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逐生长轮对107杨木材进行硫酸盐法化学制浆,并制备手抄纸片测定纸张力学性能,进行制浆造纸性能径向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107杨制浆造纸性能均值分别为制浆得率48.39%,卡伯值22.16,抗张指数85.61N·m·g-1,耐破指数58.38 kPa· m2 · g-1,撕裂指数13.72mN·m2 ·g-1.制浆造纸性...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花旗松心材与边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它们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纤维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美国花旗松心材的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的质量分数分别高出边材1.82%、3.10%、1.30%、2.88%。心材与边材的克拉森(Klason)木质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6.54%和26.10%,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71.11%和75.17%,α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6.78%和50.32%,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4.33%和24.85%,聚戊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97%和8.51%。美国花旗松心材与边材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红外光谱特征峰的变化与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心材与边材纤维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863、3463μm,长宽比分别为153和210,壁腔比分别为0.46和0.78,结晶度分别为51.48%和50.35%。综合来看,美国花旗松是制浆造纸和纤维板生产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永安洪田镇采集了1至4年生的橄榄竹(Indosasa gigantea),进行竹材不同年龄、不同纵向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形态及组织比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橄榄竹纤维素含量为47.75%,木素含量25.58%,多戊糖18.77%,灰分2.30%,SiO20.88%,质量分数为1% NaOH抽提物22.76%,热水抽提物7.17%,冷水抽提物6.19%,苯醇抽提物5.10%,满足造纸质量要求;4年生竹材的平均纤维长度为2.387 mm,平均纤维宽度17.16 um,纤维长宽比139.1,属于长纤维,适宜制浆;竹杆中含有51.3%薄壁组织,38.7%纤维束和10.0%输导组织.综合分析,橄榄竹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较低,纤维平均长度长,长宽比高,是一种较优良的竹纤维原料.  相似文献   

4.
光皮桦叶片中的氮、磷含量均表现为成熟叶大于衰老叶,并且氮含量与磷含量具有相似的季节动态,其中成熟叶和衰老叶氮含量夏季最低,分别为23.31±0.78mg·g-1和7.30±0.68mg·g-1;成熟叶和衰老叶中磷含量在冬季最高,分别为1.53±0.04mg-g-1和0.56±0.02mg·g-1,夏季最低,分别为1.10±0.03mg·g-1和0.26±0.02mg·g-1。成熟叶在各季节的氮磷比(N:P)介于18~22,均大于16,表明光皮桦群落存在一定程度的磷限制。各季节磷内转移率(60%~80%)均高于氮内转移率(50%~70%),表明光皮桦对磷的利用循环率高。  相似文献   

5.
速生碳汇草是通过某些禾本科植物杂交培育的新品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对5种速生碳汇草进行了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速生碳汇草用于制浆造纸的可行性并确定最佳制浆原料。速生碳汇草纤维采用硝酸和氯酸钾混合法分离并用生物显微镜测定纤维长宽度、壁厚以及胞腔直径;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测定速生碳汇草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5种速生碳汇草均适用于制浆造纸原料,其中5号速生碳汇草具有最好的制浆造纸价值;其纤维平均长度为1.74 mm,壁腔比为2.64,长宽比为123,柔性系数为28.51%,灰分含量为2.92%,苯醇抽出物含量为1.51%,木素含量为18.90%,聚戊糖含量为21.11%,纤维素含量为43.82%。  相似文献   

6.
坡向对人工林落叶松纤维形态及造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坡向(阳坡和半阳坡)的人工林落叶松(Larix olgensis)木材为试材,测定了木材纤维的纤维形态特征(包括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壁腔比、微纤丝倾 角及管胞长宽比)、物理特征(包括生长轮宽度、生长速率、晚材率及密度)和化学特征(包括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树脂含量及1%NaOH抽提物)等指标,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大多数纤维形态指标和物理、化学特征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不同坡向长白落叶松木材的制浆造纸性能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半阳坡的长白落叶松用作造纸材较好。  相似文献   

