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蝴蝶兰组织培养培养基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圣诞红(ChristmasRose)为试材 ,研究了蝴蝶兰花梗腋芽组织培养使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和BA浓度 ,诱导培养基中BA和NAA的最佳组合 ,以及生根培养中NAA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 :花梗腋芽培养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3mg·L-1BA效果最好 ,原球体的诱导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 ,激素以2mg·L-1BA 0.2mg·L-1NAA时效果最佳 ,生根培养时NAA以0.8mg·L-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千年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浓度进行培养。结果:千年健带腋芽茎段以MS 6-BA1.5 mg.L-1为初代诱导培养基比较好;诱导丛生芽的增殖培养基以MS 6-BA1.5 mg.L-1 NAA0.1 mg.L-1较适合,增殖系数达5.3;生根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 6-BA0.05 mg.L-1 IBA0.1 mg.L-1 NAA0.1 mg.L-1。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黄瓜育种现状,以中农15号为对照,对8个黄瓜杂交新组合的单株产量、平均单瓜重和果实形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以组合XUE1×DDX、XUE1×EP6392、ZR×ZL-1较高,分别比对照提高59.68%、52.13%、50.21%,达极显著水平;单瓜重以JY308×mm86、ZL-1×EP6392、ZK×L3较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1.02%、19.75%、17.68%,达极显著水平;结瓜数以XUE1×DDX、XUE1×JY308、XUE1×EP6392较多,比对照分别提高68.18%、50.00%、45.46%,达极显著水平;第一雌花节位以XUE1×DDX、XUE1×EP6392、XUE1×JY308较低;从果长、果径、瓜把长及果肉厚综合而言,以XUE1×JY308较为理想。因此,XUE1×DDX、XUE1×EP6392、ZR×ZL-1、XUE1×JY308可作为理想的设施黄瓜栽培新品种进一步进行区域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4种砧木对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4种砧木(A1、A1d、M26和平邑甜茶)嫁接的烟富6和烟富3苹果为试材,对其果实大小及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富3或烟富6,嫁接在A1、A1d砧木上的单果质量和果实硬度均较高,但不同砧木上的果实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嫁接在A1d砧木上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以烟富6/A1和烟富3/A1d组合较高;各种糖组分含量以烟富6/A1d和烟富3/平邑甜茶组合较高。可滴定酸含量均以M26砧穗组合最高,以烟富6/A1d和烟富3/A1含量最低,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福建特色烤烟品种的采摘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恩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04-13007,13025
[目的]探讨福建特色烤烟品种CB-1和F1—35的最佳采摘成熟度。[方法]选取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进行试验,每个部位设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原烟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CB-1和F1-35品种的最佳采摘成熟度不同,下部烟叶,2者均以XM3处理最好;中部烟叶,CB-1以CM3处理最好,F1-35以CM2处理最好;上部烟叶,CB—1以BM2处理最好,F1-35以BM3处理最好。[结论]不同烟叶品种的最适成熟度采摘时间存在差异,适当提前采摘时间能有效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20a以下银杏为母树,以1年生枝条为插穗,以河沙、河沙:草炭(1:1)、园土为基质,经清水、400、600、800、1200ppm的萘乙酸处理;通过试验表明银杏硬枝在800ppm的萘乙酸中速蘸后,扦插在河沙:草炭(1:1)基质中成活率高达88%。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志鹏  汪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66-14367
[目的]为红叶石楠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红叶石楠1年生枝条进行扦插,研究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基质对其幼根形成期的影响不同,以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最快;不同基质对生根数、根长、根粗等影响很大,以珍珠岩+蛭石+泥炭(1∶1∶1)较好。[结论]以珍珠岩+蛭石+泥炭(1∶1∶1)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莪术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莪术的根茎为外植体,接种在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试管苗生根及移栽等试验。在MS培养基中附加BA3.0 mg.L-1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丛生芽增殖壮苗培养基以MS BA3.0mg.L-1 氯化胆碱(CC)10mg.L-1为最佳,试管苗生根以MS NAA2.0mg.L-1最好。  相似文献   

9.
