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尤溪金柑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出适合尤溪金柑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采用L3(3^4)正交表设计,研究each、甘露醇和多效唑对尤溪金柑试管苗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MS+1.2mg·L-1 6-BA+0.05mg·L-1NAA,增殖系数最高,达10.60;生根最优培养基为:MS+0.3mg·L-1NAA十0.2mg·L-1 IBA。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3.33%.保存12个月时处理C4(MS+0.44g·L-1 CaCl2+0g·L-1甘露醇+1.0mg·L-1多效唑)中尤溪金柑试管苗的存活率均为最高,达97.8%.  相似文献   

2.
春石斛和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生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离体保存5 a的春石斛和铁皮石斛原球茎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试管苗壮苗生根的条件进行优化,从鲜重、假鳞茎、颜色、株高和根系生长等方面对植株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适宜春石斛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20 g.L-1白糖+50 g·L-1香蕉匀浆物;适宜铁皮石斛壮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0 g·L-1白糖.  相似文献   

3.
花叶艳山姜茎尖离体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 cv.vaniegata)的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了花叶艳山姜的离体快繁技术。结果表明:花叶艳山姜茎尖接种在MS+BA3.0mg·L-1+NAA0.2mg·L-1+白糖30g·L-1的培养基上,30d后长出幼芽;丛生芽在MS+6-BA2.0—2.5mg·L-1+NAA0.2mg·L-1+白糖30g·L-1的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佳,增殖倍数达4.0,芽生长正常,且色泽浓绿;芽苗在1/2MS+NAA1.0~1.5mg·L-1+白糖30g·L-1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根系粗壮,生根率为93.0%;组培苗移栽在V河沙:V珍珠岩:V表土: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70.1%。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制剂对草莓茎尖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1.0 mg·L-1的多效唑可保存草莓试管苗至6个月;6.0 mg·L-1脱落酸结合6℃低温处理,可使试管苗保存20个月;2.1%的甘露醇结合6℃低温处理,可使试管苗保存15个月。  相似文献   

5.
甘露醇和生长抑制剂对文心兰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心兰无菌苗为离体保存材料,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甘露醇、矮壮素及脱落酸对文心兰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4±3)℃,保存前6个月光照强度2 000~2 500 lx,后6个月光照强度500~1 000 lx,光照时间12 h·d-1的培养条件下,MS+6-BA 0.5 mg·L-1+NAA 0...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70%乙醇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消毒处理水稻种子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以5%次氯酸钠消毒45min为最佳。此外,该文研究了MS培养基中多效唑浓度、蔗糖浓度、琼脂浓度以及pH值对水稻无菌苗的影响,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培养基。结果显示,MS培养基+15 mg·L~(-1)多效唑,蔗糖浓度为30 g·L~(-1)、琼脂浓度为7g·L~(-1)、pH值为5时,最有利于水稻无菌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6-BA浓度对库拉索芦荟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6-BA浓度对库拉索芦荟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了有利于库拉索芦荟试管苗生长的最适6-BA浓度.结果表明,6-BA浓度为0.8 mg·L-1时,芦荟试管苗生长势最佳;培养基MS + 6-BA 3.0 mg·L-1+NAA 0.2 mg·L-1适合芦荟试管苗的芽分化;培养基MS+6-BA 0.8 mg·L-1+NAA 0.2 mg·L-1适合芦荟试管苗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牛耳秋海棠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对牛耳秋海棠的试管苗进行壮苗与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g·L-1的活性炭的MS+NAA0.1mg·L-1+6-BA1.0mg·L-1培养基为牛耳秋海棠最佳壮苗培养基;蛭石∶椰糠=1∶1是适宜牛耳秋海棠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6.67%。  相似文献   

9.
白杨新杂种I-101×84K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I-101×84K杨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S为合适的基本培养基,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诱导I-101×84K杨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MS+6-BA0.3 mg.L-1+NAA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02 mg.L-1+蔗糖15 g.L-1+琼脂6 g.L-1为宜,生根试管苗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对试验过程中的玻璃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大量元素浓度过高和多次继代可引起试管苗的玻璃化。  相似文献   

10.
以变异繁缕的嫩茎为材料,对其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研究。结果证明:MS+6-BA0.1 mg.L-1+NAA 0.1 mg·L-1是生长芽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 1.0 mg·L-1+GA 30.3 mg·L-1+NAA 0.1 mg·L-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NAA 0.1 mg·L-1+IAA0.2 mg·L-1是分化芽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变异繁缕的有利变异性状。  相似文献   

