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辣木食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木原产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为辣木科辣木属植物。辣木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并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全株均可利用。结合辣木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目前饮食结构等,综述辣木食品的研究现状,对我国辣木食品的研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马媛媛 《分子植物育种》2023,(16):5504-5509
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常见的问题,会导致心肌损伤和能量代谢紊乱。辣木黄酮作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辣木黄酮对运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实验采用力竭运动诱导运动损伤大鼠模型,并分为辣木黄酮处理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辣木黄酮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了运动损伤大鼠的力竭时间,降低了血清氧化应激指标(LDH, CK和cTnI)水平。此外,辣木黄酮还提高了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降低了氧化损伤指标(MDA)的水平。同时,辣木黄酮增加了心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限速酶(CS, IDH1和α-KGDHC)的活性,提高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Ⅰ,CⅡ, CⅢ和CⅣ)的活性。结果表明,辣木黄酮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能量代谢,对运动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黑果枸杞是一种特有的野生植物资源,含有丰富的多糖、花色苷、黄酮和多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和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及抗炎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药品和食品中。对黑果枸杞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进行了综述,为黑果枸杞中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RLR基因多态性与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乳素受体是属于细胞分裂素受体家族的一个成员,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催乳素广泛的生理作用必须通过催乳素受体介导才能发挥。研究PRLR基因功能区的突变对其蛋白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在生产中探讨PRLR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从而达到提高动物的生产水平,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丽  马英 《保鲜与加工》2023,23(12):38-46
以辣木籽多肽为原料,研制辣木籽多肽饮料。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优化饮料的最佳配方,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抗运动疲劳效果。最终确定的辣木籽多肽饮料最佳配方为:辣木籽多肽添加量50g/L,复合甜味剂(赤藓糖醇与甜菊糖苷质量比1∶1)添加量47g/L,柠檬酸添加量3.2g/L,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7g/L,所得饮料溶液透亮,酸甜适宜,具有辣木籽特有风味,且组织均一,无明显沉淀,感官评分可达(89.4±1.1)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0.2、0.4mL∙g^(-1))的辣木籽多肽饮料有助于加快供试小鼠运动时体内的乳酸代谢,减少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且组间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辣木籽多肽饮料的抗运动疲劳效果较好。该研究为相关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53-6459
为了分析18份辣木育种亲本间的亲缘关系,以期为辣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从40条SCoT引物中筛选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杂带少的引物,应用SCoT分子标记对18份辣木育种亲本进行PCR扩增,统计分析电泳图谱,利用NTSYS 2.1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通过SHAN程序进行UPGMA聚类分析,并绘制出树状聚类图。研究结果表明,从4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了14条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扩增出清晰条带114个,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有78个,平均每条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5.57个,多态性比例达68.42%;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6 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0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88 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份辣木育种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1~0.96;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61水平上,18份辣木可分为两大类群,来源于非洲卢旺达的狭瓣辣木自成一类;系数为0.732处,其余种质资源又聚为两大类群。SCoT标记能较好地反映辣木育种亲本间的遗传关系,辣木育种亲本种质资源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晏家友 《科学种养》2013,(11):47-47
碘是人们最早发现的动物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碘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繁殖性能和改善皮毛状况等营养生理作用,与硒存在营养互补关系。碘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通过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实现。本文将碘的分布和形式、吸收和代谢、营养功能、缺乏和过量危害介绍如下,为生产实践中碘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原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其中以葡萄籽的含量最为丰富。研究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GSP)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笔者综述了GSP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将GSP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肉品品质和抗应激作用,为GSP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叶草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目前,我国食叶草的种植及产品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优质品种的培育及精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介绍食叶草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分析目前食叶草的产品开发加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发展食叶草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核桃仁的功能特性及其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仁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理研究证明核桃仁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健脑益智、美容、补肾壮阳等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核桃仁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不同辣木材料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基,本研究以辣木花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氯化钙、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氯化钙>硼酸,蔗糖和氯化钙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显著,而硼酸浓度影响不显著;辣木花粉在175 g/L蔗糖,400 mg/L氯化钙,15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花粉平均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发现美国种源的辣木花粉活力较高,肯尼亚种源的花粉活力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辣木杂交育种的父本选择提供参考,提高人工杂交授粉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油茶为中国特有油料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油茶对胁迫因子响应机制上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油茶胁迫因子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胁迫因子对油茶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油茶自身也可对胁迫因子产生协同响应以缓解不利影响,且不同油茶品种间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未来油茶胁迫因子的研究可着眼于:油茶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不同地区油茶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多因子协同耦合机制及模拟不同因子间的变动趋势、油茶胁迫因子调控基因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优良的辣木果用种源,对30个辣木家系(每个家系15~30株)进行连续3年的跟踪观测及综合评价,以辣木种子产量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株高、冠幅、地径以及果荚的相关性状指标(包括单果重、果荚长、果荚宽、单荚种子数等),经初选、复选和决选,从30个家系中最终筛选出丰产、果型好、种子饱满的果用优良单株30株。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辣木良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同时为干热区辣木树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胡平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0):22-25
比较分析3种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的造林成效差距,以期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从全县2016年度造林小班中,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户、公司企业3种经营主体,分别抽取3个小班共计9个小班,对小班的主要立地因子,当年造林保存率、株高、冠幅和单株产量等指标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公司企业经营措施下的苗木造林保存率最高,平均保存率达到94%,平均单株产量达1550 g。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下的造林保存率仅有59%,且产量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不挂果现象,平均单株产量不足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产量的1/9,植株生长也明显劣于公司企业管理。发展油茶产业,建议地方政府引导鼓励民营资本投入规模化种植油茶,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加大后期管护力度,强化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综述大别山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山区油茶产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好、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发展空间大等有利条件,并从投入产出效益、加工、产品市场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业收益,(2)延长产业链、推进一体化发展,(3)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加工技术,(4)实施品牌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5)拓展农业功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期望这些建议能够助力山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山区创新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严格管控类耕地特定农作物重金属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管控类耕地是指土壤重金属(镉、汞、砷、铅、铬)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风险管制值的耕地.本文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可食用农作物的重金属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旨在为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参考.现有的研究表明,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油料作物,如油菜、花...  相似文献   

17.
