=0.004<0.01,P新叶数=0.038<0.05),不同肥料施肥量则极显著影响地径、冠幅和叶片长(P=0.000<0.01),尿素不同施用量显著影响叶的生长。总体而言,过磷酸钙有利于盈江省藤叶的生长,N:P:K配比为11:8:6的复合肥可增加苗木叶片数和新叶数,尿素对苗木生长具有负效应,不宜施尿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黑果枸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黑果枸杞生长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以施氮肥40 g/株时,株高、茎粗、冠幅和叶面积均较大,表现最优;黑果枸杞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超过60 g/株时,叶绿素含量有下降趋势;黑果枸杞百粒重和单株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后减趋势,当施氮量为40 g/株或60 g/株时,百粒重和单株产量最大,不同施氮量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所述,适量施用氮肥可促进黑果枸杞植株生长和产量,施用量以40~60 g/株尿素为宜。  相似文献   

4.
3种不同复合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肥料品种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Ⅰ(N∶P_2O_5:K_2O=12∶12∶6)最有利于林分胸径生长,肥料Ⅲ(N∶P_2O_5∶K_2O=16∶16∶16)最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肥料Ⅱ(N∶P_2O_5∶K_2O=15∶9∶6)介于二者之间。肥料Ⅰ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08 m、8.60 cm;肥料Ⅱ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62 cm、8.28 cm;肥料Ⅲ在施用40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达最高值,分别为4.70 m、7.60 cm。当施肥量均为300 g/株时,肥料Ⅲ树高净生长量显著高于肥料Ⅰ和肥料Ⅱ,肥料Ⅰ的胸径净生长量高于肥料Ⅱ和肥料Ⅲ。  相似文献   

5.
在广元市朝天区矿质黄壤立地条件下,对核桃开展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试验,探讨核桃的施肥配比,为生产上核桃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应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氮、磷、钾肥料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核桃产量的效果排序是磷肥钾肥氮肥;氮、磷、钾3种肥料配比施肥的不同处理对核桃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矿质黄壤上,核桃年施肥量的最佳配比为尿素1 200 g·株-1+过磷酸钙1 500 g·株-1+硫酸钾940 g·株-1。  相似文献   

6.
以13年盛果树龄的皮胎果(Pyrus sinkjorgensis)树为试验试材,开展了氮肥不同用量与氮肥不同生育时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0.6kg/株其产量、施肥纯利润和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最高,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5.9%、4 922.8元/hm~2和26.4%;相对于其余处理,能促进新生枝和叶片的生长,而0~60cm硝态氮累积量较低;再增加施氮量其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呈指数模型增长,增加了污染环境的风险。60%无机氮肥在第1次幼果膨大期追施,施肥综合效率达到最大值。临夏高寒阴湿区盛果期皮胎果树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型施肥技术,施肥量为氮(N)0.6~0.81kg/株、磷(P_2O_5)0.3kg/株、施钾(0.3kg/株),其中氮素组分为无机氮素60%+有机氮素40%,磷肥、钾肥和有机氮肥40%在萌芽前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无机氮素60%在第一次幼果膨大期追施。最高产量施氮量为0.84kg/株。  相似文献   

7.
以喜树半年生播种苗为试材,研究栽植密度和施肥配比、施肥量对叶片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年生喜树播种苗移栽密度以50株·m-2左右喜树碱含量最高。施用高氮肥料、高用肥量或加施B肥均导致叶片的喜树碱含量降低,以施用等比例NPK 26.7 g·m-2喜树碱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采用鸡粪300 g.株-1+桉树专用肥、复合肥、尿素+复合肥、红四方等4组肥料,各设4种施肥量,共16个施肥处理进行桉树3229家系幼林施肥试验,以灰色决策分析理论选择桉树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肥当年以施鸡粪300 g.株-1+桉树专用肥100 g.株-1对促进桉树幼林生长效果最好,且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对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施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栽植密度为4500株/hm^2的芳樟造林地,不同的施肥量、施肥方式、肥料品种均对生物量产生影响。单施N肥、P肥以及复合肥都能显著提高生物量。施肥方式以基肥为好,在试验范围内生物量与施肥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给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幼树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由纯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B层土壤为栽培基质,栽植3年生棕榈苗木,设计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正交施肥试验方案,共设16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就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形态指标、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就不同配比肥的施用效果而言,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均以N_2P_1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0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处理的为最高;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则均以N_2P_2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处理的为最高。2)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值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P的影响次之;对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1P_2K_4(施尿素0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39.216g/株),其中,P的影响最大,N的影响次之;对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K的影响次之。【结论】施肥可促进棕榈苗根系的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而能有效促进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最适配方是不同的。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可促进栽培于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均为N_2P_1K_2,而可促进栽培于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则为N_2P_2K_1。可促进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优施肥处理方案分别是N_2P_4K_1、N_1P_2K_4、N_2P_4K_2;而最优施肥处理方案都不在所设计的16个施肥处理组合之中。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美国木豆树苗木生长特性影响,为木豆树苗木肥料供应提供理论依据。以长势良好且均匀的3个月生美国木豆树幼苗为材料,采用部分“3414”方案设计试验,氮、磷、钾等3种无机肥配以生物炭有机肥,共8个处理,设置3种施肥措施:不同水平氮磷钾肥配置,不同氮磷钾肥缺失和生物炭肥添加,对美国木豆树苗木地径、株高、冠幅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磷、钾元素,美国木豆树更加需要氮肥的调控;合理的肥料搭配施用能够很好地促进美国木豆树苗木的生长发育,施肥量氮、磷、钾配比为8,4,6g/株,可以作为美国木豆树苗木栽培的一种养分供给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红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水平氮磷钾肥配施对红椿树高和胸径生长的影响,探讨适宜红椿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比,为红椿林地的合理施肥以及红椿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完全施肥试验方案,设置4个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测定各施肥量下不同生长年限红椿的树高和胸径,计算其生长量,建立树高和胸径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探明肥料效应。【结果】1)施肥后红椿的树高和胸径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与施肥前相比,增幅分别可达48.64%~134.93%和83.50%~231.18%,单株材积的平均增幅可达86.38%。2)与不施肥相比,氮磷钾肥配施后红椿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但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当施肥年限为1~2 a时,以中等氮钾肥配施磷肥效果最好,连续施肥3年则以中等磷钾肥配施氮肥效果更好。3)随着氮(N1、N2、N3)、磷(P1、P2、P3)、钾(K1、K2、K3  相似文献   