大岩桐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红色大岩桐为试材 ,研究其组织培养。结果表明 ,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基以MS +BA3 0 +NAA0 2为最佳 ,芽再生率达 95 %。快速繁殖培养基以MS+BA2 0 +NAA0 2 为最佳 ,既有利于芽苗增殖 ,又有利于芽苗长高。生根培养用 1 /2MS +NAA0 1培养基 ,1 0~ 1 5天内可长出 6~ 1 5条毛细根  相似文献   

10.
优质掌叶覆盆子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掌叶覆盆子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以MS+ 6-BA 0.5 mg·L-1+NAA 0.01 mg·L-1为诱导培养基,腋芽萌发率可达80%以上;以MS+6-BA 1.0 mg·L-1+NAA 0.1 mg·L-1为继代培养基,增殖系数达15.1,试管苗生长健壮。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MS+NAA 0.1 mg·L-1 +IBA 0.1 mg·L-1。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基因OsAOS1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Jasmonate,JA)为植物病虫害抗性反应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茉莉酸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已知水稻AOS基因家族包括4个成员,Os-AOS1~OsAOS4。已有研究表明,水稻OsAOS2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内源PR1基因的表达、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本研究分析了OsAOS1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以及外源JA处理对OsAOS1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利用转基因技术研究了OsAOS1基因在调控内源PR1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OsAOS1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不同于OsAOS2基因;外源JA处理诱导OsAOS1基因的瞬时表达,然而OsAOS2基因的诱导表达延迟;OsAOS1过量表达抑制烟草中内源PR1基因的表达。据此推测OsAOS1基因可能不参与依赖于PR1的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该基因在进化遗传中所受到的选择作用,揭示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和保守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6种动物CACNA2D1基因编码序列,利用常规生物学软件,对动物CACNA2D1基因进行进化遗传分析。[结果]这6个动物的CACNA2D1基因序列核苷酸组成基本相同,其平均GC含量为42%,偏倚不严重,这6条同源序列的ENC值在50.319~53.624,CACNA2D1基因在密码子的使用上存在轻度偏倚,该基因各同源基因间的同义和非同义替换率之比不同,且变化范围较大,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极为保守且经历了净化选择。[结论]CACNA2D1基因可能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猪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Sohlh1在幼年和成年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子遗传进化特点,及其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和特异性调控区间。【方法】通过RT-PCR验证猪不同时期不同组织Sohlh1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软件分析其分子遗传进化特点,构建启动子验证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分析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和特异性调控区间。【结果】Sohlh1基因在仔猪与成年猪睾丸和仔猪卵巢中都有表达,在成年猪卵巢不表达;通过多个物种进化分析,Sohlh1基因随着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变也在进化;通过双荧光素酶分析构建的启动子验证载体,猪Sohlh1基因的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在78 bp附近,特异性调控区间在771~2 981 bp之间。【结论】基于Sohlh1基因的进化分析,作为试验动物模型,猪可能更优于啮齿类动物,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可能主要通过其启动子特异性调控区间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菊花CmAPETALA1基因(CmAP1)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为该基因功能的遗传改良打下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及RT-PCR从菊花叶片中克隆CmAP1基因,运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并用双酶切法将目的基因与pCAMBIA1300载体连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结果]克隆获得的CmAP1基因(GenBank登录号KU872999)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RF)长741 bp,编码246个氨基酸;CmAP1蛋白属亲水性蛋白,分子质量约28.3 kD、理论等电点(pI)为8.76,预测该蛋白内含10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mAP1蛋白与CDM111蛋白的同源性达98%,属MADS-box基因家族A类基因的euAP1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mAP1基因在花蕾中表达量极高,在舌状花和筒状花中表达量较低,而在营养器官中仅痕量表达.将CmAP1基因连接到pCAMBIA1300载体上,可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CmAP1.[结论]CmAP1基因在花的发育及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功构建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CmAP1可为后期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变菊花花形态结构、调控花期及遗传改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香蕉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样蛋白基因MaCBL1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在香蕉果实抑制缩减文库中获得的一个CBL基因片段,采用PCR方法克隆了MaCBL1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MaCBL1基因cDNA序列全长1 078 bp,编码213个氨基酸残基。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aCBL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来源的CBL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遗传进化分析表明MaCBL1与其他植物如杨树、甘蓝、沙冬青、棉花和水稻的CBL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并在同一个进化枝上。[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香蕉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样蛋白对香蕉生长发育、果实的成熟调控及对各种逆境反应的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诱导物对野桑蚕各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CYP30581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经NaF、芸香苷、氯氰菊酯和蜕皮激素处理的野桑蚕各组织中CYP305B1V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结果]氯氰菊酯、芸香苷和NaF影响野桑蚕6TP305B1V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蜕皮激素无明显影响。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家蚕CYP305B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100%);与赤拟谷盗推测的CYP305A1、蜜蜂推测的CYP305A1、果蝇CYP305A1、冈比亚按蚊CYP305A2及库蚊CYP2L1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野桑蚕CYP30581V1基因可能主要参与外源性化舍物的代谢,对揭示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和不同药物的代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位置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3个带有第5染色体上标记基因的标记基因系,采用BC1F2株系分析,对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在第5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与第5染色体上的gh-1基因以20.3cM的遗传图距连锁遗传,与nl-1,v-10基因的遗传图距较远,在分离群体中不能发现其连锁遗传关系。将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端。  相似文献   

18.