坡度对油茶林土壤氮磷钾含量与剖面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坡度和土壤深度对油茶林土壤氮(N)、磷(P)、钾(K)和有效NPK的影响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不同坡度(0°、18°、43°)和剖面深度(0~60 cm)土壤,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个坡度土壤NPK全量分别为0.60~1.13、0.62~0.65、27.53~32.27 g/kg,速效NPK分别为89.81~145.00、3.05~8.52、104.06~196.30 mg/kg。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同坡度的油茶林地土壤NPK全量和速效量差异显著(P<0.05),除全钾外,不同坡度0~60 cm的土层NPK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趋势类似。随着坡度的增大和土壤深度的加深,NPK肥力逐渐减弱,分布具有表聚性。土壤肥力状况表现为坡度越高,NPK养分普遍偏低;随着剖面深度加深,土壤肥力逐渐降低,30 cm以下剖面土壤肥力低。相关性分析表明,NPK全量和有效量呈显著正相关。0°—18°坡面适宜种植油茶树,43°坡及以上坡度的土壤肥力低,不适宜种植油茶树。该研究结果对贵州山区油茶选育栽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嫁接杜鹃红山茶的优良油茶砧木及最佳砧穗组合,同时研究各指标与嫁接亲和力的关系,以广西栽培面积广泛的普通油茶、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软2号’和‘岑软3号’5种油茶为砧木,以杜鹃红山茶为接穗开展芽苗砧嫁接试验。结果显示,嫁接成活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州油茶(83.33%)>‘岑软3号’(79.44%)>‘岑软2号’(70.00%)>普通油茶(63.33%)>广宁红花油茶(50.00%);各组合间穗砧直径比接近于1,同步生长性较好。对各指标综合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嫁接苗生长指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软3号’>普通油茶>‘岑软2号’。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砧木嫁接苗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根系生长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综上,5种供试油茶与杜鹃红山茶均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其中高州油茶与杜鹃红山茶砧穗亲和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盐地碱蓬是盐碱地先锋植物,是目前能在含盐量为3%的土壤中生存的极少数植物之一,是重要的耐盐种质资源。其在植物耐逆机理、耐盐基因的开发利用以及土壤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潜力。为了全面的了解盐地碱蓬的耐盐机理以及改良土壤的机理,本研究分别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层面以及分子水平等方面对其耐盐机理进行总结,并就盐地碱蓬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土壤养分以及在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认为应更多的关注盐地碱蓬耐逆关键基因的挖掘利用、盐地碱蓬在盐碱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作用以及盐地碱蓬与微生物如何共同改良土壤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Cottonseed is a rich source of high quality protein, but its value as an animal feed is limited by gossypol, a toxic polyphenolic compound contained in glands located throughout the plant. This compound helps protect the plant from pests. Totally glandless varieties have been developed, but not adopted as these plants are left vulnerable to pests. This study describes a breeding strategy to decrease the levels of gossypol in the seed while maintaining a high enough concentration of toxin in vegetative plant parts to offer protection from pests. Preliminary studies indicated that crosses between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gland densities and distributions produced a range of glanding patterns. By selecting within the resulting progeny, we have identified F7 generation progeny that have <0.30% total gossypol in the seed, while still possessing glands at critical locations on the vegetative plant parts. These new lines will be a valuable source of germplasm for developing low seed gossypol varieties. Seed from these varieties would provide a new source of inexpensive protein for animal feeding 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