7.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学成分及其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异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冷水抽提物含量和热水抽提物含量分别为2.67%和3.12%,1%NaOH抽提物含量为17.08%,纤维素含量为47.49%,综纤维素含量为80.42%,木素含量为28.80%,pH值为5.44;木材冷水抽提物和综纤维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略有差异,但方差分析检验,差异不显著,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纤维素和木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差异显著,达到1%显著性水平;由树基往上.热水抽提物含量略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和木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综纤维素含量和木材pH值逐渐升高;纤维素含量在树干上的分布规律为中间高、两端低,而且从树干中部往上的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质对人工林落叶松纤维形态及造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不同土质(暗棕壤和白浆土)的人工林落叶松(Larix olgensis)木材为试材,测定了木材纤维的纤维形态特征(包括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壁腔比、微纤丝倾角及管胞长宽比)、物理特征(包括生长轮宽度、生长速率、晚材率及密度)和化学特征(包括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树脂含量及1% NaOH抽提物)等指标。对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质的长白落叶松木的大多数纤维形态指标和物理、化学特征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不同土质长白落松木材的有关指标进行制浆造纸性能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土壤为暗棕壤的长白落叶松用作造纸用材较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福建8种决明属植物种子生品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并对决明子药材评价指标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决明属植物种蒽醌类物质总含量及组成有明显不同,钝叶决明的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383,0.557 mg·g-1;决明的大黄酚含量最高,为0.902mg· g-1;双荚决明和望江南的大黄素甲醚含量较高,分别为1.850、1.310 mg·g-1.翅荚决明、羽叶决明、圆叶决明均未检出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随着植物种的变化,决明属植物种子的大黄素甲醚变异系数最高为0.302,橙黄决明素变异系数次高为0.278.大黄酸与大黄酚、橙黄决明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o.809,o.74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苦瓜果肉中皂苷总含量、7种单体组成含量及抗氧化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差异,为明确苦瓜中主要皂苷单体组成含量,筛选高皂苷含量及高活性的苦瓜品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13个苦瓜品种皂苷总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7种皂苷单体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4-硝基酚-2-D吡喃葡萄糖苷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同时分析组成含量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个不同品种苦瓜果肉皂苷总含量呈显著性差异,含量变幅为(0.52—1.20)g/100g DW,平均值为0.79 g/100g DW,变异系数为21.65%。7种皂苷单体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苦瓜苷A(Momorcharaside A)5.32μg·g-1 DW,苦瓜皂苷A(Momordicoside A)25.42μg·g-1 DW,Karaviloside XI 3.96μg·g-1 DW,苦瓜皂苷F2(Momordicoside F2)66.95μg·g-1 DW,苦瓜皂苷K(Momordicoside K)183.70μg·g-1 DW,(23E)-3β,7β,25-trihydroxycucubita-5,23-dien-19-al 40.13μg·g-1 DW,Kuguacin N 3.87μg·g-1 DW。不同品种苦瓜总皂苷ORAC指数变幅为2 747.76—15 584.07μmol Trolox·g-1,平均值为8 879.48μmol Trolox·g-1,变异系数为34.91%;α-葡萄糖苷酶IC50值变幅为1.55—4.96 mg·m L-1。【结论】不同品种苦瓜果肉皂苷总含量、单体组成含量、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有显著差异。皂苷是苦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但并非苦瓜抗氧化活性主要贡献物质。(23E)-3β,7β,25-trihydroxycucubita-5,23-dien-19-al是主要活性单体。  相似文献   

