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绿原酸类物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原酸类物质是植物体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由于绿原酸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降血压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绿原酸类物质的组成结构、提取纯化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生物活性和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绿原酸类物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3种生物胺(腐胺、精胺、亚精胺)的方法。采用Agilent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粒径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丹磺酰氯作为荧光衍生试剂柱前衍生化。最佳测定条件为:丹磺酰氯浓度为3 mg/L,衍生化反应温度为60℃,衍生化时间为15 min,缓冲溶液pH为9.78。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畜禽粪便制作有机液肥过程中腐胺、精胺、亚精胺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Ca(NO3)2胁迫对番茄嫁接苗叶片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番茄品种‘影武者’为砧木,‘宝大903’为接穗,研究了80 mmol/L Ca(NO3)2胁迫10 d条件下,嫁接苗与自根苗生长和叶片不同形态(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多胺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Ca(NO3)2胁迫后,嫁接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自根苗。整个胁迫期内嫁接苗叶片3种形态的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自根苗叶片3种形态的腐胺含量下降;游离态、结合态亚精胺和精胺含量上升;束缚态亚精胺含量下降,束缚态精胺含量变化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3种形态的腐胺、束缚态亚精胺和精胺在番茄嫁接苗叶片耐盐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是植物体内亚精胺和精胺前体物质形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BnSA MDC3基因家族2个成员的全长cDNA和启动子序列,并对其诱导表达特性进行了鉴定。BnSAMDC3—1(GenBank accession No.HM013966)和BnSAMDC3—2(GenBankac.cession No.HM013967)的全长cDNA分别为1746bp和1754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1101bp和1104bp,在大ORF上游132bp处均包含一个171bp的小ORF。BnSAMDC3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受高温和干旱抑制。6-BA、GA,和SA抑制BnSAMDC3—1的表达,而GA,和甘露醇诱导BnSAMDC3—2表达上调。BnSAMDC3基因启动子具有多个与胁迫和激素诱导相关的顺势调控元件,表明BnSAMDC3可能通过ABA、6-BA和SA信号途径介导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甘蓝型油菜抗逆的分子机理,为甘蓝型油菜的栽培和品质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烟草配方肥增效剂对烤烟根系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烟草配方肥增效剂对进入成熟期后烟株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和多胺含量以及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增效剂可提高烟株根系内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精胺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和腐胺含量,其中精胺含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减少而增加.前期,配方肥增效剂对根系内亚精胺含量的影响很小,但后期会导致亚精胺含量迅速增高.增效剂对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和多胺含量的影响以每株施用45.45g配方肥和0.4545g增效剂处理效果最好.施用增效剂能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减少肥料用量的增效剂处理虽降低了烟叶产量,但因改善了烟叶品质而提高其产值,增效剂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以每株施用36.36g配方肥和0.4545g增效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14号”桃果实为原料,研究了100 kV/m高压静电场处理和50 mg/L亚精胺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果肉硬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0 kV/m高压静电场处理和50 mg/L亚精胺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果肉硬度下降和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增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0 mmol/LNaCI胁迫下,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番茄幼苗离子、多胺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植株体内K 含量、K /Na 值,显著降低了Na 含量;外源NO使精胺(Spin)、亚精胺(Spd)、多胺(Pas)含量、(Spd Spm)/Put(腐胺)值和AB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均明显增加,Put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增加但不显著,Put/Pas值在胁迫4~8 d之间显著下降,O~4 d之间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外源NO处理可提高番茄幼苗对盐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正常生理活动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辣椒是世界上较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作物之一,含有丰富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其中,酚类化合物、辣椒素和类胡萝卜素是辣椒果实中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和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由于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低、种类多且辣椒基质较为复杂,前处理繁琐,因此对辣椒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检测和定量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主要对辣椒中酚类化合物、辣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提取、分离和分析检测技术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为辣椒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建立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木霉作为典型的植物益生真菌已被广泛用于农业绿色生产,并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它们能够通过产生信号物质与植物根系互作,包括在植物根表和根内定殖、调控植物根系发育、促进养分吸收利用等。木霉基因组中含有大量天然活性物质生物合成基因簇,产生丰富的胞外次级代谢产物,在木霉与植物根系建立互惠关系、稳定促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筛选策略主要是生物活性导向策略和基因组挖掘策略,筛选到的木霉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植物激素类物质和小分子化合物,物质种类单一,化学结构和调控机制缺乏新颖性,且互作植物主要为模式植物拟南芥,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木霉–植物根系互作研究的基础理论突破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将木霉新型天然活性产物的筛选研究与绿色农业发展相结合,符合我国“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真空包装章鱼制品冷藏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抑制作用,以真空包装的新鲜章鱼腕足段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0、0.5、1.0、1.5、2.0和2.5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于4℃下冷藏63 d,每隔7 d进行感官品评和生物胺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真空包装的章鱼中共检测出精胺、亚精胺、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6种生物胺。电子束辐照处理能抑制章鱼冷藏过程中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的生成,且抑制作用与辐照剂量成正比,其中对组胺生成的抑制效果最佳,仅在少数样品中被检出。此外,电子束辐照也抑制了章鱼中亚精胺和精胺在冷藏后期的分解。冷藏过程中的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变化与样品感官品质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高感官品质章鱼样品中的腐胺、尸胺和酪胺含量均≤10 mg·kg-1。综合电子束不同剂量辐照对章鱼感官品质和生物胺的抑制作用,1.0 kGy的电子束辐照剂量是真空包装章鱼4℃冷藏保鲜的最适前处理,其能延长高品质新鲜章鱼货架期至35 d。本研究结果为章鱼加工企业生产高品质章鱼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促水稻生长作用及促生长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防菌Lx-11是一株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明确其对水稻的促生作用,本研究以感病品种金刚30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稀释倍数的生防菌Lx-11无菌上清滤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的影响,测定其对水稻芽长、根长和株高,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运用液质联用仪检测无菌上清滤液中与促生相关的物质赤霉素、脱落酸、生长素和亚精胺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防菌Lx-11无菌上清滤液稀释后对水稻种子和幼苗均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且随着菌液稀释倍数的增加,促生作用呈先增加后减少变化,稀释倍数为100倍时,对水稻种子和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当稀释倍数达到200倍以上,其对水稻的促生效果下降。不同浓度无菌上清液处理水稻幼苗时,水稻植株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100倍稀释液增加最大,分别为45.97%、49.62%、46.95%和225.43%。生防菌Lx-11无菌上清滤液中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亚精胺的含量分别为1 200、75.5、3 130和811ng·mL~(-1)。综上,生防菌Lx-11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促生长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本研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在微生物农药领域的田间高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实验证实,植物多糖可大大提高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益生协同剂。本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微生物学鉴定、微量快速生化反应和离子色谱分析法等手段,开展了猪和家禽肠道不同部位无芽孢厌氧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猪、家禽和鱼的消化道中分离筛选出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凝集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对龙眼幼果多胺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8年生乌龙岭龙眼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pH的模拟酸雨对龙眼幼果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下龙眼幼果多胺(PAs)、腐胺(Put)、亚精胺 精胺(Spd Spm)含量上升,并随果实的发育而逐渐下降。易脱落幼果的PAs、Put、Spd Spm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幼果。  相似文献   

14.