13.
广东从化枫香人工幼龄林施肥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状施肥方法,设置复合肥0(对照)、0.25、0.50、0.75、1.00kg/株/年4个处理,研究施肥对广东从化枫香幼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枫香胸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呈逐步递增,干形则有递减的趋势但差异不大;与对照相比,施肥可显著提高胸径生长,其中0.75kg/株/a和1.00kg/株/a施肥处理与对照之间的胸径有显著差异,而树高、冠幅和干形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枫香单株平均材积量也逐步增加,导致材积生长在10%的显著水平产生差异;肥料利用效率在施肥量0.25kg/株时较高,当施肥量0.50kg/株时,利用效率最低,而后又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综合分析,枫香在幼龄时期施用1.00kg/株/年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肥料种类及其施肥量对盈江省藤生长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2年生幼林进行连续3年的微生物菌肥与复合肥和磷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3年中不同因素的各水平组合间苗木的地径、株高、叶片数和冠幅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施用复合肥和磷肥总体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抑制盈江省藤生长的现象。不同肥料配施试验组合的地径、株高和叶片数均大于对照的相应指标。试验期间,单施微生物菌肥0.3~0.6 g/株即可满足盈江省藤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裂区区组设计开展肉桂施用氮、磷、钾肥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肉桂林生长量、生物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明显促进肉桂人工林的生长、增大肉桂林的叶面积指数,利于生物量的积累,施肥水平不同,其促生效果也不同,N、P、K肥对肉桂林产量的影响具有同等重要的性质;肉桂林的最适施肥量为每株尿素300 g左右、过磷酸钙400 g左右、氯化钾为200 g左右;最大施肥量为尿素330.0 g/株、过磷酸钙388.2 g/株、氯化钾204.5 g/株,养分配比为2.3:1:1.7(wN:wP2O5:wK2O);在类似本试验的立地条件下(Ⅱ类立地级),当施肥量尿素超过450 g/每株、过钙超过450 g/每株或氯化钾超过300 g/每株时,均有可能发生肥害.  相似文献   

16.
黄盛 《绿色科技》2022,(3):129-131
油茶树高的生长情况会受到不同施肥量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施肥量对油茶树高生长的影响.以三江县斗江镇思欧村新寨屯油茶新造林地作为主要试验地,进行了两个重复区组(组Ⅰ、组Ⅱ)种植试验,通过具体试验得出:施肥量为0.5kg/株时,树高生长达到最优,施肥成本也较低,在油茶树实际种植环节,可选择0.5 kg/株的施肥方式,以促进油茶...  相似文献   

17.
在湿地松造林时和幼林期分别施用复合肥、鱼肥、尿素、普钙和氯化钾等肥料作基肥和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效应与肥料品种及施肥量有密切关系。其中以施100—250克/株复合肥增产效果显著,并且经济。施肥对湿地松矿质养分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氮、磷、钾3种常用肥料对幼龄期假鹊肾树生物量累积的影响,建立了施肥量与假鹊肾树生物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得到假鹊肾树的较优施肥量和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肥量分别为氮肥(尿素,含N 46.4%)20 g/株,磷肥(过磷酸钙,含P_2O_5 12%)6 g/株,钾肥(氯化钾,含K_2O 60%)13g/株时,假鹊肾树生长较好。氮磷钾元素(N:P_2O_5:K_2O)配比约为1.2∶0.1∶1。  相似文献   

19.
研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不同施用量对白皮松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规律,为白皮松育苗中科学应用PASP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和施尿素2个对照,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PASP施用量分别设置为1.25,2.51,3.76 g/株,共计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2.51 g/株的PASP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和施尿素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株高和地径,1.25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的株高。2.51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提高了白皮松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3.76 g/株PASP处理在7月和8月这2种酶活性均低于2.51 g/株PASP处理;2.51 g/株PASP处理与空白对照和施尿素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3.76 g/株与2.51 g/株PASP处理对这2种酶活性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施用2.51 g/株的PASP,可显著提高白皮松苗木游离氨基酸总量。综合分析认为,白皮松育苗中PASP的施用量以2.51 g/株为宜。  相似文献   

20.
蓝莓对土壤pH值的特殊要求以及对部分肥料的敏感,限制了某些肥料在生产中的使用,为了探讨氮、磷、钾在蓝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8年生的‘灿烂’(Brightwell)为材料,采用“3414”进行施肥处理,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施用酸性肥料,可以降低土壤pH值;最佳施肥组合(N∶P∶K)配比是2∶1∶1,施肥方案为:N20~24g/株,P2O510~12g/株,K2O10~12g/株(折合N80~96kg/hm2,P2O540~48kg/hm^2,K2O40~48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