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郑单八号”是我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一个玉米新杂交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茎秆坚韧、抗病抗倒、结实性好、适应性强,是我省目前推广品种中产量最高的品种。几年来经省和全国玉米区试,产量均居首位。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达794.7公斤,创我省  相似文献   

2.
<正> 1982—1986年,我们配制番茄组合65个,从中筛选出了7号番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属中熟种,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耐运输,较受群众欢迎,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85年,原平县城关解放街种植1.5亩,亩产9250公斤,灵石县两度镇种植1亩,亩产1万公斤。1986年,定襄县蒋村种植1.3亩,亩产9350公斤,四川省西昌市试种,亩产7858公斤。该品种已于1988年3月经山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4次会议认可。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02,(7):21-21
<正> 该品种2000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内推广,并在省外示范种植。2001年在贵州省都匀市,亩产608.3公斤,产量与杂交水稻K优5号(亩产612公斤)相当,生育期早熟5天。在湖南省长沙市作晚稻种植,6月17日播种,1O月18日成熟,亩产437.5公斤,比对照湘晚籼9号增产1.7%,生育期为123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3日,经国内专家组田间测产鉴定,黑龙江省超高产大豆研究项目成功实现了亩产326.2公斤,这是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经过3年艰苦科研攻关得来的成果。据了解,这一产量不仅超出了国家大豆超高产品种亩产325公斤的产量潜力标准,更创下了我国东北大豆小面积单产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我镇1999年从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种植台湾紫长茄,一般栽培亩产在4500—5000公斤,高的亩产达6700多公斤。比传统的中厦4号品种亩产高1100公斤,且质优。目前台湾农友紫长茄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6.
在我县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中绝大多数是中、迟熟品种,生产潜力都在600—700公斤以上。我县2008年在罗悃验收,平均亩产586.7公斤;在逢亭验收,平均亩产577.5公斤;2009年在逢亭验收,平均亩产550.9公斤,验收6个乡镇平均亩产531.6公斤;2010年在全县经多点测产验收,最高亩产670公斤,最低亩产380公斤,其中罗悃镇验收平均亩产547.1公斤。  相似文献   