控制甜瓜雄花分化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甜瓜全雌系WI998(无雄花)与雌雄异花同株品系3-2-2(有雄花)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雌雄异花同株(有雄花)。F2代群体分离比率有雄花:无雄花为3:1。F1代作父本与全雌系WI998(无雄花)回交,群体分离比率有雄花:无雄花为1:1;F1代作父本与雌雄异花同株品系3-2-2(有雄花)回交,群体全部表现为有雄花。结果表明,控制甜瓜雄花分化的基因为一对显性基因,命名为An。同时以F2代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初步构建了甜瓜的遗传图谱,定位了控制甜瓜雄花分化基因(An)。图谱由5个连锁群组成,包括18个SSR标记,1个形态学标记,覆盖基因组总长度442.7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4.6 cM。初步将控制甜瓜雄花分化基因(An)定位在第2连锁群上,其两侧标记分别是MU4182-2和MU5028-1,与An的间距分别为42.8和26.0 cM。控制甜瓜雄花分化基因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甜瓜性别分化基因的表达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cathepsin B基因对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繁殖力的影响,探索cathepsin B基因的功能,为利用该基因防治香蕉穿孔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组织蛋白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知香蕉穿孔线虫cathepsin B基因(Rs-cb-1)的序列,从香蕉穿孔线虫克隆cathepsin B基因,以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为模板合成特异的双链RNA(dsRNA),采用dsRNA浸泡的方法对香蕉穿孔线虫进行RNA干扰(RNAi)试验,通过室内接种胡萝卜愈伤组织繁殖线虫的方法,研究cathepsin B基因的沉默效应对香蕉穿孔线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用Rs-cb-1dsRNA浸泡12、24、48、72h后香蕉穿孔线虫的平均繁殖倍数分别为165、93、54、53,而未经dsRNA处理的该线虫繁殖倍数均大于420;并且Rs-cb-1dsRNA浸泡的时间不同,对应各处理之间的繁殖倍数差异显著。RT-PCR检测,经Rs-cb-1dsRNA浸泡12h后,目的基因在香蕉穿孔线虫的表达量明显减弱,浸泡24h后其表达量进一步减弱,但还有微量表达,经dsRNA浸泡48、72h后目的基因基本不表达。【结论】Rs-cb-1与香蕉穿孔线虫的繁殖力相关;Rs-cb-1dsRNA的浸泡可以明显抑制cathepsin B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影响香蕉穿孔线虫的繁殖力,但浸泡时间不同Rs-cb-1的沉默效率也不同,沉默效率最好的干涉时间是48h。  相似文献   

20.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利用PCR方法克隆了控制水稻颖壳发育的候选基因TWH1的启动子,并将启动子片段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其导入水稻愈伤组织,转基因植株经GUS染色分析显示,各个发育时期的茎秆、叶片、叶鞘、雌雄蕊和孕穗期的颖壳中都有GUS活性表达,但在根和抽穗后的颖壳中未检测到GUS活性。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TWH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