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西和广东优质常规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广西、广东近年育成的优质常规稻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以均匀分布在水稻基因组上的16对SSR多态性引物对101份优质常规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对引物均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出5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等位基因Ap为3.4375,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2.049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76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802~0.9798,说明SSR标记能够揭示不同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将101份水稻品种(系)完全区分开,为两广地区水稻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SSR标记进行毛葡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阐明毛葡萄种质的亲缘关系,为有效利用野生毛葡萄种质及挖掘优良基因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筛选的多态性SSR引物对70份毛葡萄进行SSR扩增,评价不同种质遗传多样性,并分析亲缘关系。【结果】从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23 条带,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3-15个,多态率26.7%-100.0%。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毛葡萄种群Nei’s 基因多样性平均指数为0.4412,多样性信息平均指数为0.6308,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70份毛葡萄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0-0.89。UPGMA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1 处,70 份毛葡萄材料可分为3大类群:第一类包含两份毛葡萄材料,编号为70和91,均来自广西罗城县;第二类包含5份材料,编号为28、1、129、3和131,除131外,其余4份来自广西罗城县;其他63份归为第三类,其中50份为广西罗城县毛葡萄。【结论】广西罗城县毛葡萄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毛葡萄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17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基因组中较均匀分布的168个SSR位点中91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为54.17%。91个SSR标记共检测出22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检测到24个,平均2.517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412。根据17份光温敏不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作出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不育系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94个,平均2.517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412。根据17份光温敏不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作出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不育系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90.93;以遗传相似系数0.61为阀值,可将供试不育系分为4个群,聚类分析结果与亲缘系谱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谷子基因组序列开发出SSR引物205对,其中171对可以稳定扩增出目的条带,149对有多态性。利用30个多态性SSR标记对41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9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9.7个。谷子地方品种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907,育成品种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571。对41个谷子品种进行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64时聚为6组,与生态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山西省的73个桑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这些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15个ISSR引物从73个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条带12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15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89.15%.说明参试的桑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89 1 ~ 0.945 7,平均Nei's遗传相似系数为0.767 4;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891 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77 1,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78 0,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19 7,总基因多样度为0.278 0.聚类结果说明山西桑树地方品种可被分为差异明显的3大类.  相似文献   

6.
应用SRAP标记研究木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1对SRAP引物对80份木薯种质,包括本所从南美、泰国和非洲引进的76份木薯种质,以及华南系列的4个木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20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01个,平均多态性水平为97.1%,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11个,平均为6.7个,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范围在250~1 750 bp之间。根据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635为阈值,将80个木薯品系分为4类群,分别包含38,6,33和3个品系。群体的基因杂合度为0.3 20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 766;群体内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2762,遗传分化系数为0.2181,基因流系数为1.7 921。实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资源丰富了我国木薯种质库,拓宽了中国木薯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观赏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观赏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对35个观赏石榴品种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筛选出多态性高的8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8个DNA位点,其中多态性DNA位点有158个,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94.05%。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940 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78 5,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79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53 0。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介于0.416 7~0.922 6,表明观赏石榴品种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树状图,以遗传相似性系数(GS)0.668为阈值,将35个观赏石榴品种分为6个类群。  相似文献   

8.
基于ISSR标记的西南地区石斛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石斛属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西南地区的23份石斛属植物和1份金石斛属植物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并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20条I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11条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出151个扩增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13.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48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01%;24份石斛总扩增条带为1 084条,平均45.1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 012条,占比为93.4%;24份石斛材料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0.78;在相似系数0.68处将24份石斛材料分为7个类群。西南地区石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方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甘肃地方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引物对60个甘肃省地方桃品种或类型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2对引物共扩增出55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6.53%;平均每对引物产生有效等位基因多态位点数3.25个;位点杂和度(H)为0.537 2~0.757 8,平均为0.647 4;香农指数(I)为0.636 5~1.321 5,平均为0.897 9。UPGMA聚类分析显示,60份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025~0.950,平均为0.630,在相似系数0.675处聚为7个类群。表明甘肃地方桃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及地理起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基于ISSR的葡萄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及其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份葡萄品种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其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通过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亲缘关系图,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8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较丰富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5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1.91%。各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4~0.83,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85。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4时,可将19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利用2条ISSR引物UBC815和UBC855构建了14个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分析表明,ISSR标记多态性较为丰富,适合葡萄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及图谱构建,并可为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挖掘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潜力以及为不结球白菜的起源和演化提供分子证据,用RAPD分子标记对国内外6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个引物共检测出147个位点,其中71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达48.30%,平均每个引物产生6.39个位点和3.09个多态性位点。不结球白菜各类型中以普通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69和0.1946;各生态区域中以江淮流域不结球白菜的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为最高,分别为0.1237和0.1888;中国不结球白菜的这2项指数高于国外材料。不结球白菜的遗传分化系数为59.05%,说明大部分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间;基因流为0.4995,说明群体间基因流动较少。  相似文献   

