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编者按:《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经专家审定通过,由农业部于2016年3月23日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16年4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2.
低场核磁共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快速检测掺假牛乳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掺假牛乳样品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处理Carr-Purcell-Meiboom-Gill (CPMG)序列的检测数据,旨在探求一种能有效分析处理样品弛豫数据的快速方法,并用于牛乳品质的监控。对几种常见掺假形式的(掺入水、食盐、尿素、豆浆等)牛乳样品、复原乳以及纯牛乳样品进行了检测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纯牛乳和掺入不同物质的掺假牛乳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区分;纯牛乳、复原乳及其混合乳也得到了有效的辨识;同时各种掺假牛乳样品随掺假物质的掺加比例在图中呈规律性分布。PCA法可用于快速分析处理低场核磁共振数据,低场核磁共振结合PCA法在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及评价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乳特异蛋白水平上研究猪的生物多样性,采用电泳方法对大约克猪(Sus scrofa)乳上皮黏蛋白MUC1和一组高分子量蛋白(HMWP)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在42头猪中检测到3种MUC1类型,分子量大于普通牛(Bos taurus),依次为230 kD、217 kD、212 kD,形成5种蛋白表型;检测到4种HMWP类型,分子量依次为123 kD、109 kD、107 kD、101 kD,形成5种蛋白表型.猪乳中的MUC1和HMWP表达量在1~3 d的初乳中明显低于常乳;猪常乳中MUC1的浓度高于牦牛(Bas grunniens)和山羊(Capra hircus)乳.研究结果表明,猪乳MUC1和HMWP均存在多态性,但他们的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巢式PCR检测无乳链球菌16SrR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引起的奶牛乳房炎主要表现为隐性型,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和快速的巢式PCR方法用于检测奶样中的无乳链球菌。利用链球菌属(Sgeptococcus)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作为链球菌属的阳性控制,在保守区内的可变区设计无乳链球菌特异的引物。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增菌培养,简便、快速提取DNA和特异性PCR反应,可以检测到奶样中1CFU/mL的无乳链球菌,可以用作牛群中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早期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生鲜乳中L-羟脯氨酸含量,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显示,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生鲜乳中的羟脯氨酸浓度在0.5~2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生鲜乳中的羟脯氨酸浓度在0.5~2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考虑到分析检测过程中试剂要求和仪器设备需要,分光光度计更适合基层大量检测和实验室仪器配置不高的情况下使用,氨基酸分析仪适合精密和研究检测使用.  相似文献   

6.
改进乳与乳制品中L-羟脯氨酸的检测,为乳与乳制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样品经水解、氧化,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在波长558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结果羟脯氨酸平均回收率为88.9%;重复性为0.0007%,小于重复性限0.0131%;再现性为0.0011%,小于再现性限0.0195%.该方法测定乳与乳...  相似文献   

7.
牛乳中总固体检测方法的初步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实验结果,对乳固体检测结果的计算公式T=0.25L+1.2F+C(T为全乳固体含量,F为脂肪含量,L为乳稠计读数,C为校正系数)在当地作了校正,并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最适腌制茭白启动发酵剂,缩短腌制茭白生产周期、提高质量品质,从分离筛选保藏的4种乳酸菌菌株(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嗜柠檬酸明串球菌和戊糖片球菌)中优选出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2种优良乳酸菌,采用5种不同配比方式分别接种发酵,研究茭白腌制过程中p H、酸度、亚硝酸盐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并对成品的色泽、质地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比方式对茭白腌制过程中p H、酸度、乳酸菌数和细菌总数的影响不大;在不同配比方式接种中,接种1%植物乳杆菌和2%戊糖片球菌复合菌作为茭白腌制发酵剂,其腌制茭白的"亚硝峰"值最小,为1.62 mg·kg-1,色泽与鲜茭白最为接近,质地口感最好;不同配比方式接种茭白腌制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118种,1%植物乳杆菌和2%戊糖片球菌腌制的茭白成品所含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均较高。因此,最终确定的最佳发酵剂为1%植物乳杆菌和2%戊糖片球菌。本研究结果为茭白的腌制及干制加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乳芽直播种植技术条件下水稻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水稻直播的最佳种植工艺及其相应的机械化生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辽阳市景尔屯村的20 hm2水田进行了乳芽直播、常规插秧和抛秧3个处理的水稻种植对比试验。