7.
金优851是由江苏省铜山县农林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是目前强分枝高产大豆中唯一一个有限生长型特早熟干鲜兼用品种。一般亩产干豆35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400-450公斤:若用于鲜毛豆生产,其上市期较台湾73、台湾292早5~10天,一般亩产鲜荚750~1000公斤,且鲜荚较大。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为全面了解宁县秋收作物不同品种、不同地块的产量水平,为今后品种推广、引种和布局提供依据,宁县种子管理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作物、品种、栽培条件、施肥水平等分别在焦村、金村、盘克、春荣等乡镇通过走访、调查、实地测量等方式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宁县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765公斤,费乌瑞它产量较高;玉米平均亩产为703公斤,登义2号、登海605、先玉335产量较高;春播大豆平均亩产为230公斤,夏播亩产为155公斤,冀豆17、中黄39、汾豆78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5,(23)
<正>玉米密植栽培是增加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丹东地区已推广多年,目前国家也在鼓励支持玉米密植品种种植。丹东地区降水多、光照少,不适合密植玉米栽培,经过多年栽培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密植玉米品种。目前本地区常规品种在正常年份平均产量在500公斤左右,而密植品种可达到7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850公斤,亩平均增产200公斤以上,对本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玉米产量的增加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源仔”毛豆新品种是我市海澄镇农民陈思源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属迟熟、高产品种,一般亩产鲜豆荚650—700公斤,高的可达900公斤,故俗称“吨豆”。该品种春季种植产量高、商品率高,种植效益好,深受农户欢迎;秋季种植,豆荚外形较差,商品率低,一般秋播只作留种种植。该品种对改善毛豆品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 邯郸284由邯郸市农科院育成,2001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资助,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2年开始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早熟不早衰,深受棉农的欢迎。 1 产量表现 2001年馆陶县天河村种植375亩,平均亩产籽棉335公斤,最高地块亩产籽棉460公斤;邱县马固种植510亩,平均亩产籽棉350公斤。2002年在邯郸的邱县、曲周、鸡泽、馆陶及邢台、衡水等地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产籽棉300~350公斤,许多地块亩产籽棉4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 张杂谷8号是张家口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赵治海研究员培育的夏播杂交谷子新品种。经过在邢台市巨鹿县四年试验示范,表现出了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省工的特点。张杂谷8号一般亩产稳定在500公斤左右,最高产量可达700公斤以上,该品种米质金黄,清香可口,效益与棉花等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农科所于2001年用冬青11号/ZDM829作父母本通过品种间杂交,在连续几年的单珠选择,于2004年稳定出圃,并经过品观、品比试验,2009年升入全区区域试验,2011年开始示范。2006—2008三年的品比试验中产量分别405、415、551.3公斤产量居第一。该品种在2009、2010连续两年的全区区域试验种亩产382.5多公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该品种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区生产示范中亩产372公斤,比对照增产11.7%,同时进行了栽培试验最高产量达550公斤。该品种于2013年年底即将审定。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茎秆弹性如同小麦一般。属于粮草兼顾型品种,而且抗细菌性条斑病和锈病。栽培技术要点为合理密植,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加强越冬和返青期的管理,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14.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优质旱籼稻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开始引入福清市试种,至今已种植8年,累计推广面积8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该品种再生能力较强,作为老品种的新应用,目前在闽南、闽北及福州地区作再生稻种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深受当地农民喜爱。自2009年起,作再生稻栽培,一股头季稻亩产400--4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475公斤;再生季一般亩产220—2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340公斤以上。由于该品种低节位分蘖力强,非常适合机收低留桩再生栽培.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具有省工、省肥、省药等特点,是目前我市推广面积最大的再生稻优质品种。现将试种结果和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02,(5):15-15
<正> 两系杂交稻两优363是我所选育的香型籼稻新组合,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内进行大面积推广。 该组合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600公斤。在贵州省内作一季中籼利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第三讲选用良种合理密植一、选用良种大果粒品种产量较高,增产潜力明显,通常情况下,亩产均可超过260公斤,高产田可达700公斤,弱点是生育期稍长;小果粒品种虽品质好、生育期短、含油率高,但产量较低,一般均在亩产200公斤以下,高产田也很难突破200公...  相似文献   

17.
<正> “SW89—3243”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课题组通过国际合作育成的一个迟播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系。产量表现:1995年,在什邡市试种4万多亩,经现场验收,一般亩产4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533公斤,比当地推广种“绵阳21号”增产10~15%;1996年,在成都市青龙乡试种143亩,一般亩产452公斤,比当地推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2007,(9):41-42
1.石家庄8号 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2001年河北省审定,2003年国家审定。适宜在冀中南麦区水地、半干旱地及肥力较好的旱地种植。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3公斤,最高亩产598公斤;国家区试平均亩产498.7公斤,最高亩产605.59公斤。2004年在沧州吴桥高产示范,春浇2水亩产648.2公斤。2001—2006年在河北辛集市马兰农场,全生育期一水不浇,干旱年亩产380-430公斤,平水年亩产440—500公斤,丰雨年500公斤以上。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干热风、熟相好、籽粒饱满、光泽好等特点。具体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9.
<正> 豫麦13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生产实践表明,在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中,豫麦13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一、生产试验,连年夺冠豫麦13从1989年开始参加全省高肥组生产试验,连续三年,产量均居第一位。1989年13个试验点汇总,亩产量幅度347.5—464.4公斤,平均亩产420.5公斤,比对照豫麦2号平均增产5.8%,居7个品种的第一位。浚县原种场种植的产量最高,亩产达到463公斤。1990年继续参加生产试验,据14处汇总结果,其中有13处比对照增产,一处减产。亩产量幅度304—493公斤,平均亩产407.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1.8%。豫北6个点  相似文献   

20.
<正> 1990年承担湖北省农牧厅下达的“芝麻优质高产栽培”项目,同年从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引进芝麻良种豫芝四号,作为这一项目的参试品种。该项目面积1080亩,收获时经湖北省农牧厅丰收办、科委等单位验收,平均亩产109.2公斤,其中50亩,平均亩产158.3公斤,比枣阳市1990年芝麻平均亩产(82公斤)增加76.3公斤,增产93.3%,亩增产值289.94元,创省内最高纪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