11.
欧美杨107应拉木的纤维形态与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欧美杨107应拉木纤维形态与化学成分构成,并以此分析欧美杨107应拉木作为制浆材的可行性,用切片法测定了应拉木和对应木的纤维形态,并按照GB/T2677(2-10)—1993分析其化学成分构成。结果表明:1)应拉木和对应木纤维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321和1227μm,长宽比分别为59.48和44.94,壁腔比分别为0.86和0.39。2)应拉木和对应木的Klason木素含量分别为17.20%和24.04%,硝酸乙醇纤维素含量分别为59.14%和45.52%,综纤维素含量分别为86.59%和78.41%,苯醇抽出物含量分别为1.32%和1.87%,1%NaOH抽出物含量分别为13.95%和21.58%,灰分含量都低于1%。根据对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判断:欧美杨107木材的应拉木和对应木都能满足制浆性能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都可被用作制浆材,且应拉木制浆性能比对应木好。  相似文献   

12.
毛竹采伐剩余物的化学成分、纤维形态及纸浆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利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采伐剩余物,以4年生毛竹采伐剩余物竹枝和竹梢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视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热重分析仪等对毛竹采伐剩余物的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等的性质进行分析,且利用硫酸盐法对毛竹采伐剩余物进行制浆造纸,并对纸张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毛竹采伐剩余物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毛竹采伐剩余物的硝酸-乙醇纤维素质量分数介于342.9~409.3 g·kg-1,α-纤维素质量分数约420.0 g·kg-1,木质素约240.0 g·kg-1,苯醇抽提物为36.7~54.3 g·kg-1,10.0 g·L-1氢氧化钠抽提物为256.7~296.7 g·kg-1,灰分质量分数为8.5~26.5 g·kg-1;毛竹采伐剩余物半纤维素主要是由阿拉伯糖,木糖和糠醛等糖单元组成,其中以木糖为主(>85.0%);毛竹采伐剩余物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400~2 000 μm,长宽比为64.70~65.54;毛竹采伐剩余物热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热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第2阶段,毛竹采伐剩余物最大热分解温度为339~341℃;毛竹采伐剩余物经硫酸盐法成浆后,纸浆得率为44.71%,有良好的成浆性能,有较高的抗张强度(63.88 N·m-1·g-1)和耐破强度(4.14 kPa·m-2·g-1),比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和龙竹D.peculiaris要优良,可作为纸浆材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黑晶、东魁和温岭大梅3个杨梅品种为材料,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确定了杨梅果实中的3种有机酸成分,分别为柠檬酸、苹果酸和奎宁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始终为最主要的有机酸成分。随着果实成熟,3种有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成熟果实中,黑晶、温岭大梅和东魁3个品种的柠檬酸含量分别为(7.423±0.530),(8.987±0.088 )和(7.820±0.306)mg·g-1 FW;苹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113±0.002),(0.062±0.001)和(0.037±0.008) mg·g-1 FW;奎宁酸的含量分别为(1.122±0.098),(0.952±0.042)和(0.738±0.056)mg·g-1 FW。分析表明杨梅果实属于柠檬酸型果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和形态解剖观测的方法,对云龙箭竹的化学成分与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龙箭竹的灰分为1.34%,SiO2含量为0.29%,木质素含量为23.74%,苯醇抽提物为3.80%,综纤维素含量为69.05%;在纤维形态特征方面,云龙箭竹的纤维平均长度为1.61 mm,宽度为16.36 μm,长宽比为105.69,细胞壁壁厚为6.80 μm,细胞腔径为2.77 μm,壁腔比为9.38;从造纸原料的要求上看,云龙箭竹的综纤维素含量较高,灰分及SiO2含量较低,木质素和苯-醇抽提物含量中等,纤维长度中等,但纤维细胞壁腔比较高,属于劣等纸浆原料。  相似文献   

