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母猪的群体生产力,是指猪场整个母猪群的总体生产能力,是体现一个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而母猪的生产力主要指母猪的繁殖力,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衡量母猪繁殖力高低的标准应该是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的育成仔猪数。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母猪方面1.1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的影响力很大。母猪群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为第3~8胎,第9胎及9胎以后产仔数逐胎减少,仔猪存活率也逐胎下降。据此,母猪的利用年限限定为4~5岁,每年更新20%  相似文献   

2.
母猪胎死不下,是指母猪妊娠期满(112~116d)后,胎死在腹中不能自行产出。此病目前在农村中是一种常见产科病,一般的常规方法治疗效果欠佳,多数患病母猪因治疗无效或失去繁殖力而被淘汰,影响养猪生产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母猪是养猪生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母猪繁殖力对促进养猪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母猪繁殖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需通过母猪个体选择、合理饲养管理和防疫、提高公猪精液品质、适时配种、分娩准备、早诱食、早期断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实现。本文针对乐山市五通桥区广大YL(LY)母猪养殖户养殖技术掌握难,母猪繁殖力相对较低提出论述,同时提出提高YL(LY)二杂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母猪的窝产仔数、断乳窝重、年产胎次,是测定母猪繁殖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参数。母猪繁殖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效益。 1 选择优良猪种的杂交母猪 林甸县林甸镇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体大多数采用长X大或大X长杂交母猪。 林甸县林甸镇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体大多数采用长X大或大×长杂交母猪。  相似文献   

5.
母猪是养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提高母猪繁殖力,才能提高养猪效益。文章从猪种的选择、种用公母猪培育、保持猪群合理的结构、采用智能化母猪群养技术和重视仔猪腹泻病的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的窝产仔数、断乳窝重、年产胎次,是测定母猪繁殖力高低的3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数,其繁殖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就必须努力提高母猪繁殖力,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1造成母猪繁殖力下降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我国母猪生产受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的鼓励和市场价格的促动.使全困的基础母猪资源得以迅速发展。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养猪业主和规模养殖场(户)在选种选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发情鉴定和疫病防治等技术环节上缺乏技术,经验不足.常常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加大了养猪成本,影响了经济效益。通过调查走访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造成母猪繁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唐伟  位海玲 《中国猪业》2011,6(9):18-19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在养猪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母猪的繁殖性能除受遗传、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几大因素影响外,养猪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制  相似文献   

9.
提高母猪繁殖力是规模化猪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笔者结合多年养猪生产实践,从生产母猪群的选留、适时配种、母猪妊娠期、哺乳期的饲喂管理、母猪保健以及种猪疫病防控等方面阐述了规模场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要点,旨在促进猪场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  相似文献   

10.
母猪繁殖力是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在养猪生产中。大力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力?笔者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是衡量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养猪生产和育种工作中,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方法和技术非常多,实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但不太均衡,为了比较不同配种方式的优劣,笔者根据自己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试验,以期找到一种合适的配种方式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2.
王秀 《中国猪业》2011,(1):23-24
母猪的群体生产力,是指猪场整个母猪群的总体生产能力,是体现一个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而母猪的生产力主要指母猪的繁殖力,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养猪生产中,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很多,人工授精的质量直接影响母猪繁殖力。人工授精质量好,母猪情期受孕率高,产仔多,养猪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反之则情期受孕率低,复配率高,产仔少,母猪空怀期长,饲养母猪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在实际生产中,要认真分析影响授精效果的原因,避免不利因素,以提高生猪人工授精效果,增加养猪效益。影响生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是决定母猪养殖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从后备母猪选择、配种、饲养管理、仔猪早期断奶、繁殖障碍疾病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规模化到集约化以至工厂化养猪的历程中,提高母猪生产能力仍然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与基础,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平均窝产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据有资料显示: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生产全局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造成繁殖力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就必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养猪场后备母猪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能否获得高效益的核心,而每年大约25%~35%的母猪应各种原因被淘汰(年龄、疾病、遗传缺陷等)。因而为了保证生产的均匀性,就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能否获得高效益的核心,而每年大约25%-35%的母猪因各种原因被淘汰(年龄、疾病、遗传缺陷等)。  相似文献   

18.
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生产全局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造成繁殖力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就必须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新疆军区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管理调查,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母猪是现代化养猪业中最基本的生产基础,在现代化工厂养猪条件下,母猪生产能力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全局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必须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但是现在很多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出现了不发情、发情迟缓、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