12.
长春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0个长春花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多态性PCR扩增结果表明:在11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7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7.8%,多态性较高;POPGENE32软件计算结果表明,40个长春花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384,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373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546;应用NCSYS软件计算得到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150~0.900,平均为0.584.通过聚类分析将这40个长春花种质分成7组,该聚类结果与以前根据形态进行的分类结果有极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陕西不同历史时期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的小麦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3对SSR引物,对31份陕西不同历史时期育成的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进行微卫星标记位点扫描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38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化范围为2~13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为4.18个;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变幅为0.110~0.827,平均为0.481。3个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为D>B>A,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则为D>A>B。7个部分同源群的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为1>5=7>3>2>6>4,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6>3>5>2>7>1>4。20世纪90年代育成小麦品种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最高。在遗传相似系数(GS)0.55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31份小麦品种聚为2大类,其中27个品种均被聚在第Ⅱ类,第Ⅱ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又分为5个亚类。【结论】陕西大部分小麦品种的遗传差异较小,近年来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部分一品红品种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引入我国的23个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6条引物,共扩增得到100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0.00%,表明一品红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条引物在23份种质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特异条带,这些特异条带对鉴别一品红品种具有一定的价值;23个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556 6~0.924 5,平均相似系数为0.795 0,说明一品红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引入的主要一品红资源的遗传关系大体上符合种苗来源差异,来自Fischer公司的"火星"与其他品种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较远,可能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28对微卫星标记(SSR)对我国现存89个木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93个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88个,平均多态性水平为94.6%。运用Gensury软件统计了总群体的遗传杂合度(HI)、群体内的平均基因多样性(Hs)、群体间的基因漂变频率(Dst)和遗传分化系数(Gst=Dst/Ht),结果表明,群体的基因杂合度居中,群体内部遗传多样性较小,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漂流;进一步用NTSYS—pc计算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获得UPGMA聚类图,表明品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30-0.952,以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58为阈值,所有品系分为4类(A,B,C和D组)。其中A组最大,有72个品系,包括3个亚组:Al为国内收集的农家品系,A2品系均来自哥伦比亚,A3为一个独立品系。说明木薯引入中国已经发生了一些遗传分化。进一步分析表明,分组后每组内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20~0.30之间,其组内的遗传多样性贫乏。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40份大田推广品种及其亲本和100份省水稻区域试验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陕西省40份大田推广品种及其亲本共检测到16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0.97,平均为0.64。聚类分析表明,40份大田推广品种及其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0.97。100份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材料中,72个晚熟水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3~0.91,平均为0.67。28个中早熟水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87。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玫瑰香系葡萄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筛选出14个引物,对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多态性比率为86.86%。各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863 8、1.868 4、1.409 0、0.251 8和0.390 7。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 3~0.940 8,变幅为0.413 5。上述结果表明: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构建39个玫瑰香系葡萄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2处可将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分为4组,其中欧亚种主要分布在第Ⅰ组,而欧美杂交种主要分布在第Ⅱ、Ⅲ和Ⅳ组。利用8个引物的16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39个玫瑰香系葡萄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该图谱可为玫瑰香系葡萄品种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17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基因组中较均匀分布的168个SSR位点中91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为54.17%。91个SSR标记共检测出22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检测到2~4个,平均2.517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412。根据17份光温敏不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作出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个不育系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9~0.93;以遗传相似系数0.61为阀值,可将供试不育系分为4个群,聚类分析结果与亲缘系谱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主栽品种SSR多态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利用 2 4个SSR标记对 8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 8份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4个SSR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 75个等位变异 ,每一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为 1到 6个 ,平均 3 1个 ;其中 2 1个SSR位点 (87 5 % )能够揭示材料间的多态性。根据SSR标记数据计算四川小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其变化范围为 0 5 44到 0 892 ,平均值为 0 6 99。从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而主栽小麦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从UPGMA聚类关系来看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首先聚在一起 ;其中“中国春”与“成都光头”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进一步证实“中国春”是“成都光头”的一个选系  相似文献   

20.
从30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29个粤糖系列甘蔗品种及其主要亲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平均为62个,多态性位点率为81.7%.29个甘蔗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436~0.8463之间,平均为0.7042,遗传多样性属中等水平.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在系谱中亲缘关系密切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