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万州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林地保护利用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差别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林地利用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把林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统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促进鹤北林业局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树森 《中国林业》2012,(13):52-52
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于实现林地科学管理、优化用地结构、规范林地用途、遏制滥垦滥占林地、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为域内林地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建设现代林业、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几个小技巧,现归纳如下。一、利用Excel创建数据透视表Excel2010的数据筛选功能,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为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小班因子一览表和属性结构表汇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要具体到乡镇,易造成重复工作,  相似文献   

4.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林业生产建设的根基,也是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国务院批复国家林业局《关于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依法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为县级林地保护与利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的预测是编制"征占用林地定额报告"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以福安市为例,结合福安市经济社会、土地管理、林地利用等历史和预期性数据,采用不同思路、多种分析方法科学预测福安市2011-2020年期间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客观剖析各种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及解决方案,为其它各地科学预测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的需求量,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苏宽 《陕西林业科技》2020,(1):95-96,100
对汉中市南郑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林地资源,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林地保护利用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江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林地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林地定额缺口不断加大,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社会客观需求测算法为主,以平均增长率法、曲线拟合法和灰色预测模型等数学模型法为辅,对江西省“十四五”各类建设项目对林地需求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不仅有助于江西省科学合理地编制“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而且对于江西省维持林地总量动态平衡,满足生态建设用地需求,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社会经济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福建省永安市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在预测供需趋势的前提下,制定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和方针、进行林地利用分区、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有林地逆转非林地、统筹安排各工程建设用地等技术要点。当今世界,人类面临人口、粮食、能源、资源与环境五大问题,均直接或间接与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有关,林地是一种林业资源,是一种环境,更是社会生产要素之一,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托基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目的是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改善当地生态经济环境,以及强化使用林地的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和各产业之间使用林地矛盾,促进林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使之既能尽量减少林地消减,以满足林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又能确保各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以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对福建永安市2003年开展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践,研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永安市商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也是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随着林改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永安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护与科学利用商品林地,已成为林业主管部门协调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林农权益,提高林地经营效益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根据永安市商品林地资源现状,将其分为四个建设区域,并提出相应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依法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从林地综合利用研究内容、原则入手,从林下种植、养殖的调查及效益分析方面介绍了界首市林地综合开发现状,重点分析了林地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林地综合开发的建议,以期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好林地,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实现全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建湖县森林资源具有林地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林业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林业生态体系等特点。分析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目标、任务以及实行林地分级保护,控制用途改变,补充林地等原则。据此,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东北部防用结合林区、中部城郊生态防护区和西部水源涵养林区,并提出完善林地规划体系,强化林地保护力度,提高林地管理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通化县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将林地按照商品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和保护区划分为4个功能区,根据每个功能区的经营目标不同,实行分区经营、分级保护,为林地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贵港市港南区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林地立地条件对当地主要树种的影响,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范围内对林地小班逐个进行质量分等评定,港南区林地总面积为35989.5hm2,其中,Ⅰ级林地面积683.8 hm2,Ⅱ级林地面积7441.9 hm2,Ⅲ级林地面积27180.4 hm2,Ⅳ级林地面积600.3 hm2,Ⅴ林地面积83.1 hm2。文章分析了林地质量各个等级的空间分布,得出了坡度、石砾含量、土层厚度等的反应强度系数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为今后林地小班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上思县林地变化与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上思县林地面积变化分析、林地转入与转出分析,提出要保护现有林地,提高林地经济产出,实行林地源头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等措施实施,促进上思县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论科学编制安徽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林地是重要的土地类别,也是今后经济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编制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于保证森林资源有效增长、同时尽可能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使林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识到林地被征、占用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科学预测使用林地方向和规模,合理规划补充林地的来源,规范林地定义,完善统计口径,真实反映林地现状。突出加强保护、合理利用、统筹兼顾、保持平衡的原则,确保实现林地稳中有增,满足森林覆盖率规划指标需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特点,并为制定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对该公园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该森林公园林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99.4%,森林覆盖率高达90.50%.林地以有林地为主,面积占比为90.9%.森林起源以天然为主,面积占比为77.8%;人工起源为辅....  相似文献   

17.
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将独龙江流域进行单独区划,衔接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修编成果,得到了独龙江流域的森林资源现状。分析认为,独龙江流域具有林地比例高,人均林地面积多;森林覆盖率高,林地利用充分;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大,森林质量高;生态区位重要,公益林比例和林地保护等级高;天然林比重大,近成过熟林比例高;原始林多,植被保护好等特点。提出分级保护、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禁止木材运出等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黔南州长顺县林业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6年二类调查与2011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调查的林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经济林面积动态变化情况、林种结构动态变化情况、林地龄组结构动态变化情况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长顺总的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等有所提高,但中幼龄组结构比重较大,长顺可采伐的森林资源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笔者从多方面入手对长顺喀什特石漠化地区如何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科学经营管理林业和发展高效林业等,如何让林业为长顺县域的经济发展起引领作用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着地域性分布明显,树种单一,稳定性差,林牧矛盾突出、林地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提出实行用途管理,进行森林保有量规划,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林地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和定级结果:特殊保护(Ⅰ级保护)面积占林地面积的41.2%、严格保护(Ⅱ级保护)面积占27.3%、重点保护(Ⅲ级保护)面积占31.5%、一般保护面积(Ⅳ级保护)为零。根据以往各类规划中的定位,将林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2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