对培育期乳芽的根长、根数和高度等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练苗环节对根长和乳芽高度的增长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乳芽根数的增加无影响。对秧苗生长中期的性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2个处理相比,乳芽直播的秧苗在5月20~7月27日期间生长较快,分蘖和抽穗开始时间早,分蘖节位低,但由于播种密度太大,有效分蘖率较低。对3个处理的产量形成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乳芽直播处理的穗数密度为538.7万穗/hm2,每穗结实粒数为76.8粒,千粒重为0.0246 kg。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功能性菌剂对堆肥化进程的影响,为减少啤酒厂污泥与鸡粪堆肥臭气产生提供理论依据,将自制具有去除臭味能力的微生物菌剂DF-1接种至啤酒厂污泥与鸡粪的堆体中,测定堆肥化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和微生物群落及菌剂DF-1中优势微生物变化情况,以不接种堆体为参照。结果显示,菌剂DF-1中优势菌种为乳酸乳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及绿色木霉。相对于不接种菌剂的堆体而言,接种菌剂DF-1的啤酒厂污泥与鸡粪堆体在升温期和高温期仅感觉到微弱的臭味,降温期勉强感觉到臭味,堆肥达到稳定状态后则感觉不到臭味。堆肥的升温期,菌剂中优势菌种乳酸乳球菌,热带假丝酵母和绿色木霉均可检测到;堆肥的高温期,菌剂中优势菌种仅检测到乳酸乳球菌;堆肥的降温期和腐熟期,菌剂中优势菌种仅检测到绿色木霉;菌剂DF-1中优势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存在一个交替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UHT超高温灭菌乳的品质,利用孔径为1.4μm的纤维管状陶瓷膜对体细胞数量高低不同的2组原料乳进行微滤除菌,得到4组牛乳,分别为:低体细胞原料乳、低体细胞微滤乳、高体细胞原料乳和高体细胞微滤乳。然后对4组牛乳进行UHT灭菌处理,得到4种UHT乳,将其置于37℃下进行贮藏试验,通过试验对比了微滤和不微滤对于UHT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组原料乳经UHT处理,纤溶酶活性分别残留了4.1%和3.28%,而在"微滤+UHT"的工艺组合下,乳中的纤溶酶活性未检出。与不微滤的2种UHT乳相比,2种微滤UHT乳在贮藏期间的非酪蛋白氮、pH值、酸度、脂肪球粒径等指标值的变化更小,其品质保持更好。相对低体细胞牛乳而言,微滤除菌对高体细胞牛乳所制备的UHT乳的品质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利用高体细胞牛乳生产优质UHT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猪乳中一组高分子量多态性蛋白质(HMWP)的特异性、分泌特征和来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HMWP可能是猪乳中特有的乳蛋白。在泌乳1~20d阶段,HMWP的浓度和在乳蛋白中的百分比在泌乳第1天最低,1周内呈上升趋势,但在泌乳第7~20天变化不大。HMWP与提取的乳脂肪球膜结合蛋白(MFGMP)进行电泳比较,提示该蛋白是分泌型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显示HMWP是非血源型的,可能是在乳腺细胞中合成并分泌进入乳中的。  相似文献   

13.
植物乳杆菌ST-Ⅲ脱脂乳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发富含植物乳杆菌ST-Ⅲ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该试验尝试用植物乳杆菌ST-Ⅲ和嗜热链球菌共发酵,并对植物乳杆菌ST-Ⅲ发酵乳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大豆多肽添加量、葡萄糖酸锰添加量、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对发酵乳的pH值和植物乳杆菌ST-Ⅲ活菌数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大豆多肽添加质量分数11 g/kg;葡萄糖酸锰添加质量分数11 mg/kg;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106 CFU/g;植物乳杆菌ST-Ⅲ的接种量106 CFU/g;发酵温度为37℃。在此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乳的植物乳杆菌ST-Ⅲ的活菌数为1.88×109 CFU/mL,有效地提高了发酵乳中植物乳杆菌ST-Ⅲ的活菌数。研究结果可为拓展植物乳杆菌ST-Ⅲ在乳制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胞外多糖能显著改善发酵乳制品及食品的流变学和质构特性。为进一步了解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对参与植物乳杆菌C88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克隆和鉴定。根据GenBank中己报道植物乳杆菌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植物乳杆菌C88生物合成蛋白基因(cps4A)序列,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方法克隆了植物乳杆菌C88参与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簇的部分序列(4.9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基因簇中6个阅读框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己报道的乳酸杆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96%);对各阅读框功能预测分析发现,这6个基因主要编码参与胞外多糖合成中的多糖合成蛋白、糖链长度检测蛋白、UDP-葡萄糖-4-异构酶和糖基转移酶。本研究将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调控多糖的合成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鼻炎自家油乳苗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从广西分离的二株引起鸡传染性鼻炎的副鸡嗜血杆菌 ( H 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 GX 97、GX 981株研制成自家油乳苗 ,进行后备鸡免疫试验 ,免疫后 3、 6、 9和 1 2个月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 ,免疫后 6个月 90 %免疫鸡的抗体滴度在 1∶ 640以上 ,9个月抽样攻毒有 75%~ 80 %的鸡获得保护。