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和职能出发,着眼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分析了其在科技助力天水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保障粮食安全,为乡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坚持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保证生产效益,促使农业产业更好地发展,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在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为使推广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更理想的效果,应采取有效途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并且需要以有效策略进行创新,以提升农技推广工作质量及水平,为农业技术的更好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结合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当前农业尤其是蜜桃果品产业的发展,对其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建设蒙阴县现代农业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振兴蒙阴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单纯依靠政府的经济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全新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以科技扶贫实现精准式扶贫。近年来,随着科技扶贫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国内各级政府均加强了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的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基于此,探讨了科技扶贫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的振兴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重庆市酉阳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要从基础设施、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品牌打造、科技驱动、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有效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首位。科技创新作为产业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在多元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中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基于此,主要从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机械装备能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革活力、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队伍7个方面分析了达州市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兴旺发展的现状,为下一步开展具体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基础。  相似文献   

7.
发展精品农业是立足于寒旱地区实际的现实选择,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天水市为例,从寒旱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精品农业的资源禀赋出发,阐述了精品农业的含义和特征,提出了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建议: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精品农业思路认识;强化项目支撑,夯实精品农业驱动基础;创新经营方式,提升精品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精品农业“芯片”含量。为给寒旱地区构建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精准脱贫的主要内容,因此,加快农业产业化扶贫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基于此,简要介绍了农业产业扶贫及其方向,对当前农业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求能够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路径,以期能够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是我国大力推进的战略举措,开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路径。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服务业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对乡村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经济、乡村社会等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因此,重点分析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战  王新军 《南方农业》2022,(6):121-123
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应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提高规划水平,对先进的农业产业生产模式进行宣传,从而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规模,最终推动农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农业产业选择存在盲目性、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及缺少先进性的管理体制等问题,提出选择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及...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优先发展农村、农业,以多功能农业为基础成为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也将成为国际的主流。基于此,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如何通过推进林业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工作实践,不断对其进行有效研究。基于此,阐述推进林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希望能够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农业科研机构"三农"服务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变的愈加重要,其不单单能够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通过科技平台满足居民科研技术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通过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得农民可以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此外,农业科研机构还可以帮助乡村企业发展为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推动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基于此,探究农业科研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除了重视高精尖产业外,也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在"三农"问题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农业作为乡村发展的主要产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会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乡村文化旅游能够有效提升乡村资源的利用率,为精准扶贫提供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情况下,要从乡村文化旅游全局出发,重点优化薄弱环节,力求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常态化、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总结分析促进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需求,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该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总结了近年来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水土工程实现旱涝保收和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利用工程增加和优化耕地资源提高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能源工程促进绿色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促进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科学谋划"三农"发展。该文重点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工程科技创新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新时期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包括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和集成作用,综合集成农业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和装备,提供整体、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聚焦提质增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出一批关键工程技术和装备;强化循环发展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优化农业农村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供种养循环化、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模式生态化的产业发展和工程解决方案;提高信息化应用和创新水平,促进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创制一批智能感知、智能作业、智能服务的产品;突出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功能融合、产村融合、农业与互联网融合、要素融合和协作融合,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加强学科建设,开设急需专业,培养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和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调研河北省阜平县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上,从农业创新驿站发展成效角度出发,探索农业创新驿站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模式,并以具有代表性的硒鸽、博嘉、瑞博梨、嘉鑫食用菌农业创新驿站为例,深入分析该模式面临的挑战并总结驿站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成效。以助力阜平县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产业振兴、科技振兴、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不断改革和创新,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新形势下,通过农业产业化能够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基于此,首先从政策体系、引导机制、统筹发展、科技人才等六个方面分析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从"精准扶贫"和推动"乡村振兴计划"有效落实的战略角度,就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科学和健康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是农业产业扶贫的有力抓手,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绿色食品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等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绿色食品产业扶贫、品牌扶贫的成功模式,对贫困地区绿色食品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进一步示范绿色食品的产业扶贫作用,推广品牌扶贫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其中,宾川县是大理区域内较大的农业县,其葡萄特色产业较为突出。基于此,对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以促进宾川县葡萄产业更好发展,进而推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