土培条件下研究缺硼对不同硼效率棉花品种苗期叶片膜伤害、保护酶活性及多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遭受缺硼胁迫时 ,两棉花品种叶片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增加 ,膜脂肪酸不饱和度下降 ,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降低 ,但硼高效品种变化幅度比低效品种小。缺硼还导致两品种叶片中腐胺 (Put)含量显著降低 ,而低效品种降低幅度更大 ,但缺硼使高效品种叶片中精胺 (Spm)、亚精胺 (Spd)含量及多胺总量 (Spd +Spm +Put)显著升高 ,低效品种仅有升高趋势。推测硼高效品种在缺硼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多胺含量是其保护酶活性较高、膜受伤害程度较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GH3基因家族是植物生长素早期应答的成员。本研究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利用已经分离的拟南芥GH3(Gretchen Hagen3)蛋白为检索序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搜索拟南芥、水稻、葡萄、白杨和苜蓿的GH3基因的同源序列。最终确定了59个GH3候选基因,其中拟南芥19个,水稻14个,葡萄9个,白杨14个,苜蓿3个。对同源序列作进一步的多序列联配、MEME、ESTs和系统发生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H3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在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前就已经形成;GH3结构域在蛋白质间较保守,可以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个别蛋白发生了基序丢失;59个同源蛋白中的40个成员找到了ESTs的证据,且表达部位多样,不同成员之间的表达部位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将为植物的GH3基因家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对玉米幼苗镉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Zea mays L.)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喷施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苄氨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对玉米镉吸收及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0.5mg/L镉处理条件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及其对镉的吸收和地上部镉的分配,对镉的转运系数影响较小。提高6-BA喷施浓度使玉米幼苗的生长量、镉吸收量及地上部镉分配增高,提高KT喷施浓度也使镉在地上部的分配比例增加,但当KT喷施浓度为70mg/L时玉米幼苗的生长量及镉的吸收量最高。表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缓解镉对植物的毒害作用,提高植物提取水或土壤环境中的镉的效率,但其作用的最佳浓度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种类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植物对不同形态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机制。植物主要吸收水溶性硒,包括部分有机硒、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多数研究表明植物对硒酸盐的主动吸收是通过高亲和力的硫酸盐转运子完成,最近的研究表明磷酸盐可以调节亚硒酸盐的吸收,磷酸盐转运子在亚硒酸盐的主动吸收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植物吸收的硒酸盐很快从根部转移到地上部,在叶片中被还原成亚硒酸盐,进而转化为有机硒化物进入其他组织;而亚硒酸盐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积累在根部,极少转移到地上部。进入植物体中的硒转化为含硒氨基酸和硒蛋白参与植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18.
甘薯抗疮痂病多胺与吲哚乙酸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抗性甘薯品种受疮痂病菌侵染前后多胺和吲哚乙酸代谢变化结果表明 ,感染疮痂病菌后抗病与感病品种甘薯叶片中吲哚乙酸含量和多胺氧化酶活性降低 ,多胺总量及腐胺含量增加 ,腐胺 / (精胺 亚精胺 )比值升高 ,感病品种变化幅度高于抗病品种。疮痂病菌侵入后感病品种甘薯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下降 ,吲哚乙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而抗病品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以常用护坡草本生长下的植被混凝土基材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做为因子,对样地土壤生物活性指数(SBAI)做了综合计算,研究了不同水泥含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的添加会降低基材生物活性,低水泥浓度样地土壤生物活性指数相对较高;相同水泥含量梯度下,对照样地比狗牙根样地、紫花苜蓿样地的土壤生物活性指数低。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土壤生物的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20.
塿土剖面CO_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 是土壤空气的重要组成 ,土壤空气CO2 浓度一般高于大气几倍到数十倍 ,甚至上百倍[1] 。土壤空气中CO2 主要来源于土壤呼吸 ,其浓度主要决定于生物因素 (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活性等 )和环境因素 (土壤温度、含水量等 ) [2~ 4 ] 。土壤空气CO2浓度可以反映和影响土壤向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