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对吉林省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农民收入连年下滑的趋势,探讨了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在目前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稳定的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城乡互动,减少农民数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其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省内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笔者从收入来源角度解析了陕西省各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巩固和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多渠道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如何提高农民收入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近年来,农民增收越来越难,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产业分布布局不均匀等各种问题制约了农民持续增收。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山东省农民收入的来源,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财产和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山东省农民收入水平和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山东省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寻找山东省农民收入增速缓慢、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要提高农民收入需要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通过经济以及行政手段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民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拓宽收入来源,走职业农民之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状况最终是由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吉林省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展了如"阳光工程培训"、"青年培训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训"等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农民整体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推动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目前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职业技能普遍偏低,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制约了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深化,与吉林省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因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实现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当前,国家关于实现农民增收出台了很多政策,也多次举办了相关会议。但在实现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的目标上,这些国家政策还未达到最大效用。因此,从农民收入整体构成和农民收入内部构成2个角度,对实现农民增收的政策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对比分析出实现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的瓶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路径。要实现农民增收必须提高农民个人综合素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有序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各项惠农补贴体制。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工作的一方面,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我省农机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也较大程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在农机的普及、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兴耕作制度的建立、完善农机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科普事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贵州省望谟县为例,通过基本统计方法分析其农村科普现状,并通过构建排序选择模型,分析科普知识、技术和培训的工作绩效以及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视传播是研究区农村科普传播的主要手段;农民整体的科普意识较弱,认为获得科普知识较难,且参与科普培训的意愿低,培训内容的供需匹配不足。科普知识、技术和培训的工作绩效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正相关,科普知识与年龄、科普技术与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影响阻碍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吉林省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吉林省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与困难,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阐述了孝感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了孝感市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农民收入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孝感市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5-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计算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和"乡村个体就业人数"等变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并提出了提高吉林省农民创收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培养"新型农民"。基于此,通过设计问卷对庆阳市农民家庭子女教育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子女数量、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影响庆阳市农民家庭教育投入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推行计划生育、控制家庭子女数量,依托"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家长文化素质,多渠道提高农民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等对策,促进庆阳市农民家庭教育投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速度缓慢以及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以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阿贵嘎查为例,在对30户农牧户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分析出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因素,探索出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科教兴农,普及教育,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和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源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尽快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难题。为探求河源农民增收的障碍因素,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河源农民收入基本情况、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民问题处于"三农"问题当中的核心,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更是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就是要不断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然而农民总体并不富裕,农民收入出现增速减慢的现象,这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探寻新思路和新视角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成为了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系统地对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此基础上分析出目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综合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涉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涉农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和政策的影响覆盖率共同决定了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民相对更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宁南山区、陕北地区、河南焦作和浙江绍兴市农民年人均涉农政策收益分别为695.79、1 179.94、432.71、1 317.78元,分别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11.5%、12.1%、7.3%、7.6%,农民收入水平越高,政策收益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低。低收入农民对政策的影响更为敏感,而当前涉农政策对贫困农户增收作用不明显,主要与政策的覆盖率低有关,未来应通过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提高贫困识别度,使更多农民享受到政策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基于2019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利用2000—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利用Eviews 9.0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格兰杰检验,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可促进农民收入,二者之间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每提高0.01%,农民则增收3.0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既要推进城镇化,也要关注农民利益,对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制定长期计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各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并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全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保障农村人力资本和缓解"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农村建设问题具有支撑作用。基于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耦合视角,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发展特征和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结果表明,2015—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30~0.351间波动,农民职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23~0.329间波动。考察期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略超前于农民职业化的发展,且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等西南部城市。黑龙江省两大系统耦合度波动幅度较小,维持在0.478~0.481之间,整体处于拮抗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保持在0.387~0.389之间,耦合协调等级整体处于轻度失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由东北部城市向西南部城市递增趋势。因此,为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向优质协调方向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发展较为薄弱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目标;因势利导丰富培育内容;推陈出新探索培育模式;多措并举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该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对农民收入的分析比较后,得出三个主要结论,即:农民收入整体水平偏低:农民收入增速缓慢:农民收入构成的不同来源不同年份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并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对农民收入增长亦具有不同的影响和意义。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大力发展和培养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对农村的宏观调控制度;不同类型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解决对策要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目前吉林省农民素质还很低,对提高农民素质方面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该文从吉林省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生产经营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三低"现状入手,阐述提高吉林省农民素质的困难和紧迫感,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吉林省农民素质提高工作的又一个主要方面。同时针对吉林省农民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蒋辉 《长江大学学报》2007,4(1):107-109,116
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既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增收、减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重新构建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的思路,以期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