11.
以黄姜花的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的增殖及生根培养等关键步骤的配方。结果表明:1)利用ρ=1g·L-1的升汞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的最佳时间为12min;2)黄姜花丛生芽增殖的较优配方为:3/4MS+6-BA3.5mg·L-1+水解酪蛋白1000mg·L-1+蔗糖30g·L-1,继代周期25d,增殖倍数为5.83;3)1/2MS+NAA0.5mg·L-1的生根培养基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数达9.17条,平均根长2.73㎝,植株健壮;4)将试管苗移裁在V河砂︰V表土=1︰1的基质中,25d后成活率可达91.67%,植株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2.
垂花蕙兰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垂花蕙兰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原球茎→完整植株的途径,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和活性炭等关键因素对垂花蕙兰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分化和生根等各培养阶段的影响,探讨垂花蕙兰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种子在1/2MS + 6-BA 1.0 mg·L-1 + NAA 1.0 mg·L-1 + AC 0.5 g·L-1 +蔗糖20 g·L-1 培养中培养60 d可形成原球茎,种子萌发数可达90粒;原球茎在1/2MS + 6-BA 1.0 mg·L-1 + NAA 0.5 mg·L-1 + KT 1.0 mg·L-1 + AC 0.5 g·L-1 + 蔗糖20 g·L-1 培养基上增殖效果好,增殖系数为6.8;原球茎在1/2MS + 6-BA 0.5 mg·L-1 + NAA 0.1 mg·L-1 + AC 0.5 g·L-1 + 蔗糖20 g·L-1 上培养分化效果好,分化率高达89.2%;幼苗在1/2MS + IBA 1.0 mg·L-1 +50 g·L-1 土豆泥+蔗糖20 g·L-1 上培养30 d可生根,生根率为94.5%,苗高可达5.6 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试管苗种球进行诱导,提高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效率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减少病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方法】挑选苗高3.0~7.0 cm、根茎直径0.3 cm以上的试管苗,接入添加不同用量蔗糖(2%~8%)、多效唑(1~8 mg/L)、矮壮素(2~16 mg/L)的培养基培养90 d后统计成球率,筛选适合彩色马蹄莲试管微型种球诱导的培养基。【结果】在改良MS培养基中,在相同多效唑和矮壮素用量条件下,随着蔗糖用量的增加,彩色马蹄莲成球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多效唑、矮壮素浓度的升高,成球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以添加4 mg/L多效唑、8 mg/L矮壮素的诱导效果最好,其中以多效唑4 mg/L与6%蔗糖的处理组合成球率最高,达100%,且平均直径与鲜重最高,形成的种球最大(3.2 cm)。多效唑与矮壮素对试管苗叶片、根的分化和伸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改良MS+NAA 0.1 mg/L+琼脂7 g/L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合适配比的蔗糖和PP333或多效唑,均可以成功诱导彩色马蹄莲组培苗在试管中结球,而多效唑对球茎的诱导形成作用明显优于矮壮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文心兰生根培养基,以文心兰不定芽为材料,1/2 MS为基本培养基,在(25±1)℃,30μmol·(m2·s)-1,10h·d-1光照时间的条件下优化文心兰生根配方,同时筛选移栽基质。结果表明:IBA是影响文心兰不定芽生根的主导因子,其次是蔗糖;1/2 MS+IBA 0.7mg·L-1+NAA 0.4mg·L-1+蔗糖40g·L-1有利于文心兰不定芽的生根,生根率98.49%、根数9.1条、根长1.24cm、茎高1.49cm、苗高5.08cm、茎粗0.30cm;刨花是文心兰较佳的移栽基质,整体效果高于其它基质,60d后苗高6.75cm,茎粗0.55cm,鲜重1.20g,根冠比0.44。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野生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建立无菌株系,并以此无菌株系小苗的茎段或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增殖和长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以MS+BA 2.0 mg·L-1 +NAA 0.2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最佳,诱导率可达100%;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以MS+2,4-D 1.0 mg·L-1+蔗糖30g· L-1培养基最佳,可以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松散型愈伤组织;采用MS+2,4-D 1.0 mg· L-1+蔗糖30 g· L-1培养基继代培养几代后转到MS+2,4-D 1.0 mg· L-1+KT 0.5 mg· L-1+AgNO35.0 mg· L-1+蔗糖30 g·L-1培养基上培养1代,如此交替进行,同时在光照条件下,可长期继代保持野生葡萄愈伤组织,并可保持其旺盛的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大花蕙兰的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利用丛生芽途径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丛生芽增殖途径也能达到快速繁殖大花蕙兰的目的,在1/2MS+6-BA3.5mg·L-1+NAA0.2m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椰子水(CW)或w=10%的香蕉匀浆的培养基上,丛生芽增殖较快,以40d为1个继代周期,1年最少可增殖9次,以每个培养周期增殖3.6倍计,1个芽1年可繁殖出3.69≈10万株苗;在丛生芽增殖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褐化现象,但并未对大花蕙兰丛生芽的增殖产生不良影响;添加妒=10%的CW或W=10%的香蕉匀浆有利于提高丛生芽的增值率及其生长势;试管苗在1/2MS+NAA1.0mg·L-1+AC1g·L-1+卡拉胶8g·L-1+蔗糖30g·L-1+φ=10%的CW的培养基上生根良好,生根率为86.1%;试管苗移栽在水苔上的成活率达92.5%。  相似文献   

17.
以树兰未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原球茎的诱导、增殖、萌芽及生根培养等几个关键步骤的配方。结果表明:树兰种子播种在MS+BA0.5mg·L^-1。+NAA0.25mg·L^-1+蔗糖25g·L^-1培养基上,7~10d后开始有绿点产生,25d左右就可看见原球茎团;1/2MS+6-BA1.5mg·L^-1+NAA0.25mg·L^-1+蔗糖20g·L^-1+CH2.0g·L^-1的培养基对原球茎增殖的效果最佳,增殖倍数超过9倍;将原球茎转入1/2MS+NAA0.1mg·L^-1+6-BA0.2mg·L^-1+蔗糖25g·L^-1的培养基上,原球茎的出芽率超过90%;将芽接种在1/2MS+NAA0.5mg·L^-1+BAO.1mg·L^-1+香蕉泥70g·L^-1+蔗糖25g·L^-1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达94%:以水苔作为移栽基质较理想,移栽成活率可达92.5%,且植株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长延缓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主栽品种克新13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添加CCC(矮壮素)500 mg.L-1、B9(丁酰肼)80 mg.L-1、PP333(多效唑)0.3 mg.L-1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增殖培养,比较不同生长延缓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增殖、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附加500 mg.L-1的CCC(矮壮素)保存效果最为理想,可使马铃薯试管苗种质保存12个月以上,而且经过保存处理后对试管苗继代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