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指出乡村性的构成元素有地域条件、乡村意象、旅游产业本地化、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农民、旅游者、乡村旅游企业、政府)会不同程度地破坏乡村性,每一个利益主体的意识局限于本部门范围内,主要关心的是自己本部门的利益,为保持乡村性,利益主体的权益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21世纪后,乡村旅游实践的迅猛发展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案例,迫切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乡村旅游的要义包括空间属性、主体属性、资源(产品)属性等核心内涵。基于此,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亦应从关注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和发展阶段、乡村地区的地理区位及自然文化属性等核心影响因子切入,动态地考量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联。结果表明: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区位、资源禀赋、政策环境、所处发展阶段均不相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要因地、因时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3.
王鹏  田至美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148-152
[目的]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21世纪后,乡村旅游实践的迅猛发展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案例,迫切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方法]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乡村旅游的要义包括空间属性、主体属性、资源(产品)属性等核心内涵。基于此,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亦应从关注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和发展阶段、乡村地区的地理区位及自然文化属性等核心影响因子切入,动态地考量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联。[结果]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区位、资源禀赋、政策环境、所处发展阶段均不相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结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要因地、因时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共赢机制构建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旅游地农民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归纳法,对江西婺源县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情况和利益分配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婺源农户与旅游公司之间的利益纠纷及其根源所在。建议从共同参与、生态和谐、利益共享、争端解决等方面来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共赢机制。共赢机制的建立必须在丰富旅游形式、延长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让全体农户积极参与,同时依靠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协调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中国较早开展乡村旅游的区域之一。在众多乡村旅游地中,贵州天龙屯堡、郎德苗寨、西江苗寨因核心力量导向差异而形成3种不同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即公司主导型、社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模式。作为贵州乡村旅游开发的典型代表,3种模式各具特色,值得关注。通过对3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下的市场开拓能力、社区居民获益方式与状况、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及其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形成原因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为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推动乡村旅游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6.
笔者回顾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发展和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意义,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当地农民对于参与基层事务、农业发展服务、当地组织或个人、外在发展资源等方面的真实需求。研究表明,当地农民对于这些方面的需求有着较强的动力,因此吸引资本下乡是该地区发展的出路之一。文章尝试从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开发特色产业及保护农村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资本下乡与乡村内生式发展的衔接措施。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增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217-220
乡村旅游新业态,是乡村旅游的新型营业形态,是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在市场力、政策力等共同创造出的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型旅游产品与服务形态。北京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呈现出规模快速增长、地位快速提升、体系逐渐形成的特征。北京乡村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并首次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家、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总结北京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机制,抓住乡村旅游新需求、推动乡村旅游分工细化、加速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促进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种子世界》2009,(12):11-11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民革中央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暨2009首届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上讲话时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立足“三农”优势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业对乡村社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从民主权力、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4个维度构建旅游目的地农民幸福指数测量模型.以泰宁世界遗产地的寨下村和下坊村作为实证地,采用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法,运用SPSS统计工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下坊村村民幸福指数87分,寨下村村民仅为64分,旅游参与程度高的下坊村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参与程度低的寨下村;旅游业对乡村老人和妇女幸福感正向贡献最为显著;民主权力是影响社区农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取收益进而获得幸福感的根本因素,经济影响与社区农民幸福感关联性最直接也最密切,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对村民幸福感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研究表明,为确保旅游业与乡村社区协调发展,建立以社区居民幸福为导向的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有必要成为地方政府的施政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梳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脉络,总结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主要研究问题导向表现为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消费、乡村旅游业的地位与估算、乡村旅游的行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政府层面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旅游影响与社区参与、古村落旅游开发等方面,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在乡村经济基础上的乡村文化。国内乡村旅游问题、成绩同时存在,问题值得重视,需要完善提高,成绩值得肯定。讨论认为:(1)促进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本土经验挖掘,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融合。(2)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建设、环境各方面共同发展,才是根本目标,是发展城乡旅游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亮  颜亭玉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404-408
笔者对中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乡村旅游产业创新乏力、效益低下、产品品质一般等一系列问题。对比欧美以及乡村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乡村旅游依然比较落后,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中国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乡村旅游创新体系,并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政策、企业经营管理等3个方面创新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希望对未来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照农村和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悉茹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311-316
中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晚,目前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尚不成熟。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农村和农业旅游开发研究。通过对日照市所辖农村区域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的调研,提出农村和农业旅游开发必须树立大农村旅游观念,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村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目的地规划、旅游产品策划和投融资,以保证旅游开发顺利进行和科学运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动力机制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以南昌市为最大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城市即旅游模式,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的形成,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  相似文献   

14.
周志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242-245
摘要: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当前,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初级化、同质化和老龄化的困境。人才培养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综合分析了乡村旅游职业教育的现状、目标以及发展路径,为乡村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这在资源依托型特色村表现更为突出。以祁杨村为例,在乡村产业振兴视角下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基于该村的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在深入发掘该村乡村旅游资源、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祁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可通过整合提升旅游产品、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并且可致力于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旅游电子商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电子商务和旅游业具有天生的适应性,所以农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应用对于推动农村旅游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在此过程中,加入农产品交易的整合发展,那将是一条具有创新模式的、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这必将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巴中革命老区贫困县旅游资源开发扶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中市南江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旅游经济对带动贫困农户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南江县农村贫困特点和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基础条件,提出旅游扶贫开发对策。结果表明:南江县域贫困人口多,恩格尔系数大,区域连片贫困,多数年份的农业纯收益为负,依托于光雾山风景区进行旅游扶贫开发有效果但不显著。主要结论:南江县扶贫出路在“三农”之外;进一步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优势条件已经形成,但尚需克服投入、人才、体制、营销和文化挖掘等5个瓶颈,构建旅游整合特色农产品开发机制、当地老百姓参与旅游开发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