15.
参考了国家木材物理性能和造纸原料化学组分分析标准,对大麻Cannabis sativa秆芯的主要物理性能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麻秆芯壁和秆芯的气干密度分别为0.240 g·cm-3和0.193 g·cm-3;大麻秆芯壁的弦向气干干缩率为5.68%,大麻秆芯的弦向气干干缩率为7.37%;大麻秆芯壁和秆芯的吸水率都随时间递增,12 d后基本达吸水平衡;大麻秆芯的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99.1 g·kg-1,酸不溶木质素质量分数为191.6 g·kg-1,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0 g·kg-1氢氧化钠抽提物质量分数分别为56.6,42.6,57.2,308.1 g·kg-1,灰分为14.8 g·kg-1,水分为95.8 g·kg-1。图2表5参7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活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i花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其中花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是影响铁皮石斛花类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铁皮石斛花苞期、微开期、盛花期全花以及盛花期花的花被、合蕊柱、子房的烘干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及福林酚法,探讨了不同花期铁皮石斛花及盛花期花朵不同部位多糖、总黄酮及总酚质量分数的差异,进而确定了铁皮石斛花的最佳采收期和最佳采收部位。结果表明:①不同花期中盛花期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61.5 mg·g-1)与微开期(55.3 mg·g-1)及花苞期(45.6 mg·g-1)花中多糖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微开期花中总黄酮质量分数(17.4 mg·g-1)显著低于花苞期(19.9 mg·g-1)和盛花期(19.2 mg·g-1)(P < 0.05);盛花期花中总酚质量分数(22.2 mg·g-1)显著高于微开期(19.6 mg·g-1)及花苞期(18.5 mg·g-1)(P < 0.05)。②整体而言,盛花期不同部位中花被相应活性组分即多糖、总黄酮、总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合蕊柱及子房,分别为64.5,24.2及26.5 mg·g-1(P < 0.05)。因此从活性组分质量分数方面考虑,盛花期可作为铁皮石斛花采收的最佳时期,花被是最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The different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Hippohpae rhamoides polysaccharides were researched in the paper.The best method of papain extraction were obtained,the ratio of papain 2%,pH at 5.5,temperature at 45℃and extraction time of 20 min were suitable for papain extraction.The highest content of Hippohpae rhamoides polysaccharides was 44.28 mg·g~(-1). The optimum process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were obtained,namely extracted for 55 min at 480 W with the material ratio of 1:20. The highest content of Hippohpae rhamoides polysaccharides was 48.63 mg·g~(-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ltrasonic and papain extraction together was the best method,the content was 54.30 mg·g~(-1).After the removing protein,pigment and dialysis.Two fraction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purified Hippohpae rhamoides by DEAE-cellulose chromatography,the main fraction was collected finally. The fraction was identified by Sepharose CL-4B gel filtration.Ultraviolet spectrometry,freeze-thaw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fraction was purified.Its molecular weight was probably 109.4 ku.  相似文献   

18.
采集了丹江口淅川淹没区高程在170m以下8个乡镇的农田土壤共18个样品,采用索氏提取分离富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检测、气相色谱仪-质谱(GC-MS)确证的方法对样品中2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淅川淹没区土壤中OCPs的分布特征与潜在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有α-HCH和DDE两种有机氯农药被检出,其中α-HCH含量范围是nd~107.55ng·g-1,平均值为40.31ng·g-1;DDE含量范围是1.42~237.56ng·g-1,平均值为36.28ng·g-1。总有机氯含量范围为15.16~279.93ng·g-1,平均值为76.59ng·g-1;与其他地区比较,ΣHCHs含量偏高,ΣDDTs含量相当;α-HCH可能来自早期残留,也可能来自大气沉降,DDE可能源自早期残留。淅川淹没区农田土壤中α-HCH和DDE含量基本上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土壤质量良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越橘果实花青苷含量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25个高丛越橘,9个半高丛越橘品种和10个杂交后代的花青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橘品种花青苷含量在52.700~233.000 U·g-1FW之间,其中艾木蓝花青苷含量最高。高丛越橘品种平均为103.771 U·g-1FW,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29.48%,半高丛越橘品种平均为99.956 U·g-1FW,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19.64%。杂交后代类型的花青苷平均含量为135.860 U·g-1FW,高于高丛越橘和半高丛越橘平均值。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花青苷含量变化进行分析显示,越橘果实花青苷主要存在于果皮中,粉色期是花青苷合成的主要时期,而50%蓝色期是越橘花青苷迅速合成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