大田免疫试验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自家油乳苗免疫接种也是防制该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CaCl2和pH值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形成乳状液破乳效果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明粗酶水相提取大豆油所产乳状液的破乳机制,通过破乳率、Zeta电位、黏度、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指标分别考察无机盐和pH值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比较无机盐的破乳效果,该文在乳状液中分别添加浓度均为0.06mol/L的CaSO_4、CaCl_2、MgCl_2、NaCl,80℃条件下反应10min,结果显示4种无机盐均可显著降低乳状液稳定性,其中CaCl2破乳率最高,然后依次为CaSO_4、MgCl_2、NaCl。尽管CaCl2在60、70、80℃时均可实现彻底破乳,但破乳率随CaCl_2浓度(0.02~0.08mol/L)、反应时间(0~90min)、反应温度(60~80℃)的增加而提升。CaCl_2实现彻底破乳后,破乳率随反应时间延长而下降。添加CaCl_2后乳状液的电位绝对值和黏度降低,油滴发生聚合,平均粒径增加,使乳状液稳定性下降。CaCl_2浓度和反应温度的提升均可导致电位绝对值和黏度下降程度增强,破乳率进一步上升。在50℃、pH为值3~9时,降低pH值可使乳状液电位绝对值和黏度显著下降,导致油滴平均粒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下降。pH值为3~4时乳状液的电位绝对值最低,接近0,此时乳状液稳定性最低,破乳率最高。但当pH值小于3时,乳状液电位绝对值和黏度再次升高,致使油滴平均粒径和破乳率降低。光镜照片显示破乳后乳状液中油珠直径明显增大。该研究可为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破乳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缩短浙东传统腌冬瓜生产周期,并提高其质量品质,以自然腌制为对照,研究从浙东传统腌冬瓜分离获得的4株优势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按不同方式复配接种后对腌制冬瓜发酵品质的影响,并经室温发酵20d后检测产品的p H、总酸、亚硝酸盐含量、氨基酸含量、乳酸菌和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及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3种复合菌发酵方式的乳酸菌和细菌总数均高于对照,产酸迅速,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4种菌按相同比例复配发酵效果较好,与对照组比,其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32.02%和17.04%,而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及精氨酸含量分别提高226.13%、178.00%、237.28%和95.52%;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与对照有较高的相似度,其中酯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提高10.00%和29.88%。综上,复合菌发酵改善了腌冬瓜的营养品质及风味。本研究结果为复合菌剂应用到发酵蔬菜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了解原料乳中纤溶酶活性,以便从源头上提高原料乳品质,该文针对中国原料乳的生产现状,分析了奶牛品种、胎次、养殖模式及挤奶时间对原料乳中纤溶酶活性的影响,并对纤溶酶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模式、奶牛品种及胎次对原料乳中纤溶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牧场养殖、1、4胎和娟珊牛原料乳中纤溶酶活性显著低于养殖小区、2、3胎及荷斯坦牛乳中的纤溶酶活性;挤奶时间对原料乳中纤溶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原料乳中纤溶酶活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巴氏杀菌(75℃、15 s)仅可使原料乳中纤溶酶活性下降25%;半胱氨酸对乳中纤溶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根据纤溶酶活性对原料乳进行品质评价及分级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发酵作为果蔬汁的一种绿色加工技术,不仅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还可以转化其中的活性物质,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该研究以湖北杂交枸杞为原料,使用6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及发酵乳杆菌)进行发酵,研究发酵前后枸杞果汁理化特性、主要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理想的发酵菌株。结果表明,6种乳酸菌在枸杞果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均能达到10.0 lg CFU/mL以上。发酵后的枸杞果汁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产酸能力更强,发酵后总酸含量达6.74、6.07g/kg。与未发酵枸杞果汁相比,经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发酵的枸杞果汁中总酚含量增加了13.76%~28.07%,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6种乳酸菌发酵后枸杞果汁中总黄酮含量增加了55.80%~161.97%。发酵枸杞果汁的抗氧化活性与发酵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函数显示经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发酵的枸杞果汁品质更优,适宜作为开发枸杞高值化绿色加工饮品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人乳铁蛋白(hLF)cDNA转基因小鼠乳汁中提取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并用提取的rhLF进行抗菌活性分析。收集了2个基因和2个品系的(PCL25和AP基因)转基因小鼠乳汁,采用凝胶过滤层析法从转基因小鼠乳汗中提取rhLF,提取物通过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分析,ELISA检测提取物中rhLF含量;按不同浓度rhLF作琼脂扩散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的PCl25和AP转基因小鼠乳汁中的rhLF分子量为78KDa,与天然人乳铁蛋白一致,rhLF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